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竹山書院:竹解心虛,學然後知不足

雄村在徽州五千多個古村落中是最有歷史文化的,號稱“徽州最雄村”。全國文保單位竹山書院是安徽省保護最完整的一座書院,建於1759年,系曹氏家族的私家書院。這裡培養了30個進士,

54個舉人,還出了五位一品大員。

店名:竹山書院類別:徽州文化空間地址: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雄村鄉雄村桃花壩上電話:營業時間:[週一 ~ 周日] 08:00 a.m. - 16:30 p.m. 人均消費:0其他:適合拍照 有珍品

雄村在徽州五千多個古村落中是最有歷史文化的,號稱“徽州最雄村”。而雄村的桃花壩、桂花廳、八角亭和竹山書院,

彼此映襯,蔚為壯觀,自清乾隆以來,為古歙一大勝景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

這些建築是乾隆二十年(1756年)前後建成的,為戶部尚書曹文埴伯父幹屏、生父青兄弟所建。清初,曹氏為鹽商,至曹堇飴時,已成豪富。曹堇飴臨終囑咐二子幹屏、青於竹溪建文閣,

創書院,修社祠,築園庭。兒遵父命,于乾隆初著手籌建,曆十餘年乃成。

竹山書院兩旁的石鼓和大門上方鬥大的“竹山書院”的題額十分醒目,入門處豎立了一個木屏,兩廊皆方形石柱,正廳宏大寬敞。正壁懸蘭底金字板聯一付,

上聯是“竹解心虛,學然後知不足”,下聯是“山由簣進,為則必要其成”。聯為曹文埴所撰寫。

桂花廳在桃花壩東首和竹山書院相連。園中植有桂樹數十株,有月月桂、八月桂等多個品種。桂花廳名為:“清曠軒”。軒廳正壁有曹學詩所撰寫的《所得乃清曠賦》。

軒柱懸隸書聯對:“暢以沙際鶴,兼之雲外山”。軒廳上額匾為篆書“所得乃清曠”。廳前有平臺,台柱三面皆飾以石雕,有欄柱十六,頂端各有青石獅,小巧玲瓏,神態各異。

竹山書院是一所宗族書院,目的是鼓勵宗族子弟讀書應試科舉。書院不僅有專人督課,

而且常請名流學者來書院講學,詩人袁枚、沈歸愚,狀元金榜都曾應邀來講學。書院定有獎勵制度,去南京參加鄉試,每人可得三十六吊錢資助;中舉後准許其在桂花圃中栽桂花樹一棵,以示榮耀。

曹氏宗族借助書院重教育崇科舉的做法,確有成果,清代曹氏宗族子弟考中進士、舉人29人。如今,竹山書院依舊定期舉辦雅集活動,志在保存古風,弘揚中華文化。

門票信息:80元

圖片來源網路

清代曹氏宗族子弟考中進士、舉人29人。如今,竹山書院依舊定期舉辦雅集活動,志在保存古風,弘揚中華文化。

門票信息:80元

圖片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