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們拼命逃離的從來不是底層社會

富書主播:木棉

主播荔枝號:牙璋辭鳳闕 (FM1965863)

“活著”是一個狀態,每個人都有選擇更好生活的權利。

01

秦叔老家產山核桃,價格一直平平,沒人願意多栽種。秦叔聽說大城市這幾年堅果吃香,

他決定破荒種樹。

山高路遠澆水不便,只有陰冷潮濕的冬天栽種才易成活。

秦叔秦嬸淩晨4點開始爬山幹活,中午用枯枝生火加熱白飯鹹菜。

除雜樹,砍雜草,挖苗穴,一個月下來,夫婦倆手掌開裂,臉上沒一塊好肉。

秦家對面是雜貨店,冬日村民聚在一起搓麻將。

嚴二是牌桌上的常客,他家自留山和秦叔山搭界,秦叔問他,“你家山不拾掇一下?”

嚴二答,“太累了,再說還不知哪年有收成!” 旁邊人道,

“我家親戚開山種核桃,到現在好幾年了也賣不上價。”

倆口子覺得前途渺茫,夜裡輾轉難眠,到底幹還是不幹?秦嬸說,賣不上價也比沒有強,閨女成績好萬一考上大學得花錢。

因為窮,更要努力掙脫眼前的生活。

那些給你意見的人,不過是勸你放棄希望。都在同一層次,他覺得沒希望的事你最好也別幹成。

植苗前,秦叔找嚴二:“時間久了地界看不太清,你去看有沒有過界?”嚴二說,

我看過,沒事。

幾經春秋,核桃開始掛果,嚴二突然上門說“你核桃樹栽過界了!”

秦叔翻出之前的分山界圖,因時間久遠,字跡不清、描述不明。嚴二卻跑到各家各戶說秦叔佔用他的山地。

秦叔急忙找證人,村幹部早已換過N屆,當年的支書蒼老得連門都邁不出。

村民勸他,“他家那麼窮,給他幾棵算啦。”

秦叔問,“憑什麼?”

嚴二嚷,“就憑要公平!”在他思維裡,窮不是因為自身問題,

是上天對他不公。

幹活嫌累、掙錢嫌少的人從來不承認窮是因為懶。

秦叔還想據理力爭,秦嬸突然答應分幾棵樹給嚴二,因為她聽說嚴二已經放話:“秦家不給,我就上山砍樹,大不了進拘留所。”

核桃樹眼紅了嚴二,嫉妒叢生的他不惜鋌而走險。

窮困閉塞的環境,沒有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內嫉妒叢生,對外拒絕改變。

這樣的人沒有生存動力,沒有改變的積極性,對往上的機會和途徑總是視而不見。

02

六年過去,秦叔閨女小秦姑娘從211大學畢業,在省城找到工作。

與小秦同進公司的是本地姑娘張靜,家裡有房收租,長得漂亮打扮時尚,說話嗲嗲滴。

相比之下,小秦長相只能算清秀,加之農村出生,所以大家更喜歡張靜。

客戶來視察,

前臺接待忙,行政總監到銷售部找人幫忙。

張靜聽說是去前臺幫忙推脫自己有電話要打,總監瞅她一眼說“你也不合適!”然後叫小秦去幫忙。

大家看著妝容濃豔的張靜說,“你這打扮去前臺確實不合適。”

一句玩笑話,誰知張靜道,“小秦那窮酸樣也就適合幹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活。”

然後巴拉巴拉取笑小秦衣服沒品位、包包沒檔次……

年底閩商集團來訪,小秦又去幫忙。

客戶走後第二天,小秦直接被調任總經辦。

原來小秦之前發現公司很多客戶是福建人,她之前在泉州實習,知道那裡的人對外人講普通話,遇事商議總是用難聽懂的閩南語。

為了將銷售內勤做得更好,小秦下班苦學閩南語。

這次接待中,上層發現公司裡竟有個年輕懂事的姑娘會閩南話!太好了!

小秦回辦公室整理物品,大夥圍著祝賀並敬佩她的默默努力,小秦道,我一直記得我媽常說“做了總比沒做強。”

小秦走後,張靜悻悻地說,“看不出小秦還挺能爬,說不定過幾天就爬到老闆床上嘍!你們沒見她那小眼神,平常不出聲背後不知算計什麼。”

那天發生的一切刷新大家三觀,小秦的升遷讓人刮目相看,張靜的言行讓人頓感陌生。

我們總誤以為,貧窮農村出來的姑娘要比城市高端圈裡的姑娘更陰暗,但那天的事讓大家琢磨出一個道理:

這兩種完全不同環境下的人們為了更好地“活著”,在努力進取上沒什麼不同,都是憑一已之力創造更好的生活。

另一方面,城市裡的明爭暗鬥一點不比農村少,他們嫉妒爭搶、怨氣叢生也絲毫不相讓,只是作派不同罷了。

03

年底大掃除,小秦回來幫忙,之前她做內勤幹起來得心應手。

大夥聊著她升職後部門瑣事,突然有同事進來喊,“快去看看,大美女張靜和保潔阿姨吵起來了。”

張靜補妝時將用過的化妝棉隨手丟在大理石檯面,保潔阿姨進來看到說,“姑娘,你怎麼把髒東西放在洗臉臺上?”

張靜很不客氣地回,“你不是來了嗎,難道我替你收拾不成?”

阿姨解釋說,“你們也是有素質的人,髒東西放在臺上不合適吧。我們規定20分鐘打掃一次,如果客戶先進來看到影響多不好啊。”

張靜說,“難道要我幫你收拾,幹這種低賤的活?”

阿姨也火了,非得要個說法,“我們幹的活怎麼低賤了?你說說看。”

幾個同事勸張靜趕緊收拾,誰知越勸越不領情,“我不收拾,這就是她該幹的。”

秦秘書說,“張靜,阿姨也不容易,順手的事,吵起來影響不好。”

張靜看到小秦更生氣,“我就不信了,她一個打掃衛生的還能把我炒了不成?”

這場鬧劇的結果是小秦收拾乾淨檯面。

張靜回部門仍在罵,“就會攀高踩低拍馬屁,還給我臉色看,懶得和這種低層次的人計較。”

從那以後,辦公室只要張靜在,大家說話格外小心。

從不批評別人的老同事說,“這個張靜,真像陰溝裡的爬蟲。”鄙夷之情溢於言表。

一語成讖,這場關於“低賤”和“層次”的爭吵被大家傳來傳去,終於傳到上層耳朵,行政總監瞭解情況後做出辭退張靜的決定。

清潔工作也許不高貴,但憑一雙手養活自己就比很多人強,城市這個大機器,除了高樓大廈,還有很多辛苦付出的螺絲釘。

即便是清潔工也有上進心,他們心裡有一個夢,等存夠錢回鄉下蓋個小樓,含飴弄孫。

那些所謂“高層次”圈的人,搬弄是非、詆毀拆臺、勢利眼、扯後腿比誰都不手軟。

04

之前,《我為什麼要拼死爬出底層社會》的文章刷爆微信圈,文章將貧窮定義為底層,將農村定義為低劣和醜陋。

我不完全同意這個觀點,這篇文章能爆紅說明現在所謂 “精英層”和“底層”之間的隔閡和誤會已經很深。

再貧窮的地方,也會有人性的美,貧窮的“窮”和窮凶極惡的“窮”完全不是一回事。

逃離底層是應當的,那是社會前進的動力,是競爭後的必然結果。

但底層是個固執的存在,我們從鄉村走到城鎮,從城鎮走到都市,永遠還有另一個底層等在那。

我們真正要逃離的從來不是底層社會,而是底層狀態。

這個狀態的人總是通過貶低別人彌補自已,遇到弱的,他們橫眉以對;

遇到強的,他說有啥了不起;遇到忠厚的,他們說你傻;遇到聰明的,他們說你奸;

樸實的說你土,熱情的說你假。他們總是通過嘲笑和貶低別人來彰顯自己。

他們最擅長的是欺軟怕硬,歁負弱小甚至虐待老人,遇到所謂有錢有勢又極盡奉承之能事。

他們對生活沒有敬畏之心,狂妄自大又剛愎自用。

自己不奮鬥,卻要站在上帝視角對別人的努力指指點點。

對沒成功的,他們扯後腿盼你失敗;對成功的,又報以蔑視或抵觸,還時不時指桑駡槐。

這樣的狀態才是真正的底層,這樣的人生活在農村,也生活在城市,甚至在“精英”圈。

“活著”是一個狀態,每個人都有選擇更好生活的權利。

“底層”也是一個狀態,他們懶惰、心窮、嫉妒、搬弄是非,抵觸別人成功的同時又拒絕改變,TA們的思維是鎖閉的,TA們始終帶著一股怨氣,把一切不成功都歸於外因。

這才是我們應該努力逃離的底層。

從現在開始,放棄去糾纏一切外因,改變並突破內因。

更別花時間去嫉妒攀比,不要在我們假想的跑道上賽跑,阻礙自己進步的從來都是自己。

沒有人會為我們的未來買單,要麼努力逃離,要麼永遠爛在這樣的泥淖狀態。

這世上,沒有LOW的地方,只有LOW的人。

小秦直接被調任總經辦。

原來小秦之前發現公司很多客戶是福建人,她之前在泉州實習,知道那裡的人對外人講普通話,遇事商議總是用難聽懂的閩南語。

為了將銷售內勤做得更好,小秦下班苦學閩南語。

這次接待中,上層發現公司裡竟有個年輕懂事的姑娘會閩南話!太好了!

小秦回辦公室整理物品,大夥圍著祝賀並敬佩她的默默努力,小秦道,我一直記得我媽常說“做了總比沒做強。”

小秦走後,張靜悻悻地說,“看不出小秦還挺能爬,說不定過幾天就爬到老闆床上嘍!你們沒見她那小眼神,平常不出聲背後不知算計什麼。”

那天發生的一切刷新大家三觀,小秦的升遷讓人刮目相看,張靜的言行讓人頓感陌生。

我們總誤以為,貧窮農村出來的姑娘要比城市高端圈裡的姑娘更陰暗,但那天的事讓大家琢磨出一個道理:

這兩種完全不同環境下的人們為了更好地“活著”,在努力進取上沒什麼不同,都是憑一已之力創造更好的生活。

另一方面,城市裡的明爭暗鬥一點不比農村少,他們嫉妒爭搶、怨氣叢生也絲毫不相讓,只是作派不同罷了。

03

年底大掃除,小秦回來幫忙,之前她做內勤幹起來得心應手。

大夥聊著她升職後部門瑣事,突然有同事進來喊,“快去看看,大美女張靜和保潔阿姨吵起來了。”

張靜補妝時將用過的化妝棉隨手丟在大理石檯面,保潔阿姨進來看到說,“姑娘,你怎麼把髒東西放在洗臉臺上?”

張靜很不客氣地回,“你不是來了嗎,難道我替你收拾不成?”

阿姨解釋說,“你們也是有素質的人,髒東西放在臺上不合適吧。我們規定20分鐘打掃一次,如果客戶先進來看到影響多不好啊。”

張靜說,“難道要我幫你收拾,幹這種低賤的活?”

阿姨也火了,非得要個說法,“我們幹的活怎麼低賤了?你說說看。”

幾個同事勸張靜趕緊收拾,誰知越勸越不領情,“我不收拾,這就是她該幹的。”

秦秘書說,“張靜,阿姨也不容易,順手的事,吵起來影響不好。”

張靜看到小秦更生氣,“我就不信了,她一個打掃衛生的還能把我炒了不成?”

這場鬧劇的結果是小秦收拾乾淨檯面。

張靜回部門仍在罵,“就會攀高踩低拍馬屁,還給我臉色看,懶得和這種低層次的人計較。”

從那以後,辦公室只要張靜在,大家說話格外小心。

從不批評別人的老同事說,“這個張靜,真像陰溝裡的爬蟲。”鄙夷之情溢於言表。

一語成讖,這場關於“低賤”和“層次”的爭吵被大家傳來傳去,終於傳到上層耳朵,行政總監瞭解情況後做出辭退張靜的決定。

清潔工作也許不高貴,但憑一雙手養活自己就比很多人強,城市這個大機器,除了高樓大廈,還有很多辛苦付出的螺絲釘。

即便是清潔工也有上進心,他們心裡有一個夢,等存夠錢回鄉下蓋個小樓,含飴弄孫。

那些所謂“高層次”圈的人,搬弄是非、詆毀拆臺、勢利眼、扯後腿比誰都不手軟。

04

之前,《我為什麼要拼死爬出底層社會》的文章刷爆微信圈,文章將貧窮定義為底層,將農村定義為低劣和醜陋。

我不完全同意這個觀點,這篇文章能爆紅說明現在所謂 “精英層”和“底層”之間的隔閡和誤會已經很深。

再貧窮的地方,也會有人性的美,貧窮的“窮”和窮凶極惡的“窮”完全不是一回事。

逃離底層是應當的,那是社會前進的動力,是競爭後的必然結果。

但底層是個固執的存在,我們從鄉村走到城鎮,從城鎮走到都市,永遠還有另一個底層等在那。

我們真正要逃離的從來不是底層社會,而是底層狀態。

這個狀態的人總是通過貶低別人彌補自已,遇到弱的,他們橫眉以對;

遇到強的,他說有啥了不起;遇到忠厚的,他們說你傻;遇到聰明的,他們說你奸;

樸實的說你土,熱情的說你假。他們總是通過嘲笑和貶低別人來彰顯自己。

他們最擅長的是欺軟怕硬,歁負弱小甚至虐待老人,遇到所謂有錢有勢又極盡奉承之能事。

他們對生活沒有敬畏之心,狂妄自大又剛愎自用。

自己不奮鬥,卻要站在上帝視角對別人的努力指指點點。

對沒成功的,他們扯後腿盼你失敗;對成功的,又報以蔑視或抵觸,還時不時指桑駡槐。

這樣的狀態才是真正的底層,這樣的人生活在農村,也生活在城市,甚至在“精英”圈。

“活著”是一個狀態,每個人都有選擇更好生活的權利。

“底層”也是一個狀態,他們懶惰、心窮、嫉妒、搬弄是非,抵觸別人成功的同時又拒絕改變,TA們的思維是鎖閉的,TA們始終帶著一股怨氣,把一切不成功都歸於外因。

這才是我們應該努力逃離的底層。

從現在開始,放棄去糾纏一切外因,改變並突破內因。

更別花時間去嫉妒攀比,不要在我們假想的跑道上賽跑,阻礙自己進步的從來都是自己。

沒有人會為我們的未來買單,要麼努力逃離,要麼永遠爛在這樣的泥淖狀態。

這世上,沒有LOW的地方,只有LOW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