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綿陽最有特色的5個少數民族村寨,景美人靚美食贊

最美人間四月天

除了賞花

除了踏春

你還可以去綿陽

這幾個別具特色的村寨

體驗另一種生活

綿陽這5個村寨都掛牌

“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它們到底有何特色

今天就跟小四一起來看看吧

● 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石椅村

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

石椅村,又叫石椅羌寨,位於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

石椅羌寨因特殊的地質和泉水,主要產各種高山水果。同時這裡生長著1000多種植物和200多種野生動物,古樹名木和珍奇花卉與自然環境和諧的交融,被稱為人類物種基因庫。這裡,“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一年四季任何時候都可以找到最適合人生活的氣候環境。這裡處處青山綠水,森林覆蓋率96%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石椅羌寨有綺麗迷人的曲溪疊瀑,雄峻奇特的山巒峰石,變化萬千的雲霧氣象,是北川縣歷史上著名的“雲朵上的山寨”。

來到石椅羌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道氣勢磅礴的古寨門,

一群熱情奔放的羌族姑娘小夥身著民族盛裝,在鼓樂、禮炮聲中將你迎接進寨門;一杯滾燙的蜂蜜酒、一曲悅耳的迎賓曲,使你旅途疲勞頓消。住進優雅潔淨的羌寨小樓,品嘗大自然賜予的天然綠色食品,悠揚的酒歌伴你暢飲醇香的咂酒,地地道道的羌宴讓你大快朵頤。

路線指南

路線1:北川新縣城——擂鼓鎮——涼風埡右轉上山就到。

路線2:江油(或平武)——北川桂溪——陳家壩——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前大門左轉上山即到。

● 北川羌族自治縣擂鼓鎮貓兒石村

傳說中最美麗的女神

吉娜羌寨,原名貓兒石村,新羌寨起名“吉娜”,是羌族傳說中最美麗女神的名字,寓意為“最美好”“最極品”。被稱為“北川第一村”。

幽邃偉岸的碉樓傲然挺立,碉樓外牆淡雅素潔,房頂上,白石兀立,插著各式羌字旗。家家戶戶大門上方披著羌紅,掛著羊頭骨。篝火廣場上,用青石壘砌的兩座10多層的灰白色碉樓,成了蒼山綠水間一道美麗奪目的風景。

羌族人熱情好客。碉樓是羌寨的標誌性建築和象徵。可以爬上高高的碉樓俯視腳下,給人一種“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羌族人能歌善舞。晚上常有篝火晚會。

舞蹈跳累了就可以停下來享受那美味的烤全羊了,再加上一點兒砸酒,讓你如在仙境,回味無窮。所以建議遠到而來的遊客們一定要留下住上一晚,不然會感到遺憾的。

路線指南

北川新縣城——擂鼓鎮——貓兒石村。

● 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鄉渭溝村伊納羌寨

羌鄉明珠

伊納羌寨位於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鎮渭溝村,依託北川東大門、三縣交界、北川羌族地區咽喉部的地理和區位優勢,距離江油35公里,平均海拔950米,毗鄰北川藥王穀、九皇山景區。

民居佈局,根據地形,錯落有致,周圍群山環繞,臨水而居,夏季河風陣陣,白天平均氣溫25—30度,被譽為“羌鄉明珠”。濃郁獨特的羌族文化,鮮明的民族特色,讓人留連忘返,是融安居、發展、特色為一體的羌寨。

寨內公共服務設施齊全,還有老索橋、羌族傳統祭祀塔、羊皮鼓祈福台等羌文化建築。全村農房風貌整齊、環境優美、民風純樸,傳承了羌繡、歌舞、草編等羌民族特色文化,具備了傳統的羌族農耕文化和濃郁的田園風情。

睡到自然醒,吃完早餐後,自由尋覓伊納羌寨的美:你可以在村裡大樹下吹拉彈唱;你可以散步于潺潺溪水邊;你可以用相機捕捉伊納羌寨的美景、美物、美人;你可以去釀酒作坊體驗糧食變酒的奇妙過程;你可以沿著登山步道在樹林中發現樂趣;你同樣可以怡然自得地躺在椅子上看書喝茶聊天……夜幕降臨,燃起一堆篝火,跳起歡快的沙朗。

路線指南

北川新縣城——桂溪鄉——渭溝村。

● 北川羌族自治縣馬槽鄉黑水村

獨一無二的珍寶

北川馬槽鄉的黑水村是典型的羌族居住區,獨特的民族風俗以及歷史積澱讓黑水村在高山峽谷之中顯得有些神秘。黑水村是北川馬槽鄉的羌族聚居區,雖然村裡常住人口只有500多人,但村裡卻有很多獨一無二的珍寶。如清代光緒年間皇親墓地,村裡還有多處寺廟,其中以玉皇廟尤為著名,村民經常去祈求平安福祉。

此外,高山森林中還有很多珍稀動植物,如珙桐、紅豆杉、錦雞、羚羊等。而古樸而燦爛的羌族文化和風情習俗更是讓外人讚歎,吸引著外來遊客。黑水村也被稱為“雲朵上”的羌寨。多年來,黑水村原有的古羌吊腳樓、清代古墓、古建築群、古木奇樹群等保存完好,2013年黑水村也成功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路線指南

北川新縣城——馬槽鄉——黑水村。

● 北川羌族自治縣青片鄉上五村

古老羌寨古韻悠悠

北川青片鄉上五村,位於高山峽谷地帶,該村落被群山環繞。碉樓、吊腳樓,這是羌民族建築最典型的代表,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目前很多羌族同胞的民居都融入了一些現代氣息。然而,上五村的吊腳樓還保留著最古老的風貌。這些吊腳樓絕大多數是石木結構。此外,村裡有一棟有六七十年歷史的鈍形吊腳樓,是按照最古老的羌族風格建造的,是非常有價值的。

上五村除了這些民居,還有保存完好的古碉樓群遺址和保存較為完善的古河道,擁有較多古樹、兩口古井、祭祀樓等建築。 除了這些古建築,上五村還有古老的故事。很久以前,羌族的一個分支遷徙到北川和茂縣一帶生活,其中一支就居住在對面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共有88戶。其中,最富有的就居住在最高處,那裡雲霧繚繞,仿若仙境,被稱為上寨;其他的就住在山間和山下,叫做中寨和下寨。現在雖然沒有等級劃分,但是在那山頂上還保存有古碉樓遺址和祭祀塔遺址。上千年過去了,如今這裡仍保留著一些傳統的農耕方式。

路線指南

北川新縣城——青片鄉——上五村。

羌族人熱情好客。碉樓是羌寨的標誌性建築和象徵。可以爬上高高的碉樓俯視腳下,給人一種“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羌族人能歌善舞。晚上常有篝火晚會。

舞蹈跳累了就可以停下來享受那美味的烤全羊了,再加上一點兒砸酒,讓你如在仙境,回味無窮。所以建議遠到而來的遊客們一定要留下住上一晚,不然會感到遺憾的。

路線指南

北川新縣城——擂鼓鎮——貓兒石村。

● 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鄉渭溝村伊納羌寨

羌鄉明珠

伊納羌寨位於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鎮渭溝村,依託北川東大門、三縣交界、北川羌族地區咽喉部的地理和區位優勢,距離江油35公里,平均海拔950米,毗鄰北川藥王穀、九皇山景區。

民居佈局,根據地形,錯落有致,周圍群山環繞,臨水而居,夏季河風陣陣,白天平均氣溫25—30度,被譽為“羌鄉明珠”。濃郁獨特的羌族文化,鮮明的民族特色,讓人留連忘返,是融安居、發展、特色為一體的羌寨。

寨內公共服務設施齊全,還有老索橋、羌族傳統祭祀塔、羊皮鼓祈福台等羌文化建築。全村農房風貌整齊、環境優美、民風純樸,傳承了羌繡、歌舞、草編等羌民族特色文化,具備了傳統的羌族農耕文化和濃郁的田園風情。

睡到自然醒,吃完早餐後,自由尋覓伊納羌寨的美:你可以在村裡大樹下吹拉彈唱;你可以散步于潺潺溪水邊;你可以用相機捕捉伊納羌寨的美景、美物、美人;你可以去釀酒作坊體驗糧食變酒的奇妙過程;你可以沿著登山步道在樹林中發現樂趣;你同樣可以怡然自得地躺在椅子上看書喝茶聊天……夜幕降臨,燃起一堆篝火,跳起歡快的沙朗。

路線指南

北川新縣城——桂溪鄉——渭溝村。

● 北川羌族自治縣馬槽鄉黑水村

獨一無二的珍寶

北川馬槽鄉的黑水村是典型的羌族居住區,獨特的民族風俗以及歷史積澱讓黑水村在高山峽谷之中顯得有些神秘。黑水村是北川馬槽鄉的羌族聚居區,雖然村裡常住人口只有500多人,但村裡卻有很多獨一無二的珍寶。如清代光緒年間皇親墓地,村裡還有多處寺廟,其中以玉皇廟尤為著名,村民經常去祈求平安福祉。

此外,高山森林中還有很多珍稀動植物,如珙桐、紅豆杉、錦雞、羚羊等。而古樸而燦爛的羌族文化和風情習俗更是讓外人讚歎,吸引著外來遊客。黑水村也被稱為“雲朵上”的羌寨。多年來,黑水村原有的古羌吊腳樓、清代古墓、古建築群、古木奇樹群等保存完好,2013年黑水村也成功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路線指南

北川新縣城——馬槽鄉——黑水村。

● 北川羌族自治縣青片鄉上五村

古老羌寨古韻悠悠

北川青片鄉上五村,位於高山峽谷地帶,該村落被群山環繞。碉樓、吊腳樓,這是羌民族建築最典型的代表,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目前很多羌族同胞的民居都融入了一些現代氣息。然而,上五村的吊腳樓還保留著最古老的風貌。這些吊腳樓絕大多數是石木結構。此外,村裡有一棟有六七十年歷史的鈍形吊腳樓,是按照最古老的羌族風格建造的,是非常有價值的。

上五村除了這些民居,還有保存完好的古碉樓群遺址和保存較為完善的古河道,擁有較多古樹、兩口古井、祭祀樓等建築。 除了這些古建築,上五村還有古老的故事。很久以前,羌族的一個分支遷徙到北川和茂縣一帶生活,其中一支就居住在對面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共有88戶。其中,最富有的就居住在最高處,那裡雲霧繚繞,仿若仙境,被稱為上寨;其他的就住在山間和山下,叫做中寨和下寨。現在雖然沒有等級劃分,但是在那山頂上還保存有古碉樓遺址和祭祀塔遺址。上千年過去了,如今這裡仍保留著一些傳統的農耕方式。

路線指南

北川新縣城——青片鄉——上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