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鐵通一條 大巴涼一條!公路客流大幅“縮水”

高鐵的開通極大地便利了旅客的出行,以便捷、舒適、省時的特點,高鐵成為人們中短途旅行首選的交通工具。

然而高鐵的開通使得大巴客運陷入困境。不敵高鐵客運的優勢,

公路客運大幅縮水,大巴老司機面臨降工資或是轉行的困境。

去年12月6日,西成高鐵開通運營,西安4個鐘飆攏成都。

高鐵通一條 大巴涼一條!西成高鐵開通後,成都至廣元段公路客運大受打擊,儘管降價運營,仍無法挽留旅客。根據業內統計,受高鐵的影響,

成都至廣元大巴營業額要下降50%。

同樣的西漢(西安-漢中)班車也不能倖免。西成高鐵開通4個多月來,儘管大巴的票價大幅下降,但也難以改變客流量大幅“縮水”的頹勢。西漢段公路客流從之前的最高5000多人次日客流下降到如今最低僅99人次的窘境。

高鐵客運是大勢所趨,近年來,隨著國家高鐵網的快速建成,高鐵以快捷、安全、准點等優勢將大巴客運的營收空間一步步壓縮。那麼,處於來勢洶洶的高鐵時代,傳統大巴該如何應對挑戰駛向下一站呢?

從近些年的實踐來看,公路客運並不能通過降價策略來跟高鐵競爭。

和高鐵相比,大巴客運具有一定優勢,有大巴發車班次密集、客運靈活、點位覆蓋面廣等優點。要以積極態度正視國家發展高鐵的戰略,以高鐵運輸為主幹,大巴向高鐵所不能輻射到的縣鄉鎮發展,公路客運與高鐵客運相互補充,合理分工,擴大覆蓋面,形成一個完善的現代交通網絡。面對嚴峻的形勢,汽運應從創新服務形式,提供多樣服務,探索租車市場,
滿足不同群體的市場需求等方面尋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