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近七成中老年人在網上受過騙 高學歷不一定能防騙

近年來互聯網出現越來越多的傳銷理財龐氏騙局,都是換湯不換藥,使得很多受害者自身和朋友傾家蕩產,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呼籲更多的反傳銷人士加入反傳佇列,

説明更多受害者,盡自己一份力量。打擊傳銷人人有責。

反傳銷網3月21日發佈:明明教育程度不低,為什麼喜歡網上的“心靈雞湯”文章、保健養生資訊,而且容易被欺騙?3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查與大資料研究中心與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聯合發佈的《中老年互聯網生活研究報告》或許能回答這個問題:中老年人利用互聯網與人交流的資訊通訊能力較強,但資訊交易能力和資訊創造能力偏低,

資訊甄別能力也較弱。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流覽這份報告發現,該報告採用多種研究方法,包括對流覽器和互聯網音訊使用者的大資料分析、對八城市微信用戶的問卷調查和對四地中老年人的焦點組訪談,從行動願景角度,對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的互聯網生活進行了多方面的解讀。

中老年人對互聯網生活不陌生

調查發現,中老年人對互聯網生活已經不再陌生。

總體來看,中老年人的互聯網應用集中於溝通交流和資訊獲取方面。在調查的微信中老年用戶中,75.8%會上網看新聞資訊,超半數(56.6%)可以自己搜索想要獲取的資訊,還有一些中老年人(45.9%)會關注流覽微信公眾號文章。超八成都會在微信中發表情包、在朋友圈點贊、接收或分發紅包,近七成會拍攝和轉發小視頻,25%的中老年人會製作手機相冊,20%的人會製作微信表情包。

中老年人流覽網路內容排名最靠前的是與慰藉心靈、調節情緒有關的“心靈雞湯”和幽默段子,分別有76.5%和72%的中老年使用者流覽了這些主題。最為關心的資訊以國內時事和軍情以及養生保健為主要內容。

中老年人不僅將微信作為即時通訊工具,還將其視作表達情感和維繫社交的互動平臺,如在微信裡發表情、圖片(81.8%)或小視頻(68.9%),在朋友圈與他人互動(81.6%),接收或發微信紅包(83.0%)。

在中老年人最常參與的旅遊、運動健身和廣場舞活動中,微信超過了電話和面對面溝通,成為最常用的聯絡方式。

此外,一些在人們印象中年輕人熱衷的便捷功能漸漸融入到中老年人生活當中。例如,使用手機支付(51.5%)、手機導航(33.1%)和打車服務(25.8%)的中老年人開始佔有一定比例。

高學歷不一定能防騙

值得關注的是,互聯網上的各種陷阱也讓中老年人防不勝防。如果將被騙廣泛定義為錢財、感情、謠言、虛假宣傳等多方面,

中老年人表示在互聯網上當受騙過(或者疑似上當受騙過)的比例為67.3%。

具體來看,中老年人被騙的主要管道是朋友圈(69.1%)、微信群(58.5%)以及微信好友(45.6%);中老年人受騙的資訊類型前三位元是:免費領紅包(60.3%)、贈送手機流量(52.3%)和優惠打折團購商品(48.6%)。

明明教育程度不低,為什麼喜歡網上的“心靈雞湯”文章、保健養生資訊,而且容易被欺騙?3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查與大資料研究中心與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聯合發佈的《中老年互聯網生活研究報告》或許能回答這個問題:中老年人利用互聯網與人交流的資訊通訊能力較強,但資訊交易能力和資訊創造能力偏低,資訊甄別能力也較弱。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流覽這份報告發現,該報告採用多種研究方法,包括對流覽器和互聯網音訊使用者的大資料分析、對八城市微信用戶的問卷調查和對四地中老年人的焦點組訪談,從行動願景角度,對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的互聯網生活進行了多方面的解讀。

中老年人對互聯網生活不陌生

調查發現,中老年人對互聯網生活已經不再陌生。

總體來看,中老年人的互聯網應用集中於溝通交流和資訊獲取方面。在調查的微信中老年用戶中,75.8%會上網看新聞資訊,超半數(56.6%)可以自己搜索想要獲取的資訊,還有一些中老年人(45.9%)會關注流覽微信公眾號文章。超八成都會在微信中發表情包、在朋友圈點贊、接收或分發紅包,近七成會拍攝和轉發小視頻,25%的中老年人會製作手機相冊,20%的人會製作微信表情包。

中老年人流覽網路內容排名最靠前的是與慰藉心靈、調節情緒有關的“心靈雞湯”和幽默段子,分別有76.5%和72%的中老年使用者流覽了這些主題。最為關心的資訊以國內時事和軍情以及養生保健為主要內容。

中老年人不僅將微信作為即時通訊工具,還將其視作表達情感和維繫社交的互動平臺,如在微信裡發表情、圖片(81.8%)或小視頻(68.9%),在朋友圈與他人互動(81.6%),接收或發微信紅包(83.0%)。

在中老年人最常參與的旅遊、運動健身和廣場舞活動中,微信超過了電話和面對面溝通,成為最常用的聯絡方式。

此外,一些在人們印象中年輕人熱衷的便捷功能漸漸融入到中老年人生活當中。例如,使用手機支付(51.5%)、手機導航(33.1%)和打車服務(25.8%)的中老年人開始佔有一定比例。

高學歷不一定能防騙

值得關注的是,互聯網上的各種陷阱也讓中老年人防不勝防。如果將被騙廣泛定義為錢財、感情、謠言、虛假宣傳等多方面,中老年人表示在互聯網上當受騙過(或者疑似上當受騙過)的比例為67.3%。

具體來看,中老年人被騙的主要管道是朋友圈(69.1%)、微信群(58.5%)以及微信好友(45.6%);中老年人受騙的資訊類型前三位元是:免費領紅包(60.3%)、贈送手機流量(52.3%)和優惠打折團購商品(48.6%)。

“心靈雞湯”要管起來

為什麼看“心靈雞湯”或養生保健文章容易受騙?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注意到,報告組從社會經濟地位、行動能力、互聯網願景、心理需求等四個維度設計了中老年人互聯網受騙預測模型進行分析,揭示了其中的原因。

從模型分析看,偏愛“心靈雞湯”文章不一定容易受騙,但是偏愛“心靈雞湯”文章的中老年人如果年齡較大、受教育程度較高、收入較低,受騙概率就會增加。同樣,養生保健文偏好也與社會經濟地位指標存在交互作用,偏好養生保健文的調查對象,年齡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低,越容易受騙。

報告組認為,這是因為中老年人情感需求較強,如果他們對互聯網持有較為開放的態度,缺少警惕,受騙概率可能提高。

針對這一調查結果,報告組認為,針對中老年人的養生保健類資訊尤其是行銷相關的資訊需要加強監管。

同時,整個社會需要開發能夠增加老年人融入互聯網信心與行動的產品。尤其在提高中老年人的網路資訊辨別能力和網路素養上,要形成家庭和社會立體支持體系。

例如,全社會要為老年人掌握數位工具提供學習和使用的機會,包括提供針對老年人的線上培訓,增強老年人的互聯網能力,形成防止上當受騙的有效機制。同時提倡家庭和子女鼓勵父母擁抱新鮮事物,創造條件為父母接入互聯網。子女在心態上要樹立“容錯”的支持體制,允許父母在學習互聯網的過程中犯錯,並採取多種措施積極引導老年人加強網路安全素養,比如保護個人資訊、不亂點網路連結等。互聯網企業應該創造條件,允許子女和父母綁定家庭帳號,確保安全前提下,積極引導老年人提升自身網路素養。

明明教育程度不低,為什麼喜歡網上的“心靈雞湯”文章、保健養生資訊,而且容易被欺騙?3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查與大資料研究中心與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聯合發佈的《中老年互聯網生活研究報告》或許能回答這個問題:中老年人利用互聯網與人交流的資訊通訊能力較強,但資訊交易能力和資訊創造能力偏低,資訊甄別能力也較弱。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流覽這份報告發現,該報告採用多種研究方法,包括對流覽器和互聯網音訊使用者的大資料分析、對八城市微信用戶的問卷調查和對四地中老年人的焦點組訪談,從行動願景角度,對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的互聯網生活進行了多方面的解讀。

中老年人對互聯網生活不陌生

調查發現,中老年人對互聯網生活已經不再陌生。

總體來看,中老年人的互聯網應用集中於溝通交流和資訊獲取方面。在調查的微信中老年用戶中,75.8%會上網看新聞資訊,超半數(56.6%)可以自己搜索想要獲取的資訊,還有一些中老年人(45.9%)會關注流覽微信公眾號文章。超八成都會在微信中發表情包、在朋友圈點贊、接收或分發紅包,近七成會拍攝和轉發小視頻,25%的中老年人會製作手機相冊,20%的人會製作微信表情包。

中老年人流覽網路內容排名最靠前的是與慰藉心靈、調節情緒有關的“心靈雞湯”和幽默段子,分別有76.5%和72%的中老年使用者流覽了這些主題。最為關心的資訊以國內時事和軍情以及養生保健為主要內容。

中老年人不僅將微信作為即時通訊工具,還將其視作表達情感和維繫社交的互動平臺,如在微信裡發表情、圖片(81.8%)或小視頻(68.9%),在朋友圈與他人互動(81.6%),接收或發微信紅包(83.0%)。

在中老年人最常參與的旅遊、運動健身和廣場舞活動中,微信超過了電話和面對面溝通,成為最常用的聯絡方式。

此外,一些在人們印象中年輕人熱衷的便捷功能漸漸融入到中老年人生活當中。例如,使用手機支付(51.5%)、手機導航(33.1%)和打車服務(25.8%)的中老年人開始佔有一定比例。

高學歷不一定能防騙

值得關注的是,互聯網上的各種陷阱也讓中老年人防不勝防。如果將被騙廣泛定義為錢財、感情、謠言、虛假宣傳等多方面,中老年人表示在互聯網上當受騙過(或者疑似上當受騙過)的比例為67.3%。

具體來看,中老年人被騙的主要管道是朋友圈(69.1%)、微信群(58.5%)以及微信好友(45.6%);中老年人受騙的資訊類型前三位元是:免費領紅包(60.3%)、贈送手機流量(52.3%)和優惠打折團購商品(48.6%)。

“心靈雞湯”要管起來

為什麼看“心靈雞湯”或養生保健文章容易受騙?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注意到,報告組從社會經濟地位、行動能力、互聯網願景、心理需求等四個維度設計了中老年人互聯網受騙預測模型進行分析,揭示了其中的原因。

從模型分析看,偏愛“心靈雞湯”文章不一定容易受騙,但是偏愛“心靈雞湯”文章的中老年人如果年齡較大、受教育程度較高、收入較低,受騙概率就會增加。同樣,養生保健文偏好也與社會經濟地位指標存在交互作用,偏好養生保健文的調查對象,年齡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低,越容易受騙。

報告組認為,這是因為中老年人情感需求較強,如果他們對互聯網持有較為開放的態度,缺少警惕,受騙概率可能提高。

針對這一調查結果,報告組認為,針對中老年人的養生保健類資訊尤其是行銷相關的資訊需要加強監管。

同時,整個社會需要開發能夠增加老年人融入互聯網信心與行動的產品。尤其在提高中老年人的網路資訊辨別能力和網路素養上,要形成家庭和社會立體支持體系。

例如,全社會要為老年人掌握數位工具提供學習和使用的機會,包括提供針對老年人的線上培訓,增強老年人的互聯網能力,形成防止上當受騙的有效機制。同時提倡家庭和子女鼓勵父母擁抱新鮮事物,創造條件為父母接入互聯網。子女在心態上要樹立“容錯”的支持體制,允許父母在學習互聯網的過程中犯錯,並採取多種措施積極引導老年人加強網路安全素養,比如保護個人資訊、不亂點網路連結等。互聯網企業應該創造條件,允許子女和父母綁定家庭帳號,確保安全前提下,積極引導老年人提升自身網路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