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7位新任部長先後離京 其中5人都去了同一個地方

兩會結束後,新組建的部門一個個掛牌。新任部長們也一點沒閑著,有至少7位部長都先後離京。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些新部長上任後的新動向。

從目的地來看,新部長們中有5個人都去到了同一個地方。

你猜,是哪兒?

五位部長在海南

先是博鼇亞洲論壇,後是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海南成為最近當之無愧的熱點城市。

上述兩場活動中,政知見找到了五位新部長的身影:

農業農村部部長 韓長賦

財政部部長 劉昆

央行行長 易綱

科技部部長 王志剛

自然資源部部長 陸昊

先說博鼇亞洲論壇,這場年會在4月8日到11日在海南博鼇舉行,設置四個板塊,

共60多場正式討論。

4月9日上午,“轉型中的農民與農村”分論壇舉行,農業農村部首任部長韓長賦亮相。在討論中,韓長賦主動提及,這次機構改革大家都對中央決策組建農業農村部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支持。

作為新組建的部門,中央賦予了農業農村部研究和組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職責,他說,這一新使命和任務如何實施,農業農村部正在研究和籌畫。

這並不是韓長賦第一次亮相博鼇論壇。

2013年博鼇論壇設置糧食安全與國際貿易議題,中方參會名單中就有時任農業部部長韓長賦。

4月11日,“貨幣政策的正常化”分論壇舉行,新任央行行長易綱出席。在論壇上,易綱宣佈了11項將在2018年落地的金融開放措施。在問答環節,他還就金融業對外開放、虛擬貨幣、移動支付等多個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同一天,“稅改:‘搶跑’經濟的競爭力”分論壇舉行,在原本公佈的日程表上,

是新任財政部部長劉昆出席,不過實際出席的是財政部新任副部長程麗華,她發佈了今年新的減稅降費政策措施。

那麼,劉昆去哪兒了?別急,咱們後面講。

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是4月13日舉行的。

在新聞聯播的畫面中,除了韓長賦,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還找到了自然資源部首任部長陸昊和新任科技部部長王志剛。

部長們的調研

從北京飛海南差不多要四個小時,

坐那麼久的飛機,如果只是開個會、參加一場活動還是有點“虧”。這筆賬,部長們可比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會算,劉昆和韓長賦兩位新部長就將海南作為了自己首次離京調研的落腳點。

最早開始在海南調研的是劉昆。

4月9日,劉昆就出現在海南省財政廳和財政部駐海南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他強調,各地專員辦要緊密結合駐在地實際,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推進中央重大政策的貫徹落實,

督促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密切關注基層財政運行狀況。

△劉昆(後排右三)在財政監察專員辦

調研最“追熱點”的是韓長賦。

4月9日到10日,剛剛在分論壇上說完“鄉村振興”,韓長賦就出現在了瓊海市博鼇鎮沙美村,就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進產業發展升級進行調研,來到博鼇國家農業公園。

△韓長賦(左三)在博鼇國家農業公園

同一調研主題,韓長賦還去往海口市石山鎮,這是海南首個互聯網農業小鎮,調研中,他還提出鄉村振興要統籌謀劃、多措並舉,探索多種發展模式。

4月14日,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兩天之後,韓長賦也去了。他與袁隆平、謝華安等在三亞從事南繁育種工作的院士和專家進行了座談,還去察看了袁隆平院士“超優千號”水稻的長勢。

在海南調研時間最長的是陸昊。

4月12日至15日,他在海南省海口市、文昌市、三亞市,就圍填海工程對海洋動力和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和珊瑚礁自然保護區的變化、保護和修復,城市河湖生態修復,深海科學與工程,國土空間規劃、陸海統籌及“多規合一”資訊綜合管理平臺建設等進行了調研。

新組建的自然資源部職責之一就是整合了國家海洋局和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而海南的圍填海工程一直是中央環保督察和國家海洋督察的重點。

其他新部長去哪兒了?

除了“紮堆”出現在海南,其他地方也有新部長的身影。

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掛牌前,新局長聶辰席的出京調研就已開始,首站落腳廣東。

△聶辰席(前排中間)在廣東省廣播電視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展廳

還有一位部長走出了國門。

4月5日,湄公河委員會第三屆峰會在柬埔寨暹粒舉行,水利部部長鄂竟平率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並發言。

湄公河委員會成立於1995年,成員包括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四國,重點在湄公河流域綜合開發利用、水資源保護、防災減災、航運安全等領域開展合作。1996年,作為瀾滄江—湄公河的上游國家,中國和緬甸成為湄委會對話夥伴。

在峰會上,除了提出推動該流域共同繁榮發展的建議,鄂竟平還介紹了中共十九大關於中國外交特別是周邊外交的政策主張,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

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在赴海南的前一天,先去了一趟雄安新區,這也是公開報導中,他履新自然資源部後調研的首站。在雄安新區,陸昊調研的主要內容,是國土空間規劃及用途管制、生態保護及自然資源管理有關政策創新。

△陸昊(右一)在雄安新區

之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規劃建設雄安新區要突出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中,前兩項都與陸昊此次的調研相關,第一是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第二是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

最近,《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獲批。這段時間,雄安新區迎來的客人還真是不少。

3月6日-7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劉曙光帶隊赴雄安新區現場調研,部署推進雄安新區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工作。

3月31日,雄安新區一周年之時,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省長許勤專程赴雄安新區調研檢查。

4月10日,河北省副省長李謙帶領省環保廳、省水利廳負責人調研雄安新區及白洋澱流域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工作,實地察看了唐河污水庫、白洋澱大橋府河入澱口治理工程。

4月11日,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到雄安新區進行調研。

4月14日,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中國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常務副會長齊讓等一行到雄安新區調研。王春法提出,要與雄安新區共同打造城市文化地標式場館,並儘早啟動國博在雄安的分館建設工作。

不斷推進產業發展升級進行調研,來到博鼇國家農業公園。

△韓長賦(左三)在博鼇國家農業公園

同一調研主題,韓長賦還去往海口市石山鎮,這是海南首個互聯網農業小鎮,調研中,他還提出鄉村振興要統籌謀劃、多措並舉,探索多種發展模式。

4月14日,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兩天之後,韓長賦也去了。他與袁隆平、謝華安等在三亞從事南繁育種工作的院士和專家進行了座談,還去察看了袁隆平院士“超優千號”水稻的長勢。

在海南調研時間最長的是陸昊。

4月12日至15日,他在海南省海口市、文昌市、三亞市,就圍填海工程對海洋動力和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和珊瑚礁自然保護區的變化、保護和修復,城市河湖生態修復,深海科學與工程,國土空間規劃、陸海統籌及“多規合一”資訊綜合管理平臺建設等進行了調研。

新組建的自然資源部職責之一就是整合了國家海洋局和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而海南的圍填海工程一直是中央環保督察和國家海洋督察的重點。

其他新部長去哪兒了?

除了“紮堆”出現在海南,其他地方也有新部長的身影。

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掛牌前,新局長聶辰席的出京調研就已開始,首站落腳廣東。

△聶辰席(前排中間)在廣東省廣播電視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展廳

還有一位部長走出了國門。

4月5日,湄公河委員會第三屆峰會在柬埔寨暹粒舉行,水利部部長鄂竟平率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並發言。

湄公河委員會成立於1995年,成員包括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四國,重點在湄公河流域綜合開發利用、水資源保護、防災減災、航運安全等領域開展合作。1996年,作為瀾滄江—湄公河的上游國家,中國和緬甸成為湄委會對話夥伴。

在峰會上,除了提出推動該流域共同繁榮發展的建議,鄂竟平還介紹了中共十九大關於中國外交特別是周邊外交的政策主張,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

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在赴海南的前一天,先去了一趟雄安新區,這也是公開報導中,他履新自然資源部後調研的首站。在雄安新區,陸昊調研的主要內容,是國土空間規劃及用途管制、生態保護及自然資源管理有關政策創新。

△陸昊(右一)在雄安新區

之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規劃建設雄安新區要突出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中,前兩項都與陸昊此次的調研相關,第一是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第二是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

最近,《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獲批。這段時間,雄安新區迎來的客人還真是不少。

3月6日-7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劉曙光帶隊赴雄安新區現場調研,部署推進雄安新區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工作。

3月31日,雄安新區一周年之時,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省長許勤專程赴雄安新區調研檢查。

4月10日,河北省副省長李謙帶領省環保廳、省水利廳負責人調研雄安新區及白洋澱流域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工作,實地察看了唐河污水庫、白洋澱大橋府河入澱口治理工程。

4月11日,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到雄安新區進行調研。

4月14日,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中國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常務副會長齊讓等一行到雄安新區調研。王春法提出,要與雄安新區共同打造城市文化地標式場館,並儘早啟動國博在雄安的分館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