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兒心肌炎的早期診斷依據到底是什麼

小兒心肌炎它與很多心臟類型的疾病有相似症狀,醫生在診斷這種疾病時必須按照一定的診斷依據,這樣我們才能正確的診斷疾病,那麼臨床上小兒心肌炎的診斷依據是什麼呢?為了讓患者朋友瞭解診斷的相關情況,

接下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

一般檢查

白細胞數輕度增高,中性粒細胞增多,血沉略增快。

心肌酶

血清穀草轉氨酶(GOT)、肌酸磷酸激酶(CP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乳酸脫氫酶(LDH)及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H)在急性期均可升高,

但CPK-MB的升高對心肌損傷的診斷較有意義。

(1)CPK-MB正常人血清中CK幾乎全是CK-MM,占94%~96%,CK-MB約在5%以下。CPK-MB是心肌特異性胞漿同工酶,正常血清含微量,若血清中CK-MB明顯增高則多提示心肌受累,與CK總活性相比,對判斷心肌損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一般認為血清CK-MB≥6%(即MB占CK總活性的6%以上)是心肌損傷的特異性指標。故其水準升高可作為心肌炎的早期診斷依據。

(2)LDH在體內分佈較廣泛,特異性較差,而LDH同工酶血清有診斷意義,

如LDH1>LDH2或LDH1>40%則對心肌炎的診斷較有意義。由於酶活力增高可有非心臟因素影響,故應結合臨床進行綜合分析。

病毒學檢查

早期可從心包積液、咽拭子、大便分離出特異病毒。並可用聚合酶鏈反應方法檢測病毒RNA。在恢復期血清中,同型病毒中和抗體或血凝抑制抗體較早期第1份血清升高或下降4倍,

或特異性IgM陽性。死亡病例,可自其心包、心肌或心內膜中分離出病毒,或特異性螢光抗體檢查陽性。電子顯微鏡檢查心肌壞死病變附近可看到病毒顆粒。有少數病兒血清抗心肌抗體陽性。恢復期血清病毒抗體滴度較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病程中血清抗心肌抗體常增高。

心電圖

急性期多有竇性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縮、異位心動過速等偶有所見,

但心肌炎不可單憑期前收縮即下診斷。最為常見的心電圖改變為T波平坦或倒置及QRS低電壓、T波改變可能因病變的心肌細胞複極異常所致,低電壓可能與心肌水腫有關。心內膜下心肌如有廣泛損害,可有S-T段壓低;重型病例可有心肌梗死樣的S-T抬高。心電圖上如出現新的Q波,或原有的Q波加深,反映該區有壞死和瘢痕形成。Q-T間期可延長,各種程度的傳導阻滯亦不少見。

小兒心肌炎的診斷依據它主要是根據臨床診斷和病原學診斷兩方面來看的,醫生在診斷時是會結合病情、症狀等,綜合判斷疾病類型,也能正確的為患者朋友進行治療,現在小兒心肌炎的治療主要是對症病情治療,與此同時對患者還要採取一定的護理才行。

與此同時對患者還要採取一定的護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