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部隊到黨報,這名老兵繼續用書寫來“戰鬥”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在中國,每24個人中就有一名退役軍人。在數以千萬的老兵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一直心系軍營,以士兵的本分來要求自己,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改本色,聽聽他的故事……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

徵兵宣傳季寄語高校學子

青春該如何度過?將所學和實踐結合起來,在知行合一中體驗“男兒何不帶吳鉤”的壯志豪情,體察歲月靜好背後的另一種人生,無疑是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方式。新時代的大學生們,

軍營一定有你們的嚮往之處,義無反顧就能抵達!

——退役士兵、人民日報評論員 桂從路

選擇當兵, 是我最正確的決定

■桂從路

退役5年,每當看到與軍隊有關的新聞,思緒總會飄回那些穿軍裝的日子。平凡的生活、易逝的時光,如流水一般從生命中悄然滑過,但軍旅生涯不斷提醒我,不能辜負那些激動人心、熱血沸騰的歲月,不能丟失那份汗水磨礪出的堅定和執著。

“當兵,是一生一次的旅行。”於我而言,這次旅行不僅是成長過程中最難忘的經歷,更是一個映照初心的起點,在回憶往昔時提醒我來的方向,向未來出發時告訴我去的地方……

青春該如何度過

時至今日,依然清晰記得2011年12月12日那個上午,北京的氣溫已降至零攝氏度以下,我在中國人民大學北區食堂門口,一一作別前來送行的老師和同學,登上前往北京西站的汽車。那時,尚不知如何敬禮的我,

面向從千里之外趕來的父親和就讀3年的校園,將右手舉到眉前。對未知的軍旅生活,我沒有擔憂,只有期待。

做出從軍的決定並不難。我就讀的高中雖然只是大別山區的一個縣級中學,但在革命建設年代便確立了“天下己任”的校訓。我就讀的中國人民大學,以培養“國民表率、社會棟樑”為目標。大學3年,在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的課堂上,我收穫了許多有關國家的教益。

如同種下種子總有一天要破土而出,選擇當兵,選擇以戰士的身份感受這片國土的美麗,是我最正確的決定。

青春該如何度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把時間用來求索知識,是一個學生的本分;去嘗試、去感受、去遠方旅行,是豐富眼界和胸懷;而將所學和實踐結合起來,在知行合一中體驗“男兒何不帶吳鉤”的壯志豪情,體察歲月靜好背後的另一種人生,無疑是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方式。

猶豫和徘徊終將錯過最精彩的綻放。做出當兵決定後,我寫下一篇日記,剃了一個發長3毫米的板寸,把幾箱書籍託付給朋友,暫別大學生活並堅信——在南國密林之中,一定有我嚮往的地方,義無反顧就能抵達。

“當一個好兵”

經過20多個小時火車、4個多小時汽車的顛簸,我們這批“新兵蛋子”終於在一個淩晨時分,齊刷刷地站在大山深處的某個新兵營裡。等待我們的,除了炊事班端來的麵條,還有新兵營營長的訓令。“當一個好兵”,是我那天夜裡聽到的最響亮的一句話。

像所有的新兵一樣,我們在立正、稍息的口令中,完成了對軍營最初的認知;在一次次齊步正步、低姿匍匐中,實現了從身體到心理的蛻變。濕冷交加的冬季,清晨出操總是在一片漆黑之中,傍晚時分的“鴨子步沖坡”、五公里越野,也免不了流下許多汗水。3個月下來,原本體形偏瘦、力量不足的我,在“一咬牙、一堅持”中實現了各個課目的突破,逐漸有了兵的模樣。

我所服役的部隊,是戰略導彈部隊。與大山為伴,軍營生活少不了單調和寂寞,但更多的是拼搏中的熱情似火。猶記得我第一次走進發射陣地時的震撼不已,第一次摸到導彈時的夜不能寐。導彈部隊千人一杆槍,講究的是團結協作,追求的是精益求精。作為一名導彈操作號手,熟練掌握崗位技能,必須學習大量專業知識,這對一個文科生來說並不容易。我拿出高考複習時的勁頭,白天照常訓練,晚上加班加點,從基礎物理知識學起,一點點把導彈操作規程弄清摸透。付出總有回報,在幾個月後的專業考核中,我取得了義務兵第一的成績。

半年之後,我被借調到機關從事新聞報導工作。新聞工作對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領域,雖然挑戰不小,但也給了我更多接觸部隊的機會。在採訪基層官兵的過程中,在參與全軍重大典型宣傳報導的任務中,我瞭解了許多鮮活的基層故事、感人事蹟。隨著這些故事在自己筆下變成100余篇文章發表在《解放軍報》《火箭軍報》等媒體上,我對部隊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兩年從軍之路,“優秀士兵標兵”的榮譽承載了組織的認可,三等功軍功章的榮光寫滿了成長的收穫。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兩年,對於人民軍隊來說不過是很短暫的歷史片斷,對我個人而言卻是最難忘的人生經歷。或許,和那些常年堅守在大山深處的戰友、戰鬥在一線流血犧牲的將士相比,我不能說自己是一個好兵,但流淌在身體裡的軍人血脈,將會伴隨我一生。

像士兵一樣突擊

離別總是伴隨著傷感。卸下軍銜、脫下軍裝前,我最後一次和戰友用力擁抱,最後一次向軍旗敬禮,把淚水灑在軍營。但當踏上離別的火車,我深知行囊中已裝滿軍營的饋贈,在未來的每個日子裡,我還會像一名士兵那樣去奮鬥、去突擊。

退役返校後,我完成了本科學業並保送研究生。從戰士回歸學生身份,讓我對讀書學習多了一分思考。有人說現在的大學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軍隊教給我的恰恰是,讀書學習還有更為重要的意義,不應僅僅滿足於找一份工作、實現生活的富足。

2014年8月31日,在研究政治學理論之餘,我和同樣從部隊退役的校友周曉輝一起創辦了微信公眾號“一號哨位”。我們當時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一號哨位”能成為軍營和社會對話的一個視窗,讓更多人瞭解軍人群體,瞭解軍營生活,並為有志入伍的大學生提供幫助。時至今日,“一號哨位”已經成為頗具影響力的新媒體品牌,持續推出正能量的優質內容,全網粉絲達數百萬,為軍事文化傳播、新時代軍隊形象塑造貢獻了力量。

當然,做這件事並不容易。猶記得起步階段公眾號的關注量寥寥無幾,我們既面臨著較大的學業壓力,對新媒體運營也不甚瞭解。但我們從未懷疑這件事的意義,像一名士兵那樣堅持到底是團隊的共識。我們白天上課,晚上學習新媒體知識並製作推送,常常熬到淩晨兩三點。我們知道,“一號哨位”的粉絲都是熱愛軍營的人,因此每天的推送不僅是一種儀式,更是對粉絲的承諾。天津港“8·12”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當晚,得知有消防戰士犧牲,我心痛不已,淩晨3點鐘爬起來寫文章推送。

“一號哨位”帶給我們許多關注和榮譽,但我想,能夠為軍隊做點事情,是每名士兵的職責。脫下軍裝,我們依然和這支軍隊有不解之緣,她的每一次進步都讓我們自豪,她的每一次精彩都令我們鼓舞。

書寫,也是一種戰鬥

研究生畢業後,我被人民日報社評論部錄用,成為一名“黨報評論君”。巧合的是,無論是我就讀的大學、服役的軍隊,還是我工作的報社,都有“人民”二字。記得畢業前夕,在學校組織召開的畢業生座談會上,我曾這樣和大家分享心情:當我以及像我一樣的人大學子選擇參軍入伍,在泥濘之中低姿匍匐,在冰雪哨位獨自站崗,頭頂的軍徽告訴我們,保家衛國不是一句空話,人民並不抽象。

選擇新聞領域的工作,和我曾在部隊從事宣傳報導的經歷密不可分。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這是軍旅生涯給我的啟迪,也是我在人民日報社崗位上工作最大的動力。作為中共中央機關報,在一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人民日報評論員手握的無疑是“金話筒”。作為黨報評論事業的一分子,在書寫一篇篇文章中見證時代進步,這不僅是一份職業,也是一種追求。當兵站崗,是一種身體力行的保家衛國;“傳遞黨心民意、建構理性思想、凝聚社會共識”,同樣也是為了保家衛國。在這個意義上,書寫,也是一種戰鬥。

成為人民日報社評論部的編輯後,軍隊的建設發展是我最為關注的內容之一。圍繞軍隊改革、軍人權益保障等話題,我撰寫、編輯了一些評論文章。今年2月,民政部就落實退役士兵安置啟動“清零行動”,我在《不落一人,給老兵溫暖擁抱》一文中提出了一些建議,刊發在《人民日報》上。前不久,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舉行海上閱兵,我撰寫評論《走向大洋,呼喚現代化的中國海軍》在人民網發表,為改革強軍鼓與呼。

在中國,每24個人中就有一名退役軍人。在數以千萬的老兵中,我只是普通的一個。像他們一樣心系軍營,像他們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改本色,這,也是一名士兵的本分!

照片由作者提供

除了炊事班端來的麵條,還有新兵營營長的訓令。“當一個好兵”,是我那天夜裡聽到的最響亮的一句話。

像所有的新兵一樣,我們在立正、稍息的口令中,完成了對軍營最初的認知;在一次次齊步正步、低姿匍匐中,實現了從身體到心理的蛻變。濕冷交加的冬季,清晨出操總是在一片漆黑之中,傍晚時分的“鴨子步沖坡”、五公里越野,也免不了流下許多汗水。3個月下來,原本體形偏瘦、力量不足的我,在“一咬牙、一堅持”中實現了各個課目的突破,逐漸有了兵的模樣。

我所服役的部隊,是戰略導彈部隊。與大山為伴,軍營生活少不了單調和寂寞,但更多的是拼搏中的熱情似火。猶記得我第一次走進發射陣地時的震撼不已,第一次摸到導彈時的夜不能寐。導彈部隊千人一杆槍,講究的是團結協作,追求的是精益求精。作為一名導彈操作號手,熟練掌握崗位技能,必須學習大量專業知識,這對一個文科生來說並不容易。我拿出高考複習時的勁頭,白天照常訓練,晚上加班加點,從基礎物理知識學起,一點點把導彈操作規程弄清摸透。付出總有回報,在幾個月後的專業考核中,我取得了義務兵第一的成績。

半年之後,我被借調到機關從事新聞報導工作。新聞工作對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領域,雖然挑戰不小,但也給了我更多接觸部隊的機會。在採訪基層官兵的過程中,在參與全軍重大典型宣傳報導的任務中,我瞭解了許多鮮活的基層故事、感人事蹟。隨著這些故事在自己筆下變成100余篇文章發表在《解放軍報》《火箭軍報》等媒體上,我對部隊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兩年從軍之路,“優秀士兵標兵”的榮譽承載了組織的認可,三等功軍功章的榮光寫滿了成長的收穫。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兩年,對於人民軍隊來說不過是很短暫的歷史片斷,對我個人而言卻是最難忘的人生經歷。或許,和那些常年堅守在大山深處的戰友、戰鬥在一線流血犧牲的將士相比,我不能說自己是一個好兵,但流淌在身體裡的軍人血脈,將會伴隨我一生。

像士兵一樣突擊

離別總是伴隨著傷感。卸下軍銜、脫下軍裝前,我最後一次和戰友用力擁抱,最後一次向軍旗敬禮,把淚水灑在軍營。但當踏上離別的火車,我深知行囊中已裝滿軍營的饋贈,在未來的每個日子裡,我還會像一名士兵那樣去奮鬥、去突擊。

退役返校後,我完成了本科學業並保送研究生。從戰士回歸學生身份,讓我對讀書學習多了一分思考。有人說現在的大學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軍隊教給我的恰恰是,讀書學習還有更為重要的意義,不應僅僅滿足於找一份工作、實現生活的富足。

2014年8月31日,在研究政治學理論之餘,我和同樣從部隊退役的校友周曉輝一起創辦了微信公眾號“一號哨位”。我們當時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一號哨位”能成為軍營和社會對話的一個視窗,讓更多人瞭解軍人群體,瞭解軍營生活,並為有志入伍的大學生提供幫助。時至今日,“一號哨位”已經成為頗具影響力的新媒體品牌,持續推出正能量的優質內容,全網粉絲達數百萬,為軍事文化傳播、新時代軍隊形象塑造貢獻了力量。

當然,做這件事並不容易。猶記得起步階段公眾號的關注量寥寥無幾,我們既面臨著較大的學業壓力,對新媒體運營也不甚瞭解。但我們從未懷疑這件事的意義,像一名士兵那樣堅持到底是團隊的共識。我們白天上課,晚上學習新媒體知識並製作推送,常常熬到淩晨兩三點。我們知道,“一號哨位”的粉絲都是熱愛軍營的人,因此每天的推送不僅是一種儀式,更是對粉絲的承諾。天津港“8·12”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當晚,得知有消防戰士犧牲,我心痛不已,淩晨3點鐘爬起來寫文章推送。

“一號哨位”帶給我們許多關注和榮譽,但我想,能夠為軍隊做點事情,是每名士兵的職責。脫下軍裝,我們依然和這支軍隊有不解之緣,她的每一次進步都讓我們自豪,她的每一次精彩都令我們鼓舞。

書寫,也是一種戰鬥

研究生畢業後,我被人民日報社評論部錄用,成為一名“黨報評論君”。巧合的是,無論是我就讀的大學、服役的軍隊,還是我工作的報社,都有“人民”二字。記得畢業前夕,在學校組織召開的畢業生座談會上,我曾這樣和大家分享心情:當我以及像我一樣的人大學子選擇參軍入伍,在泥濘之中低姿匍匐,在冰雪哨位獨自站崗,頭頂的軍徽告訴我們,保家衛國不是一句空話,人民並不抽象。

選擇新聞領域的工作,和我曾在部隊從事宣傳報導的經歷密不可分。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這是軍旅生涯給我的啟迪,也是我在人民日報社崗位上工作最大的動力。作為中共中央機關報,在一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人民日報評論員手握的無疑是“金話筒”。作為黨報評論事業的一分子,在書寫一篇篇文章中見證時代進步,這不僅是一份職業,也是一種追求。當兵站崗,是一種身體力行的保家衛國;“傳遞黨心民意、建構理性思想、凝聚社會共識”,同樣也是為了保家衛國。在這個意義上,書寫,也是一種戰鬥。

成為人民日報社評論部的編輯後,軍隊的建設發展是我最為關注的內容之一。圍繞軍隊改革、軍人權益保障等話題,我撰寫、編輯了一些評論文章。今年2月,民政部就落實退役士兵安置啟動“清零行動”,我在《不落一人,給老兵溫暖擁抱》一文中提出了一些建議,刊發在《人民日報》上。前不久,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舉行海上閱兵,我撰寫評論《走向大洋,呼喚現代化的中國海軍》在人民網發表,為改革強軍鼓與呼。

在中國,每24個人中就有一名退役軍人。在數以千萬的老兵中,我只是普通的一個。像他們一樣心系軍營,像他們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改本色,這,也是一名士兵的本分!

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