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是曹操後裔,曆清朝三代皇帝,把持朝政53年,清朝由盛轉衰

嘉慶二十五年,嘉慶皇帝駕崩,跟著是道光皇帝繼位,他命令群臣嘉慶華帝的遺詔,同時把歷代皇帝的遺訓給整理出來,結果大臣們在整理時,犯了個錯誤,他們說乾隆皇帝是在雍正在避暑山莊所生的,

後來一個叫曹振鏞查到,他把這事告訴道光帝,道光很生氣,但卻獎勵了曹振鏞,任命他為軍機大臣。

曹振鏞可是清朝一個非常著名的人物,根據史料記載,他是魏武帝曹操的嫡脈後裔,是新安曹氏家族的傑出人物。乾隆年間27歲的曹振鏞考取進士,

到嘉慶時期得到重用,進入內閣,至道光年間,他成為心腹之臣,曆清朝三代皇帝。

曹振鏞為什麼能在朝堂一馬平川,平步青雲呢?他無災無難直到80歲才退休,在清朝幾乎沒人當官時間比較他久,而且道光出去不在朝中時,就是由曹振鏞代為管理朝中一切事物的,其實曹振鏞之所以順風順水,因為他遵守一個原則。

曹振鏞一生為官,遵守六個字:多磕頭、少說話。

清朝到了乾隆之後,貪污腐敗之風盛行,但曹振鏞為官52年,他時刻小心謹慎、克勤克慎,任職期間竟然從沒有過貪污記錄,能夠做到這一點就算不錯了,因為當時個個都貪,他不貪就是好的了,出淤泥而不染嘛。

大家知道,道光皇帝是清朝最簡樸的皇帝,甚至有些扣門,而曹振鏞就摸透了這一點,有一次,他故意穿著打補丁的褲子上朝,道光帝就問他:“愛卿,你這是為何?” 曹振鏞回答:“做新褲子雖不難,但舊褲子補一下還能穿,何必浪費呢?”道光一聽,深有知己之感,對他的好感頓生。

正因為曹振鏞一生奉行“多磕頭、少說話”的箴言,

雖然他位極人臣,但卻並沒有做出什麼轟轟烈烈的政績,當然也沒有犯什麼過錯,所以後人在評價他時,往往認為他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因為在他為官期間,清朝正是有盛轉衰的關鍵時期。

1835年,曹振鏞逝世,皇帝把他的畫像入紫光閣,

還把他列為功臣之首,並封了諡叫作“文正”,這更令後世歷史學者不平,認為他的能力和貢獻,不能得到這麼多的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