華文網

高貴與大氣:大像山紫丁香

在柳絲匝地的纏綿裡,在漣漪輕湧的湖波中,紫丁香,

你以怎樣的曠世柔情,讓如歌的春天,跌入愛情。

在紫色的高貴與大氣裡,在充盈天地的芬芳與浪漫裡,紫丁香,你以怎樣蓬勃的律動,讓我的世界,縈繞清越的笛音。

遊弋在詩歌的海洋,我欣賞你“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豔”的高古,在戴望舒精心鋪就的幽深的雨巷裡,我尋找“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憂怨的姑娘”。而今,我來到大像山,從田駿豐“天香不許風吹散,萬樹花圍大像山”的驚喜中,

感受一座山和一朵花的千古因緣,萬世相傾。

是花嗎?分明是天上飄落的雲霓,白中帶著紫,紫裡含著白,以遺世獨立的姿態,在白皮松的挺拔裡,彰顯生命的多情與嫵媚。

是雲嗎?分明是花枝輕顫的薄霧,在朦朧隱約,如夢如幻中,端詳古寺簷角的風鈴,

聆聽穿過葉隙的梵唄,以花的沉醉,享受此刻,山的主題,紫丁香的風采。

是霧嗎?又分明是花的真實與幻影,紫丁香,大像山的紫丁香啊,你以綠葉鋪路,以花瓣迎賓,在枝柯交錯的聲韻裡,讓平仄的階梯,從塵世走向佛心,然後,捧一束花瓣,在絲綢和花雨,音樂和舞蹈的婉轉裡,成為迦陵頻伽翅膀上的絮風,讓故鄉在浴佛的神聖裡,穿越時空。

山是一束花,花是一座山。浮在紫丁香的花海裡,

浮在令人陶醉的詩歌的意境中,目光千萬次摸挲著花瓣的素豔。花朵般的大像山安謐如佛前的阿難,在聆聽和感悟中,體會一座山的永恆是如何在歲月裡保持內心的恬淡與豐盈。

從山麓到山巔,從懸崖到緩坡,紫丁香,你是渲瀉還是點染,

是詠贊還是歌吟。你以生命的澎湃推湧山的軒邈,那是花的高峰啊,以紫丁香的熱烈,讓佛有了人的體溫。

挽不住遊子遠去的腳步,緊緊牽繫著遊子穿越時空的目光,大像山的捧捧花啊,你,早已成為甘穀的精神和嚮往,那些翱翔的翅膀,有誰不曾被你濯洗,沐浴過你花瓣一樣和煦的陽光。

佛在洞窟裡拈花微笑,花在懸崖上自由抒情。漫山漫坡的紫丁香,以雲的旖旎,霧的縹緲,

以亦真亦幻的名山的風采,讓一個個遊客,捧一片虔誠而來,帶滿懷馨香歸去,就連夢中,也是紫丁香花開的聲音。

不會火一樣熱情,卻有水一般的雋永。紫丁香,紮根山岩,柔媚中不乏風骨的堅挺。似乎沒有一種花香飄十裡,只為一座山而堅守,只有你啊,紫丁香,執著如聽誦的弟子,傾心一念,不離不棄。這,是甘谷人心中的大像山,還是大像山眼中的甘穀人。

一尊佛命名了大像山,一樹花成就了大像山。花和佛的因緣,甘穀和大像山的因緣,讓這座日新月異的古城,安享佛的寧靜和花的溫馨。這是自然的恩賜嗎?不,這是甘谷人心中的詩篇,如山巍峨,比花絢爛。

大像山的紫丁香啊,你這花中的智者,人間的天仙。

(牛勃,甘肅省甘穀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會員、甘肅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天水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出版專著有長篇小說《此人》、《此景》、《甘穀史話》等14部。)

一尊佛命名了大像山,一樹花成就了大像山。花和佛的因緣,甘穀和大像山的因緣,讓這座日新月異的古城,安享佛的寧靜和花的溫馨。這是自然的恩賜嗎?不,這是甘谷人心中的詩篇,如山巍峨,比花絢爛。

大像山的紫丁香啊,你這花中的智者,人間的天仙。

(牛勃,甘肅省甘穀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會員、甘肅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天水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出版專著有長篇小說《此人》、《此景》、《甘穀史話》等1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