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說到中國沒掌握的核心技術,別再提圓珠筆頭好不好?

這次中興被美國制裁,許多自媒體都紛紛把“中國尚未掌控的核心技術”等東拼西湊的老文章拿出來了。

大包實在忍不住,在這件事上多說幾句。

有些媒體所謂中國沒掌握的核心技術,

是已經掌握的,比如超算晶片。

有些媒體所謂中國沒掌握的核心技術,是沒必要掌握,比如圓珠筆頭。

有些媒體所謂中國沒掌握的核心技術,是世界各國都沒有掌握,西方發達國家只是在科研上領先,但這些技術的未來前景並不是像媒體宣傳的那樣有用,比如量子資訊技術。

還有些,中國沒掌握的核心技術,那確實是很緊迫很重要,動不動會被西方卡脖子,比如半導體產業上的許多技術,

中興這次就搞得很被動。

技術發展,產業發展,都有其規律,是一步一個腳印反覆運算演進的,搞大躍進沒有用,宣傳上“畝產千萬斤”要不得,但碰到中興這次事情,又開始拿一大堆“中國尚未掌控的核心技術”來製造恐慌,同樣是不分輕重緩急,不分優先主次。

先說超算,這是大家都很清楚的,中國早就解決了卡脖子問題。

美國對華禁售用於超算的至強PHI後,

國防科大先後對外發佈了“火星”和矩陣2000,讓美國的技術封鎖成為笑話。

此後,中國超算“神威·太湖之光”問鼎全球超算500強榜首,“神威·太湖之光”的核心處理器“申威26010”在國家“核高基”重大專項支持下,由國家高性能積體電路設計中心研製,實現CPU和作業系統的全部國產化。

“神威太湖之光”所使用的“申威26010”眾核處理器

然後來看圓珠筆頭,這曾經是從上到下都很急的一件事,全國兩會上被反復提及,最終被看作中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的一個縮影。

為此,動用了不小的國家資源,科技部資助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點專案“制筆行業關鍵材料及製備技術研發與產業化”。

後來太鋼成功研發圓珠筆尖鋼,總算平息了大家的焦慮。

可是,在一個大家都打字用鍵盤、觸控式螢幕的時代,圓珠筆本來就是夕陽產業了,利潤很低,而花很大的力氣去研製出的特種鋼,並不能用到別的更關鍵的領域。我們和日本比這個技術,是很不值當的。

有網友就評論

當時這筆專項研發鉅款完全可以劃撥到晶片光刻機領域、射頻晶片領域、先進半導體制程領域、人工智慧領域的,

可是立項的時候,資源被某些傳統鋼鐵行業的院士給搶到了。這一大筆錢原本應該有更好的回報的,可惜現在看來回本都夠嗆。(新興領域在中國國家工程院有幾個話語者?而傳統行業,哪怕再夕陽的產能過剩行業,在中國工程院和發改委都有不少話語權)

圓珠筆頭的另一組成配件——球珠,市場總量僅4000萬,單顆利潤以毫計算,所以大家都沒動力去攻克這項“核心技術”。

再說另一些聽起來高大上,但實際上遙不可及,也並非像宣傳得那麼有用的技術,比如量子資訊技術。

以中國引以為豪的量子通信來說,其基礎研究意義大於實用價值。

所謂量子通信,就是量子加密,在實際中存在很多安全問題,歐美的實驗探索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領先於中國,但都沒有像中國那樣建一條“京滬幹線”這樣並無實用價值的大工程。工程實施過程中,存在雜訊和檢測設備缺陷等各種不可克服的安全問題,量子密碼通信中繼站也是無法解決的安全隱患,因此所謂的絕對保密是做不到的。

而且,量子通信工程也無法和現在的互聯網加密體系相容,互聯網傳輸層的安全協定並沒給量子通信留下介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徐令予老師的文章。

還有一些人鼓吹,量子通信工程是為了預防量子電腦出現,我們來看看量子電腦出現有多遙遠,量子通信工程是不是從實驗室裡出來太早了。

至今沒有任何一種實驗室裡的量子計算系統,能夠實現量子糾錯、邏輯量子比特,更不要說後面還有很多更大的難題。量子電腦目前的研究,並是不科技產品研發,它將長期只是一種基礎研究。

量子計算研究上中國落後歐美很多,但我們卻在誇大量子計算的作用。2015年,阿裡巴巴與中科大建立了聯合量子實驗室。新聞稿充滿科學錯誤,比如“中國10億人,每個人能分到10萬台天河二號”。這和某院士在兩會說“量子通信有望在10年左右的時間走進千家萬戶”有一拼。

要認識到,不僅差距大,中國即便在量子計算上追上歐美,也實現不了“彎道超車”。量子電腦不是摩爾定律的延續,並不能取代經典電腦,甚至主要用途也不是加速傳統計算,而是解決一些特殊問題。

無論未來量子電腦能不能實現,中國還是非常迫切需要傳統的微電子技術,需要在半導體領域追上來。中興被制裁,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這次ARM的授權雖然沒有受影響,但我們不要忘記了,我們的整機廠和互聯網公司投入的很多技術研發是在為他人做嫁衣。

不要光責怪房地產誤國。長期以來,中國國內公司用ARM晶片,不僅受制於人,而且只會讓ARM的力量越來越強,國內互聯網公司在商業上越成功,也是讓AA體系的生態越來越強,給ARM、穀歌、英特爾、微軟這些外國巨頭進一步壟斷中國市場做幫兇。

所以還是要回到開始大包要說的,什麼才是關鍵,什麼才是核心,有時候我們被日吹的PPT誤導了,比如圓珠筆尖,但更多時候,我們可能是被自己人在誤導。

單顆利潤以毫計算,所以大家都沒動力去攻克這項“核心技術”。

再說另一些聽起來高大上,但實際上遙不可及,也並非像宣傳得那麼有用的技術,比如量子資訊技術。

以中國引以為豪的量子通信來說,其基礎研究意義大於實用價值。

所謂量子通信,就是量子加密,在實際中存在很多安全問題,歐美的實驗探索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領先於中國,但都沒有像中國那樣建一條“京滬幹線”這樣並無實用價值的大工程。工程實施過程中,存在雜訊和檢測設備缺陷等各種不可克服的安全問題,量子密碼通信中繼站也是無法解決的安全隱患,因此所謂的絕對保密是做不到的。

而且,量子通信工程也無法和現在的互聯網加密體系相容,互聯網傳輸層的安全協定並沒給量子通信留下介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徐令予老師的文章。

還有一些人鼓吹,量子通信工程是為了預防量子電腦出現,我們來看看量子電腦出現有多遙遠,量子通信工程是不是從實驗室裡出來太早了。

至今沒有任何一種實驗室裡的量子計算系統,能夠實現量子糾錯、邏輯量子比特,更不要說後面還有很多更大的難題。量子電腦目前的研究,並是不科技產品研發,它將長期只是一種基礎研究。

量子計算研究上中國落後歐美很多,但我們卻在誇大量子計算的作用。2015年,阿裡巴巴與中科大建立了聯合量子實驗室。新聞稿充滿科學錯誤,比如“中國10億人,每個人能分到10萬台天河二號”。這和某院士在兩會說“量子通信有望在10年左右的時間走進千家萬戶”有一拼。

要認識到,不僅差距大,中國即便在量子計算上追上歐美,也實現不了“彎道超車”。量子電腦不是摩爾定律的延續,並不能取代經典電腦,甚至主要用途也不是加速傳統計算,而是解決一些特殊問題。

無論未來量子電腦能不能實現,中國還是非常迫切需要傳統的微電子技術,需要在半導體領域追上來。中興被制裁,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這次ARM的授權雖然沒有受影響,但我們不要忘記了,我們的整機廠和互聯網公司投入的很多技術研發是在為他人做嫁衣。

不要光責怪房地產誤國。長期以來,中國國內公司用ARM晶片,不僅受制於人,而且只會讓ARM的力量越來越強,國內互聯網公司在商業上越成功,也是讓AA體系的生態越來越強,給ARM、穀歌、英特爾、微軟這些外國巨頭進一步壟斷中國市場做幫兇。

所以還是要回到開始大包要說的,什麼才是關鍵,什麼才是核心,有時候我們被日吹的PPT誤導了,比如圓珠筆尖,但更多時候,我們可能是被自己人在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