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麗江人物志第25期丨和學花談心理教育:這麼有意義的事情,不做的話太遺憾了

傳播麗江新聲音 做有價值的內容

點擊標題下方藍字關注【看見麗江】

這是能改善人生活的,而且它不是從物質上去改變,它是讓人從思想觀念、心理上去改變的。如果我不堅持下去,

我覺得太遺憾了,這麼有意義的事情不做了的話。世界上最有意義的最值得去做的,就是教育人改善人的工作了,但是最難也是這項工作。所以它的意義,它的價值也是體現在哪個地方。”

--和學花

這一期的【麗江人物志】,我們想向大家介紹一位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麗江納西族心理諮詢師——和學花。

《麗江人物志》心靈舞者——和學花 正片

我第一次去拜訪和老師的時候,正好趕上她們服務中心的年會。

在不知情的人看來這個年會可能更像是某小學校園裡的親子活動,以學生為主角,父母輔助。其實不然,舉辦年會的是麗江市家庭教育服務中心,這是麗江第一家由心理諮詢師創辦的家庭教育諮詢培訓中心。

服務中心的創始人兼負責人——和學花老師,

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根本入手,創辦服務中心,去説明更多心理有問題和疾病的人,在麗江普及心理文化。

而從成立至今8年間,服務中心創設了32項心理體驗課程,現已有針對家長的孩子教育、婚姻諮詢等培訓,

爺爺奶奶的隔代教育培訓和青少年兒童的“感恩 立德 人格養化”為主題等等的培訓。

年會那一天,主角自然是服務中心的學生,同時還有家長以及幾個獲得過和老師説明又回來服務中心幫忙的志願者的參與。

見到和老師後,她的笑容和飽滿的精神狀態讓我覺得眼前一亮。

以前在工作期間我也接觸過一些從事心理學相關的人。她跟他們很像,都是內心很富足的人,是身邊人的正能量源泉,臉上隨時掛著安靜且滿足的笑容,跟他們的相處也總能讓人覺得很舒服輕鬆。

可是現有這一切也不都是順其自然的結果,

而是曾經無數次的深夜痛哭及失眠經歷所得。也許是因為有過相似人生經歷的人就更容易“惺惺相惜”吧,和老師走上心理健康教育這條路,也是因為她自己曾有過心理方面的問題。

在創辦服務中心之前,和老師其實是一名在中小學教育一線講臺20多年的人民教師,但小時候那次意外留下的腿疾卻一直給她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多困擾,造成了她很長一段時間內嚴重的失眠及心理問題。

“我一定要自己突破出來”,於是憑著不服輸的心態,和老師開始接觸心理學專業書籍,花了4年時間在雲師大拿到了心理學碩士雙學位,考取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及三級婚姻諮詢師,現在平日裡也還一直在與時俱進的更新著和擴充自己的心理專業知識庫,並去掌握更多更先進的心理療愈方法,如繪畫療法、催眠,薩提亞心理諮詢等。

談心理健康教育

我能在心理學裡安放自己

世界上最有意義的、最值得去做的、就是教育人,改善人的工作了。

麗江人物志: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出現心理問題嗎?

和學花:可以這樣說,我們所有人都要生活,只要有生活就一定有心理問題。但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理狀況是與他的生命能量有關係的、能量比較好的正向的,生活幸福指數也比較高的這些就可以通過時間自己逐漸療愈,可以自己解決心理問題,但是有的人能量不足,與外界的互動也不夠,處在幸福指數比較低的狀態就不是那麼容易突破了,這就需要借助一些外界説明甚至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和治療了。

麗江人物志:為什麼精神和心理上的幫扶對一個人的幫助更久遠呢?

和學花:原來的一些扶貧項目,就是助學這方面的。當時我也會買一些衣服、書包這些用品去幫助困境兒童。但是物質的幫扶要改變這個人還是很難的,可是我發現從精神幫扶、思想觀念更新、人的追求的改善才會讓他這一輩子走得更長遠。

如一個學生,四年級以前到一年級這段裡面就是厭學的問題。從五年級到六年級到初三以前這段,就是早戀的問題困擾學生的就比較多一點。夥伴關係也是因為早戀的問題而引起的,而到了初三到高中的這段時間裡面,因為學習壓力而造成的心理問題就比較多了。現在我們生活條件都好了,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卻被這些問題困擾住了呢?就是因為很多家長不知道該怎麼去疏導和幫助自己的孩子去解決,而且家庭裡也沒有形成一個父母與孩子間良好的互動關係,這就讓很多孩子不願意跟父母親分享他們的心裡話。

麗江人物志:做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和老師是做什麼的呢?

和學花:在做這個服務中心之前,我一直在教育一線的講臺。我從事這個教育的崗位到我專職的去做家庭教育跟心理輔導師,到今年已經有32年了。我年輕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過山區度過了(現在的那個金安鄉鎮),從一個老師慢慢變成一個少先隊總輔導員,後面就當班主任,當教導主任。之後通過自學考試,拿到了漢語言文學的本科,就很想到中學裡面去教一教書。之後我就到了當時的麗江老六中,又在那裡當了12年老師。差不多20多年的教齡都是在山區度過的。

麗江人物志:是在什麼機緣下開始接觸心理學的呢?

和學花:可能是源于我們殘疾人的一些心願或者一種內心想法吧!因為作為殘疾人,我們所做出的付出的這些,要得到社會的認可就變得比一般人難。在這樣的衝突下,我發現我自己出了一些心理問題,而且那個時候,我每天工作也是非常的辛苦,在中學裡面又是當年級組長又是班主任,學校裡相關的資料這些也都要我自己去做,壓力大的同時很多工作業績也得不到認同,於是就越發的產生了自卑心理。白天忙完以後整晚整晚的睡不著覺,加上本來就有心理問題,整個人的狀態極差。我發現了這個問題以後就想自己突破出來,所以開始鑽研心理學的專業。

麗江人物志:接下來有什麼打算呢?

和學花:我通過四年時間,在西南師大學完了心理學雙學位碩士,考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三級婚姻諮詢師。我把這些學完,加上讀的那些特別的心理諮詢個案,慢慢的自己就突破出來了。然後我就想,像我這樣糾結又自卑又難過,然後又得不到社會認可的,這種怨氣的情緒不管怎麼說還是很影響到自己身心健康的,所以是想幫到像我一樣需要的人,我就開始專職探索心理學,走上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道路。

麗江人物志:家庭教育服務中心都有什麼服務呢?

和學花:服務中心這八年以來,有隔代教育的爺爺奶奶的培訓,目的是教會爺爺奶奶怎麼去看待自己的兒媳等這樣的問題;然後有父母,夫妻如何相處才能使這個家庭更好的這樣一些培訓;有青少年的“感恩立德人格養化”訓練為主題的培訓。

麗江人物志:服務中心公益性的占到了80%,為什麼要做這麼多公益?

和學花:服務中心這8年多以來,確實是做出了很多很多的公益,因為通過公益才能鋪開。如果我們要考慮經濟啊,或者政府對我們是否支援或者支援的力度大不大、我們考慮這些的話,就可能推進不了。所以從2010年到今天這八年的時間裡,我們80%是在做公益,20%只有自主學習訓練班的一個作業輔導和培養開發孩子能力的學習這一塊,有一定的適當收費。但是也因為大部分來服務中心的這些孩子都是有問題的流動的困境的青少年兒童多一點,所以很高的收費我們也做不到。

麗江人物志:家裡人也一直都支持嗎?

和學花:在剛開始做服務中心時,我的先生非常反對我這樣大量的去做公益。但他後來為了支持我,支撐起了家裡大部分的經濟負擔,從籌辦到現在,家裡20幾萬的存款也都被我用完了,雖然經濟上我們一直不是很輕鬆,甚至有過很艱難的時候,但是我一直堅持,主要的原因是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塊的工作是非常值得去做。

如果我不堅持下去,把這一塊丟下來的話,我覺得太遺憾了,這麼有意義的事情不做了的話,世界上最有意義的、最值得去做的、就是教育人,改善人的工作了嘛、但是最難,也是這項工作、所以它的意義,他的那個價值也體現在那個地方。

談少數民族地區的心理健康

把心理文化在麗江普及開

我們麗江是個好地方,民族也是比較淳樸的,我們這些地方各個民族也團結友愛。那麼大家能夠把身心健康的這一塊都重視起來我們麗江會比現在好很多。

麗江人物志:心理健康教育在麗江的現況是怎樣的呢?

和學花:我在做這個服務中心之前,甚至到現在我們麗江市民對心理文化確實還不是那麼瞭解,到今天我都覺得我們有一個責任要把心理文化在麗江普及。而且在我們少數民族地區,也經常會把心理問題和精神病混淆在一起。

像在上海、北京,蘇杭,廣東深圳這些地方,是一個很早就開放地區。他們接觸心理學文化可能比我們這些地區早,所以他們有了一些壓抑或者是有一些心理負重的時候,就會去找心理老師,就像我們今天感冒了去買點藥,他們把這事就看得那麼簡單,很容易的接納這個心理老師。但是在我們的少數民族地區,都會有一種家庭的這種親情感,比如家暴,大部分人都是萬不得已才會去報案。夫妻打架,很多人到第二天,不會說額頭被老公打傷了,而是說昨天晚上因為我不小心磕破了。會去找各種理由,這就是少數民族有一個很深的家庭觀念緣由,再加上對心理文化的陌生,更不會隨意去找心理老師。

麗江人物志:這期間還有什麼有意思的發現嗎?

和學花:在麗江這幾年我們還發現有的人把心理問題當做精神病去治療,然後到精神病院裡吃了很多精神病的藥,最後才發現自己只是心理問題而不是精神病,也是花了很多的冤枉錢。

而所有這些的根源,就是我們少數民族深深的家庭觀念,對我們家庭名譽,家醜不可外揚的保護。

但是在這幾年來也有不斷的接不完的相關個案,這說明我們的社會和市民也在慢慢認同心理學文化了。

所以服務中心一直以來在堅持做心理健康這件事。可以說已經有上千乃至上萬的人在這裡成長出去。

談心理疏導和育兒問題

良性互動特別特別的重要

在六十年代以前,困境的這些孩子都會非常的爭氣,因為他們那個時候跟大自然和土地接觸的比較多,但是現在呢,很多困境和其他的青少年因為父母的陪伴比以前少了以後,出現的問題也比以前更多了,父母不知道對症下藥就越來越焦慮和迷茫了。

麗江人物志:有什麼對父母的建議嗎?

和學花:我最大的一個建議是,我們每個家庭也是一個小型的社會,我們學校裡面每一個班級其實也是一個小型的社會。這兩個社會當中如果我們在每一天生活當中能夠儘量的爭取去做到一個良性的互動。良性互動特別的重要。但是我們今天呢,尤其是有了智慧手機後,家庭裡面是不是爸爸玩爸爸的,媽媽玩媽媽的,孩子玩遊戲是不是,但這它就不是一個良性的互動了。我們在學校裡面,班級裡面,家庭裡面,要經常設立一些能讓彼此之間產生良性互動的情景和活動。

麗江人物志:服務中心是通過怎樣的方式教會孩子和家長們良性互動呢?

和學花:我們服務中心,星期六都會有一個國學閱讀,美德故事和傳統美德的閱讀,我把心理健康的內容也放在裡面,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引導這些孩子,其實是在跟他們建立一個良性的互動。而這些呢,爸爸媽媽也可以去做的。

另外,孩子們學習了以後我們還會組織爸爸媽媽,來教他們怎麼做一個良性的互動。如果這個良性互動,能在孩子一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做,兩三歲開始爸爸媽媽都能夠去做,包括跟爺爺奶奶一起來做一些良性的互動,可能這個孩子,包括我們整個家庭的大人也都會獲得一種身心健康,幸福指數會越來越高。孩子和大人的情商也會越來越高了。一般情商的人,他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會以衝動的方式去處理。而今天有的青少年割手脈,自殺等這些極端的行為,就是因為他已經覺得死了都比活著還要快樂,是因為從現實生活裡沒有得到長期的良性互動才會造成這樣的情況。

麗江人物志:除了找心理老師,有了心理問題還可以怎麼辦呢?

和學花:有心理問題的時候最好就找專業的老師,大部分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其實心理疏導和心理治療是無處不在。一方面我們說存在的這個問題,已經多久了,到底是輕度,中度或者是重度。另外一個我們還要看這個人他的生命能量,跟之前剛才提到的幸福指數還是有關係。比如我今天已經很糾結很難過,已經完全的影響到我做事的這種感覺了,那這個時候是需要去突破和疏導出來的。要去轉化我的這些負面的能量,要讓自己變成一個正向能量,如果覺得需要去找心理老師就可以找,但如果覺得我不找心理老師,我可以給好朋友打一個電話,把他約出來把所有不愉快的情緒發洩出來,而對方也能夠傾聽,對方能夠給到我正向的能量,那這其實也是一種心理療愈的方法。所以心理療愈是無處不在,生活當中處處都有的,只是我們沒有去挖掘和發現它而已。

麗江人物志:怎麼著也得堅持下去,讓大家重視起來,對吧和老師。

和學花:對,我非常渴望未來大家能夠重視這一塊,那麼對我來說呢,我是第一個這樣子努力地走出來在嘗試的,也是有過個案疏導的失敗,但是隨著經驗的豐富,成功的越來越多了。成功的原因是我們不斷在提升,不是拿著已考取的證書滿足,而是在不斷去提升,不斷去學習。所以在未來這幾十年裡,真的非常渴望能夠在我還有精力和能力的範圍內,在麗江打造出一批非常優秀的心理老師,這是我最大的一個希望,也是這幾年一直在堅持繼續學習的原因。

采寫:雲壹影視 木群星

視頻:雲壹影視《麗江人物志》欄目組

欄目徵集

如果您身邊有符合《麗江人物志》欄目的人,請推薦給我們!電話/微信:186 0888 7507 / 181 0880 8858

製片:徐美強 統籌:和雲梟

導演:錢昊宸 攝像:楊順安 王 強

錄音:洪 志 燈光:段紹偉 段曉輝

調色:趙俊羽 剪輯:楊順安 王 強

出品:雲壹影視

媒體支持:麗江網 看見麗江

和老師其實是一名在中小學教育一線講臺20多年的人民教師,但小時候那次意外留下的腿疾卻一直給她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多困擾,造成了她很長一段時間內嚴重的失眠及心理問題。

“我一定要自己突破出來”,於是憑著不服輸的心態,和老師開始接觸心理學專業書籍,花了4年時間在雲師大拿到了心理學碩士雙學位,考取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及三級婚姻諮詢師,現在平日裡也還一直在與時俱進的更新著和擴充自己的心理專業知識庫,並去掌握更多更先進的心理療愈方法,如繪畫療法、催眠,薩提亞心理諮詢等。

談心理健康教育

我能在心理學裡安放自己

世界上最有意義的、最值得去做的、就是教育人,改善人的工作了。

麗江人物志: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出現心理問題嗎?

和學花:可以這樣說,我們所有人都要生活,只要有生活就一定有心理問題。但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理狀況是與他的生命能量有關係的、能量比較好的正向的,生活幸福指數也比較高的這些就可以通過時間自己逐漸療愈,可以自己解決心理問題,但是有的人能量不足,與外界的互動也不夠,處在幸福指數比較低的狀態就不是那麼容易突破了,這就需要借助一些外界説明甚至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和治療了。

麗江人物志:為什麼精神和心理上的幫扶對一個人的幫助更久遠呢?

和學花:原來的一些扶貧項目,就是助學這方面的。當時我也會買一些衣服、書包這些用品去幫助困境兒童。但是物質的幫扶要改變這個人還是很難的,可是我發現從精神幫扶、思想觀念更新、人的追求的改善才會讓他這一輩子走得更長遠。

如一個學生,四年級以前到一年級這段裡面就是厭學的問題。從五年級到六年級到初三以前這段,就是早戀的問題困擾學生的就比較多一點。夥伴關係也是因為早戀的問題而引起的,而到了初三到高中的這段時間裡面,因為學習壓力而造成的心理問題就比較多了。現在我們生活條件都好了,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卻被這些問題困擾住了呢?就是因為很多家長不知道該怎麼去疏導和幫助自己的孩子去解決,而且家庭裡也沒有形成一個父母與孩子間良好的互動關係,這就讓很多孩子不願意跟父母親分享他們的心裡話。

麗江人物志:做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和老師是做什麼的呢?

和學花:在做這個服務中心之前,我一直在教育一線的講臺。我從事這個教育的崗位到我專職的去做家庭教育跟心理輔導師,到今年已經有32年了。我年輕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過山區度過了(現在的那個金安鄉鎮),從一個老師慢慢變成一個少先隊總輔導員,後面就當班主任,當教導主任。之後通過自學考試,拿到了漢語言文學的本科,就很想到中學裡面去教一教書。之後我就到了當時的麗江老六中,又在那裡當了12年老師。差不多20多年的教齡都是在山區度過的。

麗江人物志:是在什麼機緣下開始接觸心理學的呢?

和學花:可能是源于我們殘疾人的一些心願或者一種內心想法吧!因為作為殘疾人,我們所做出的付出的這些,要得到社會的認可就變得比一般人難。在這樣的衝突下,我發現我自己出了一些心理問題,而且那個時候,我每天工作也是非常的辛苦,在中學裡面又是當年級組長又是班主任,學校裡相關的資料這些也都要我自己去做,壓力大的同時很多工作業績也得不到認同,於是就越發的產生了自卑心理。白天忙完以後整晚整晚的睡不著覺,加上本來就有心理問題,整個人的狀態極差。我發現了這個問題以後就想自己突破出來,所以開始鑽研心理學的專業。

麗江人物志:接下來有什麼打算呢?

和學花:我通過四年時間,在西南師大學完了心理學雙學位碩士,考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三級婚姻諮詢師。我把這些學完,加上讀的那些特別的心理諮詢個案,慢慢的自己就突破出來了。然後我就想,像我這樣糾結又自卑又難過,然後又得不到社會認可的,這種怨氣的情緒不管怎麼說還是很影響到自己身心健康的,所以是想幫到像我一樣需要的人,我就開始專職探索心理學,走上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道路。

麗江人物志:家庭教育服務中心都有什麼服務呢?

和學花:服務中心這八年以來,有隔代教育的爺爺奶奶的培訓,目的是教會爺爺奶奶怎麼去看待自己的兒媳等這樣的問題;然後有父母,夫妻如何相處才能使這個家庭更好的這樣一些培訓;有青少年的“感恩立德人格養化”訓練為主題的培訓。

麗江人物志:服務中心公益性的占到了80%,為什麼要做這麼多公益?

和學花:服務中心這8年多以來,確實是做出了很多很多的公益,因為通過公益才能鋪開。如果我們要考慮經濟啊,或者政府對我們是否支援或者支援的力度大不大、我們考慮這些的話,就可能推進不了。所以從2010年到今天這八年的時間裡,我們80%是在做公益,20%只有自主學習訓練班的一個作業輔導和培養開發孩子能力的學習這一塊,有一定的適當收費。但是也因為大部分來服務中心的這些孩子都是有問題的流動的困境的青少年兒童多一點,所以很高的收費我們也做不到。

麗江人物志:家裡人也一直都支持嗎?

和學花:在剛開始做服務中心時,我的先生非常反對我這樣大量的去做公益。但他後來為了支持我,支撐起了家裡大部分的經濟負擔,從籌辦到現在,家裡20幾萬的存款也都被我用完了,雖然經濟上我們一直不是很輕鬆,甚至有過很艱難的時候,但是我一直堅持,主要的原因是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塊的工作是非常值得去做。

如果我不堅持下去,把這一塊丟下來的話,我覺得太遺憾了,這麼有意義的事情不做了的話,世界上最有意義的、最值得去做的、就是教育人,改善人的工作了嘛、但是最難,也是這項工作、所以它的意義,他的那個價值也體現在那個地方。

談少數民族地區的心理健康

把心理文化在麗江普及開

我們麗江是個好地方,民族也是比較淳樸的,我們這些地方各個民族也團結友愛。那麼大家能夠把身心健康的這一塊都重視起來我們麗江會比現在好很多。

麗江人物志:心理健康教育在麗江的現況是怎樣的呢?

和學花:我在做這個服務中心之前,甚至到現在我們麗江市民對心理文化確實還不是那麼瞭解,到今天我都覺得我們有一個責任要把心理文化在麗江普及。而且在我們少數民族地區,也經常會把心理問題和精神病混淆在一起。

像在上海、北京,蘇杭,廣東深圳這些地方,是一個很早就開放地區。他們接觸心理學文化可能比我們這些地區早,所以他們有了一些壓抑或者是有一些心理負重的時候,就會去找心理老師,就像我們今天感冒了去買點藥,他們把這事就看得那麼簡單,很容易的接納這個心理老師。但是在我們的少數民族地區,都會有一種家庭的這種親情感,比如家暴,大部分人都是萬不得已才會去報案。夫妻打架,很多人到第二天,不會說額頭被老公打傷了,而是說昨天晚上因為我不小心磕破了。會去找各種理由,這就是少數民族有一個很深的家庭觀念緣由,再加上對心理文化的陌生,更不會隨意去找心理老師。

麗江人物志:這期間還有什麼有意思的發現嗎?

和學花:在麗江這幾年我們還發現有的人把心理問題當做精神病去治療,然後到精神病院裡吃了很多精神病的藥,最後才發現自己只是心理問題而不是精神病,也是花了很多的冤枉錢。

而所有這些的根源,就是我們少數民族深深的家庭觀念,對我們家庭名譽,家醜不可外揚的保護。

但是在這幾年來也有不斷的接不完的相關個案,這說明我們的社會和市民也在慢慢認同心理學文化了。

所以服務中心一直以來在堅持做心理健康這件事。可以說已經有上千乃至上萬的人在這裡成長出去。

談心理疏導和育兒問題

良性互動特別特別的重要

在六十年代以前,困境的這些孩子都會非常的爭氣,因為他們那個時候跟大自然和土地接觸的比較多,但是現在呢,很多困境和其他的青少年因為父母的陪伴比以前少了以後,出現的問題也比以前更多了,父母不知道對症下藥就越來越焦慮和迷茫了。

麗江人物志:有什麼對父母的建議嗎?

和學花:我最大的一個建議是,我們每個家庭也是一個小型的社會,我們學校裡面每一個班級其實也是一個小型的社會。這兩個社會當中如果我們在每一天生活當中能夠儘量的爭取去做到一個良性的互動。良性互動特別的重要。但是我們今天呢,尤其是有了智慧手機後,家庭裡面是不是爸爸玩爸爸的,媽媽玩媽媽的,孩子玩遊戲是不是,但這它就不是一個良性的互動了。我們在學校裡面,班級裡面,家庭裡面,要經常設立一些能讓彼此之間產生良性互動的情景和活動。

麗江人物志:服務中心是通過怎樣的方式教會孩子和家長們良性互動呢?

和學花:我們服務中心,星期六都會有一個國學閱讀,美德故事和傳統美德的閱讀,我把心理健康的內容也放在裡面,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引導這些孩子,其實是在跟他們建立一個良性的互動。而這些呢,爸爸媽媽也可以去做的。

另外,孩子們學習了以後我們還會組織爸爸媽媽,來教他們怎麼做一個良性的互動。如果這個良性互動,能在孩子一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做,兩三歲開始爸爸媽媽都能夠去做,包括跟爺爺奶奶一起來做一些良性的互動,可能這個孩子,包括我們整個家庭的大人也都會獲得一種身心健康,幸福指數會越來越高。孩子和大人的情商也會越來越高了。一般情商的人,他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會以衝動的方式去處理。而今天有的青少年割手脈,自殺等這些極端的行為,就是因為他已經覺得死了都比活著還要快樂,是因為從現實生活裡沒有得到長期的良性互動才會造成這樣的情況。

麗江人物志:除了找心理老師,有了心理問題還可以怎麼辦呢?

和學花:有心理問題的時候最好就找專業的老師,大部分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其實心理疏導和心理治療是無處不在。一方面我們說存在的這個問題,已經多久了,到底是輕度,中度或者是重度。另外一個我們還要看這個人他的生命能量,跟之前剛才提到的幸福指數還是有關係。比如我今天已經很糾結很難過,已經完全的影響到我做事的這種感覺了,那這個時候是需要去突破和疏導出來的。要去轉化我的這些負面的能量,要讓自己變成一個正向能量,如果覺得需要去找心理老師就可以找,但如果覺得我不找心理老師,我可以給好朋友打一個電話,把他約出來把所有不愉快的情緒發洩出來,而對方也能夠傾聽,對方能夠給到我正向的能量,那這其實也是一種心理療愈的方法。所以心理療愈是無處不在,生活當中處處都有的,只是我們沒有去挖掘和發現它而已。

麗江人物志:怎麼著也得堅持下去,讓大家重視起來,對吧和老師。

和學花:對,我非常渴望未來大家能夠重視這一塊,那麼對我來說呢,我是第一個這樣子努力地走出來在嘗試的,也是有過個案疏導的失敗,但是隨著經驗的豐富,成功的越來越多了。成功的原因是我們不斷在提升,不是拿著已考取的證書滿足,而是在不斷去提升,不斷去學習。所以在未來這幾十年裡,真的非常渴望能夠在我還有精力和能力的範圍內,在麗江打造出一批非常優秀的心理老師,這是我最大的一個希望,也是這幾年一直在堅持繼續學習的原因。

采寫:雲壹影視 木群星

視頻:雲壹影視《麗江人物志》欄目組

欄目徵集

如果您身邊有符合《麗江人物志》欄目的人,請推薦給我們!電話/微信:186 0888 7507 / 181 0880 8858

製片:徐美強 統籌:和雲梟

導演:錢昊宸 攝像:楊順安 王 強

錄音:洪 志 燈光:段紹偉 段曉輝

調色:趙俊羽 剪輯:楊順安 王 強

出品:雲壹影視

媒體支持:麗江網 看見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