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河南、山東、安徽等小麥主產區凍害嚴重!麥田減產絕收或成定局!

昨天,肥料圈報導了河南多地小麥不出穗的內容後,引起廣大農民朋友的熱烈關注。不少農民通過留言講述了自己小麥的受害情況。還有人詢問具體的補救措施。看來,這次小麥遇到的問題並不是個別現象,

今天,我們再來看看其他地區的情況如何?

4月5-7日河南、山西、陝西、山東、安徽等地遭受強降溫天氣,降溫幅度達15℃左右。據氣象部門報告各市縣4月5-7日出現了最低氣溫分別為1℃、0℃、-1℃,地面最低溫度-4.5℃,草面溫度-8.5℃情況。此時小麥生長處於拔節後期至孕穗期,大幅降溫會造成麥田的幼穗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和花粉粒減少,形成“光杆”和“禿尖”,最終造成穗粒數的降低而減產。

以下是編者匯總的各地小麥凍害情況。

河南滑縣

河南滑縣:上官鎮成立小麥低溫凍害應急小組,實行鎮幹部包村、村組幹部包地塊的層層負責制,責任落實到人,組織幹部第一時間深入田間,登記造冊,做好小麥受災統計上報工作。

河南延津縣

河南延津縣:延津縣西婁莊村,兩千畝地小麥品種受凍,很多村民一籌莫展,他們說今年會面臨著大面積減產甚至是絕收的可能。

廣告去逛逛

河南南樂縣

河南南樂縣:受晚霜凍害影響,全縣小麥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凍害,其中***、***、***等品種凍害程度尤為嚴重。現經南樂縣農業畜牧局不完全統計,***、***、***等小麥品種在我縣種植面積約33200畝,均出現不同程度受災,其中23240畝受災嚴重,

減產在30%以上,個別嚴重凍害地塊減產70%以上。

河南永城市

河南永城網友提供當地的小麥凍害照片。

山西臨汾市

山西臨汾:近日,臨汾市冬小麥正處於拔節孕穗期,對環境溫度變化反應非常敏感。4月4日~8日,全市出現持續大風降溫極端性天氣,尤其是6日傍晚氣溫快速下降,7日淩晨多地最低氣溫降至0℃以下,部分區域低溫達到-4.6℃~-2.9℃,地面最低溫度-6.9℃~-0.9℃,出現了嚴重的晚霜凍天氣,對部分區域冬小麥造成晚霜凍害。

此次霜凍,降溫速度快、幅度大、時間長。面對不利的氣候條件,不同品種、不同播期、不同生長發育時期及實施不同田間管理措施的麥田對低溫的抗逆性表現各異。

山西襄汾縣

山西襄汾縣:4月17日,襄汾縣植保站在西賈鄉東毛村,西毛村調查小麥病蟲害發生情況。發現受凍害的小麥紋枯病發生嚴重,平均百株發病率達到3%-4%左右,最高達到13%-14%。發生面積5-6千畝,

主要發生在趙康、永固、西賈、汾城等鄉鎮。

陝西禮泉縣

陝西禮泉縣:近日,縣農牧局接南坊鎮政府電話反映,南坊鎮北坊村個別小麥田塊發生植株不能正常吐穗。接到報情後,縣農牧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縣種子站、農技推廣站、植保站應急分隊技術人員第一時間趕赴南坊鎮北坊村,實地調查受災情況,並現場指導群眾災後生產補救措施。

陝西扶風縣

陝西扶風縣:4月7日淩晨我縣遭遇零下3度的低溫,致使我縣夏田作物小麥不同程度遭受凍害。隨著近期小麥的抽穗,凍害症狀陸續顯現出來,主要凍害症狀表現為:小穗小花不育、穗尖或全穗逐漸發白、部分旗葉扭曲畸形。從調查情況看,以我縣中原地區的城關、段家、杏林、午井小麥受凍較為嚴重,一般受害程度達到5-10%,個別田塊受凍程度達到20%以上,北三鎮和原下相對較輕。從品種角度看,弱冬性、偏春性品種受凍較為嚴重,冬性品種較輕。

陝西乾縣

陝西乾縣:4月5日至7日我縣出現大幅度的大風、降溫天氣,7日早晨,全縣各地相繼出現開春以來最嚴重的降溫天氣,北部最低氣溫達-2.8℃,使拔節後正處在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對溫度變化較為敏感的小麥,因溫度劇降而遭受冷、凍害(“倒春寒”)的侵襲。最近,我縣各地不斷有農戶反映小麥出現異常現象。

山東曹縣

山東曹縣:村民反映當地出現小麥出現白穗、沒有穗現象,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徐樹軍說,這種現象屬於典型的小麥冷凍害,是由於小麥拔尖以後幾次嚴重的倒春寒所至。

安徽亳州

安徽亳州受倒春寒凍害比較嚴重

補救措施及意見建議

1、對小麥凍害較輕的麥田,加強小麥生長後期管理,防治好病蟲害。河北省衡水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索豔青介紹,低溫天對小麥穗粒數有影響是肯定的,但影響大小目前還不能確定,待抽穗開花後才能確定,所以需要繼續跟蹤調查。如果發現小麥出現葉片嚴重乾枯,心葉、幼穗如水浸狀等凍害現象,需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強化受凍麥田管理,減輕低溫對小麥造成的影響。

河北省衡水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給農民支了三招:拔節初期未澆水的麥田,待氣溫回升後及時澆水、追施速效氮肥,保花保粒;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麵肥和複硝酚鈉、芸苔素內酯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提高抗逆能力,促進小麥生長;加強小麥中後期水肥管理,及時防治病蟲害,促進穗大粒多、提高千粒重。

2、對於不可挽回絕產的地塊,建議改種花生、紅薯、大豆等春作物,做到最大限度彌補因凍害造成的損失。

3、積極與農業保險公司溝通對接,達到理賠標準的要儘快要求進行賠付。

文章來源河南科技報

致使我縣夏田作物小麥不同程度遭受凍害。隨著近期小麥的抽穗,凍害症狀陸續顯現出來,主要凍害症狀表現為:小穗小花不育、穗尖或全穗逐漸發白、部分旗葉扭曲畸形。從調查情況看,以我縣中原地區的城關、段家、杏林、午井小麥受凍較為嚴重,一般受害程度達到5-10%,個別田塊受凍程度達到20%以上,北三鎮和原下相對較輕。從品種角度看,弱冬性、偏春性品種受凍較為嚴重,冬性品種較輕。

陝西乾縣

陝西乾縣:4月5日至7日我縣出現大幅度的大風、降溫天氣,7日早晨,全縣各地相繼出現開春以來最嚴重的降溫天氣,北部最低氣溫達-2.8℃,使拔節後正處在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對溫度變化較為敏感的小麥,因溫度劇降而遭受冷、凍害(“倒春寒”)的侵襲。最近,我縣各地不斷有農戶反映小麥出現異常現象。

山東曹縣

山東曹縣:村民反映當地出現小麥出現白穗、沒有穗現象,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徐樹軍說,這種現象屬於典型的小麥冷凍害,是由於小麥拔尖以後幾次嚴重的倒春寒所至。

安徽亳州

安徽亳州受倒春寒凍害比較嚴重

補救措施及意見建議

1、對小麥凍害較輕的麥田,加強小麥生長後期管理,防治好病蟲害。河北省衡水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索豔青介紹,低溫天對小麥穗粒數有影響是肯定的,但影響大小目前還不能確定,待抽穗開花後才能確定,所以需要繼續跟蹤調查。如果發現小麥出現葉片嚴重乾枯,心葉、幼穗如水浸狀等凍害現象,需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強化受凍麥田管理,減輕低溫對小麥造成的影響。

河北省衡水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給農民支了三招:拔節初期未澆水的麥田,待氣溫回升後及時澆水、追施速效氮肥,保花保粒;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麵肥和複硝酚鈉、芸苔素內酯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提高抗逆能力,促進小麥生長;加強小麥中後期水肥管理,及時防治病蟲害,促進穗大粒多、提高千粒重。

2、對於不可挽回絕產的地塊,建議改種花生、紅薯、大豆等春作物,做到最大限度彌補因凍害造成的損失。

3、積極與農業保險公司溝通對接,達到理賠標準的要儘快要求進行賠付。

文章來源河南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