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智造”慘遭蔑視,“真智慧”何時落地?

人們妄圖在未來的某一天,用智慧解決所有的事情,但最終發現,解決所有的,依舊是我們的雙手,我們一刻都沒有得到解放。

假像總是讓我們有深刻迷戀

近日,一款商用智慧炒菜機在上交會現場高調亮相,

現場的工作人員用該機器炒制多款美食,吸引現場不少觀眾品嘗。

在這個場景下,我們仿佛看到一個遠方的未來,人類的生存環境揭開了新的視角。

人工智慧虛化了生活中的一切瑣碎與繁雜,透過濾鏡,能看到的全是美好。

人都是喜歡美麗事物的,於是,我們給新家裝上不少智慧家居:能用手機遠端操控的智慧電視、智慧門鎖,能用語音開關的智慧空氣淨化器、智慧空調……

我們想著體驗“黑科技”帶來的便捷舒適,可是過不了多久就會發現,生活並沒有因此便捷多少,只是從按一個遙控器和另外一個遙控器,變成了拿出手機,點開一個又一個軟體。

我們都被概念套路了。

靠概念 “走江湖”

“智慧家居”的生活場景讓人無限憧憬,“未來概念”帶火了整個市場,推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傳統家電廠商不甘落後,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加快智慧化的轉型,新興的互聯網企業更是超前佈局,不斷推出各種智慧家電或者智慧家居平臺,

企圖佔領智慧生活的市場份額。

與各大企業的熱情相比,整個市場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似乎產品還處在“低智商”階段,概念難以落地,有些甚至是“偽智造”。

用戶即上帝,但是上帝冷豔旁觀這一切,並發出一聲不滿的感歎,“現在的智慧產品噱頭多於實用,剛開始大家容易被概念繞進去,但其實是在透支消費者的興趣和信心。”

消費者不是那麼容易被“忽悠”的。這種虛有其表的“偽智造”不可能打動用戶,

最終傷害的還是整個行業的聲譽和消費者的信心。

無標準 難相容

智慧家居產品其實已經暴露了整個行業的痛點,人工智慧標準化體系建設嚴重缺失,產業鏈條的打造極為困難。每一款智慧產品之間很難得到相容。

真正的智慧,

一定不是像現在這樣,拿手機點點點,如果一個家庭中的所謂智慧家電都要採用不同的標準,無法互聯互通,那反而增加了麻煩,我們不承認這是真正的“中國智造”。

國家層面,對於“智慧化”的認定,缺乏可量化的執行標準。對於品質水準同樣沒有過高要求。市場上不少智慧掃地機器人都宣傳具有路徑規劃、智慧、超聲波、防跌落、掃擦一體等功能,可實際使用效果和宣稱效果還存在較大差異。

用匠心 提“智商”

在國外人眼中,“中國智造”就是品質差的典型代表。近幾年中國紮堆到日本去買馬桶蓋和電飯煲,也是在用行動說明,對“中國智造”的不認可。

董明珠曾說,“每個人都要有工匠精神,我們才能打造出一流的產品,才能被這個社會、被消費者所認同,中國企業才有核心競爭力。”

人工智慧和智慧智造應該成為我們的助力和鎧甲,而不應成為我們的軟肋。我們沒有哪一刻,比現在更加需要核心技術,來增強我們的實力,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

用匠心 提“智商”

在國外人眼中,“中國智造”就是品質差的典型代表。近幾年中國紮堆到日本去買馬桶蓋和電飯煲,也是在用行動說明,對“中國智造”的不認可。

董明珠曾說,“每個人都要有工匠精神,我們才能打造出一流的產品,才能被這個社會、被消費者所認同,中國企業才有核心競爭力。”

人工智慧和智慧智造應該成為我們的助力和鎧甲,而不應成為我們的軟肋。我們沒有哪一刻,比現在更加需要核心技術,來增強我們的實力,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