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繪就好藍圖!鄭州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穩步推進

選舉投票

中原網訊換出好班子、選出好班長、形成好思路、建成基層治理好機制、幹出經濟社會發展好局面……根據省委統一要求,

我市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在今年3月至6月進行。全市共涉及3067個村(社區),其中行政村2263個、社區804個。全市換屆工作的總體安排是,從3月份啟動,4月上旬完成村(社區)黨組織換屆,6月中旬完成村(居)委會換屆,6月底換屆工作結束;中牟縣作為全省試點先行推動,3月中旬完成村(社區)黨組織換屆,5月上旬完成村(居)委會換屆。

全市建立推行了“643”工作機制(建立指導監督隊、選舉服務隊、紀檢監察隊、信訪維穩隊、應急處置隊、輿情監測隊6支隊伍,加強政策法規、正面典型、警示教育、輿論氛圍4個宣傳,落實常態化暗訪、精准化督導、規範化評估3項制度),精心組織、扎實推進,確保了整個換屆工作順利進行。

目前,黨組織換屆已基本結束,截至4月25日,全市已有98.6%的村完成黨組織換屆;村(居)委會換屆工作全面啟動,

88.6%的村(社區)產生了選委會,74.7%完成選民登記及公示,整個換屆工作呈現出良好態勢。

前期準備

全市各級共面對面走訪黨員群眾41萬餘人

為夯實換屆基礎,根據省委、市委要求,我市精心部署、廣泛發動,力爭把前期工作做得扎實細緻。

及早謀劃安排。2月1日,我市印發《關於做好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縣鄉採取座談、進村入戶調查、發放問卷等方式,瞭解黨員群眾對現任村“兩委”班子看法、對新班子的期望等情況,

全面掌握村(社)情民意。全市各級共面對面走訪黨員群眾41萬餘人。

狠抓集中整治。各地成立整頓工作組,按照“先易後難、全面鋪開、重點攻堅”的工作思路,分批逐步開展整頓治理工作,通過分析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判有利因素和不利影響,為下一步開展的換屆選舉把脈會診。

精心做好換屆準備。分級對縣鄉村三級換屆工作隊伍進行全員培訓,

向各級換屆工作人員和包村幹部統一印發指導手冊47676份,達到一人一冊。我市還廣泛建立包鄉包村機制,明確責任,以各級換屆辦和鄉鎮(街道)幹部為基本隊伍,在全市成立6支隊伍,縣派包鄉工作組計243個,鄉派駐村工作組計3067個,實現對各村(社區)的全覆蓋。

據最新統計,全市各級共選派528名縣處級幹部、3463名鄉科級幹部、9940名普通幹部下沉到鄉及村(社區),

其中,二七區在村(社區)鄉級工作組全覆蓋的基礎上,對重難點村建立鄉級“一對一”專門換屆協調小組,惠濟區選派53名正科級後備幹部到全區53個村擔任第一書記,加強換屆力量。

加大宣傳

人人皆知,營造濃厚換屆選舉氛圍

我市在換屆選舉期間注重加強4個宣傳,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主陣地作用,引導黨員群眾正確行使民主權利,積極有序參與換屆選舉,營造良好氛圍。

抓好政策法規宣傳。全市共印發“公開信”近百萬份,印發張貼“宣傳漫畫”12萬份,進家入戶發放“明白紙”“宣傳頁”150多萬張,縣鄉村三級幹部組織村(居)民集中宣講換屆政策5921場,確保把換屆選舉的政策法規送到每家每戶,做到人人皆知,讓群眾成為換屆明白人。

突出正面典型宣傳。在電視臺、報紙開闢換屆選舉宣傳專欄(專題),通過播放專題片、報紙刊登專訪等形式,宣傳換屆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宣傳基層優秀帶頭人及先進村(社區)“兩委”群體,讓群眾明白,選出好的帶頭人和好的班子對帶領本村(社區)發展的重要意義。

加強警示教育宣傳。下發了警示教育片,組織黨員群眾在換屆期間集中觀看學習,通過反面案例達到警示教育目的,全市各村黨員警示教育覆蓋率、黨組織候選人選前談話率及三項承諾書簽訂率均達100%。其中,中牟縣分別製作“打擊賄選”和“掃黑除惡”警示片、金水區編印下發《換屆選舉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藍皮書、高新區要求各辦事處遞交《風清氣正承諾書》、新密市開展警示教育“五必看”“五必貼”,起到了較好的示範作用。鞏義市還組織村(社區)候選人到監獄和警示教育基地參觀教育,提高震懾等級。

營造輿論氛圍宣傳。通過在村(社區)的主要街道、辦公場所、文化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懸掛張貼換屆選舉的橫幅、標語和海報,並安排宣傳車巡迴宣講,使用廣場大螢幕反復播放宣傳,在廣大村(社區)營造了濃厚的換屆選舉氛圍。

候選人集中談話

精准督導

“點對點”細化點評實現督導精准化

我市推行精准化督導制度,強化壓力傳導,增強督導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逐級點評督導。我市明確市縣兩級換屆辦根據每日報表資料和當天掌握的換屆選舉工作其他動態情況,通過電話、信函和簡報,實施市級換屆辦對縣級換屆辦、縣級換屆辦對鄉級換屆辦的“點對點”細化點評,提出具體督促指導意見,提高指導的針對性,實現督導精准化。到目前為止,市換屆辦共對縣級換屆辦“點對點”點評153次,各縣級換屆辦共對鄉級換屆辦“點對點”點評1856次。

全面巡查督導。市縣兩級督導組深入一線開展實地督導工作,目前,市級督導組已完成了對各開發區、縣(市)區和部分鄉(鎮)、村(社區)的兩輪督導,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各地進行整改。各地也成立高規格督導組對鄉村兩級開展巡迴督導。通過精准化督導,達到迅速掌握下級工作進度,確保下一級黨委政府及時領會上級意圖、瞭解橫向情況、清楚本級存在問題,實現對本級工作的精准化推動和對本級換屆辦的壓力再傳導。

常態暗訪

明察暗訪掌握基層換屆實情

在逐級建立督導組進行督導的基礎上,我市建立了換屆辦常態化暗訪機制,在換屆重要節點進行暗訪,充分摸透基層問題,掌握基層換屆實情。

3月份以來,市換屆辦組織人員,按照先鄉後縣的順序和“不打招呼、先暗後明、查問情況、抽查資料”的要求,派出8個小組對縣鄉換屆工作進行暗訪抽查,每個縣區隨機查訪1~2個鄉鎮(街道)並查訪縣級換屆辦,實地瞭解各地換屆辦的運轉及工作推進情況。通過暗訪抽查,摸清了縣(市)區真實情況,並針對問題及時進行了督促指導。

同時,各開發區、縣(市)區換屆辦還組織人員,對納入台賬管理的村(社區)進行常態化的暗訪調查。縣級換屆辦的暗訪直接進村入戶,面對面與黨員、群眾面談(每村不少於30人),針對“兩委”班子不和諧等六個方面展開走訪調查,對風險進行綜合評估和排序,確保“一村一策”,精准到位。

到目前為止,各開發區、縣(市)區共派出暗訪組近百個,合計暗訪300餘批(組)次,累計暗訪群眾7萬餘人次。其中,上街區借用協力廠商社會力量開展全天候明察暗訪的做法,獨具特色。

嚴格選人

優化班子結構,確保換屆品質

為嚴格選人用人,優化班子結構,在村(社區)黨組織候選人推選過程中,全市各級按照標準、嚴格把關,確保了換屆品質。

嚴格選人標準。在省裡規定的不宜確定為村(社區)“兩委”成員候選人的10種情形基礎上,市對村(社區)黨組織成員候選人提出更高要求,並鼓勵各開發區、縣(市)區按照“10+n”標準,細化“負面清單”。其中,新鄭市提出黨組織書記“三個不再連任”和“五個原則上不再連任”標準,中牟縣提出村級帶頭人“五個過硬”和“六不能、九不宜”,中原區增加“破壞經濟發展環境,嚴重阻礙工作推進,抵制專案建設”的三個“不宜”條款,惠濟區提出了“新十條”不宜清單,鞏義市提出忠誠、公正、有為、乾淨、尊法、孝悌“十二字”標準,航空港區將“擔當不了脫貧攻堅、建強組織、服務群眾”三項任務的人員擋在門外等,使標準得到進一步細化,要求更高更嚴。

優化班子結構。我市進一步提高35歲以下、高中(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優秀年輕黨員比例,新提名黨組織書記注重選配年富力強黨員,提高正職“一肩挑”和交叉任職比例,每個村(社區)兩委必須有1名女幹部、規模大的村要有2名女幹部。各地在黨組織換屆中嚴格落實這一要求,其中,新密市和中原區規定村(社區)至少要有1名35歲以下年輕幹部當選,黨組織書記原則不超過55歲,其他黨組織成員原則不超過45歲;金水區花園路街道採取“選、派、聘”相結合方式,在社區“兩委”中試行三個“三分之一”,優化社區幹部結構;新鄭市未雨綢繆,及早推行農村後備幹部“千人計畫”,確保此次“兩委”換屆有充足人才來源。此次村(社區)黨組織換屆,選出了一大批優秀基層帶頭人,全市新任村(社區)黨組織書記883名,占28.7%;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171名,占38.1%,比上屆高出11個百分點。

嚴格資格審查。建立候選人資格聯審制度,由縣級組織部門、民政部門會同紀檢監察、公安、檢察、法院、司法、計生、信訪等相關部門進行聯合複審,堅決將不符合條件的人選剔除在外。目前,全市已有587名候選人不符合條件,被取消參選資格。

規範評估

重點抽查,檢驗換屆成效

為落實規範化評估,檢驗換屆成效,在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結束後,由各開發區、縣(市)區換屆辦牽頭,引入協力廠商評估機構,對各地村(社區)換屆過程及結果進行評估。對評估中發現的問題,列入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抓基層党建工作臺賬;對回避矛盾、應付了事,造成換屆工作整體品質不高的鄉鎮(街道),追究黨政主要領導及有關人員責任;對換屆品質差的村(社區),納入軟弱渙散整頓對象,實行重點管理。市換屆辦將按照10%比例,對各地村(社區)換屆選舉情況進行抽查。

先行先試

全省試點,中牟率先按期完成

據瞭解,此次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我省確定鄭州中牟縣、開封通許縣、新鄉紅旗區作為換屆試點。

為確保換屆選舉工作的順利開展,中牟縣從嚴格按照選舉程式、嚴把各項選舉關、零容忍對待拉票賄選行為、明確落實各方責任、全面建立後評估機制等方面入手,著力提高選人品質、規範換屆程式、確保風清氣正,著力選出好班子、繪就好藍圖、換出好面貌,切實提升組織功能,強化政治功能,全力確保此次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取得圓滿成功。

本次換屆共涉及中牟縣274個行政村、20個城市社區,47萬人、2.8萬名黨員。從黨組織換屆情況看,實現了“精簡高效、結構優化”目標。與往屆相比,本次村(社區)黨組織換屆共選出支委成員1078人,較上屆1257人減少179人,職數精簡七分之一。支委成員平均年齡下降1.3歲;大專以上學歷205人,增加26.7%,女性成員比例提高10.9%;35歲以下支委成員185人,提高7.5%;260個黨支部還通過選舉配備了一名40歲以下黨建專幹,儲備了年輕人才。

繪就藍圖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帶領村民奔小康

頭雁展翅搏風雨,群雁高飛競輝煌。

近日,當記者走進率先完成黨組織換屆工作的中牟縣鄉鎮農村、大街小巷,看到的是一派生機勃發的景象,感受到的是一股股和諧的暖風……這一切,得益于中牟縣此次組織實施的“兩委”換屆選舉工作的“雁陣效應”,讓一大批有理想信念和奉獻精神、能帶對路子,有經濟頭腦和致富本領、能帶動發展,有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能帶正風氣的“三有三帶”農村幹部走上工作崗位,開始履行職責,為群眾服務。

讓農村乾淨起來,為村民辦實事

“當幹部就應該能吃虧,能吃虧自然就少是非;當幹部就應該肯吃虧,肯吃虧自然就有權威……”走進姚家鎮春崗村新當選支部書記李峰的辦公室,他正在讓技術人員幫忙在電腦上下載豫劇《村官李天成》選段《吃虧歌》。

“下午要開全體村組幹部會了,今後每次開會前都要播放這段唱詞,我們大家必須統一思想,‘當幹部要吃虧,不想吃虧就不要當幹部’。”

“群眾選我當支書,這是群眾對我的信任。”李峰說,這次新當選之後,他想得最多的就是:“你要怎麼辦?你的出發點是啥?你的目標是啥?你的總思路是啥……”一連串的思考之後,李峰說,新一屆支委經過多次會議研究確定了“強班子、帶隊伍、轉作風、求和諧、謀發展”的思路。

“我們要宣導黨員帶頭,讓群眾在村裡處處看到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李峰正在謀劃著黨支部成立後他首先要發起的第一個號召,就是搞鄉村文明治理和村容村貌治理,開始邁出第一步,就是要宣導黨員幹部帶頭先把自家門口清掃乾淨,再逐漸帶動村民都行動起來,建設美麗鄉村。

重振“硯臺寺村的藕”金字招牌

走進中牟縣鄭庵鎮福山社區,一排排統一規劃的小樓漂亮整齊,一條條筆直、寬敞、整潔的柏油馬路延伸到每家每戶,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金融網點等配套設施應有盡有。

“全村黨員和群眾的信任,讓我又連任村黨支部書記。”村黨支部書記張新風表示,“絕不能辜負村民對我的期望。”

談及未來的工作打算,張新風說,要繼續抓好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進一步提高黨員素質,還要帶動村裡群眾共同致富。

“以前我們村是山環水繞、藕塘碧波……特別是‘硯臺寺村的藕’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張新風說,“我們將利用區位優勢,發展高效農業,打造生態觀光產業,重振‘硯臺寺村的藕’這張金字招牌。”

發展高效大棚,聯村共建顯成效

中牟官渡鎮在全鎮全面推行黨建引領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鎮黨委對二十裡鋪村實施“聯村共建”,選派鄰村大馬砦村黨支部書記劉小六兼任二十裡鋪村黨支部書記,他從提高黨員參會率入手,加強基層党的建設,推行社會公平化治理三項制度,同時,培養本村年輕優秀黨員,作為後備力量,在這次村黨組織換屆選舉中他順利當選二十裡鋪村黨支部書記。

談及再次當選的打算,劉小六表示,他還會和村裡黨員們一起,一如既往地給群眾辦實事。

“經過近年來的努力,村民的生活相對富裕了,村容村貌更是徹底改變了,既然我們的‘臉’洗乾淨了,咱們就該邁開大步向前走,進一步發展村集體經濟。”劉小六說,希望帶領村民在現有蔬菜大棚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高效大棚。可先試點重點種植禮品瓜、火龍果等,希望能惠及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抓好政策法規宣傳。全市共印發“公開信”近百萬份,印發張貼“宣傳漫畫”12萬份,進家入戶發放“明白紙”“宣傳頁”150多萬張,縣鄉村三級幹部組織村(居)民集中宣講換屆政策5921場,確保把換屆選舉的政策法規送到每家每戶,做到人人皆知,讓群眾成為換屆明白人。

突出正面典型宣傳。在電視臺、報紙開闢換屆選舉宣傳專欄(專題),通過播放專題片、報紙刊登專訪等形式,宣傳換屆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宣傳基層優秀帶頭人及先進村(社區)“兩委”群體,讓群眾明白,選出好的帶頭人和好的班子對帶領本村(社區)發展的重要意義。

加強警示教育宣傳。下發了警示教育片,組織黨員群眾在換屆期間集中觀看學習,通過反面案例達到警示教育目的,全市各村黨員警示教育覆蓋率、黨組織候選人選前談話率及三項承諾書簽訂率均達100%。其中,中牟縣分別製作“打擊賄選”和“掃黑除惡”警示片、金水區編印下發《換屆選舉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藍皮書、高新區要求各辦事處遞交《風清氣正承諾書》、新密市開展警示教育“五必看”“五必貼”,起到了較好的示範作用。鞏義市還組織村(社區)候選人到監獄和警示教育基地參觀教育,提高震懾等級。

營造輿論氛圍宣傳。通過在村(社區)的主要街道、辦公場所、文化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懸掛張貼換屆選舉的橫幅、標語和海報,並安排宣傳車巡迴宣講,使用廣場大螢幕反復播放宣傳,在廣大村(社區)營造了濃厚的換屆選舉氛圍。

候選人集中談話

精准督導

“點對點”細化點評實現督導精准化

我市推行精准化督導制度,強化壓力傳導,增強督導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逐級點評督導。我市明確市縣兩級換屆辦根據每日報表資料和當天掌握的換屆選舉工作其他動態情況,通過電話、信函和簡報,實施市級換屆辦對縣級換屆辦、縣級換屆辦對鄉級換屆辦的“點對點”細化點評,提出具體督促指導意見,提高指導的針對性,實現督導精准化。到目前為止,市換屆辦共對縣級換屆辦“點對點”點評153次,各縣級換屆辦共對鄉級換屆辦“點對點”點評1856次。

全面巡查督導。市縣兩級督導組深入一線開展實地督導工作,目前,市級督導組已完成了對各開發區、縣(市)區和部分鄉(鎮)、村(社區)的兩輪督導,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各地進行整改。各地也成立高規格督導組對鄉村兩級開展巡迴督導。通過精准化督導,達到迅速掌握下級工作進度,確保下一級黨委政府及時領會上級意圖、瞭解橫向情況、清楚本級存在問題,實現對本級工作的精准化推動和對本級換屆辦的壓力再傳導。

常態暗訪

明察暗訪掌握基層換屆實情

在逐級建立督導組進行督導的基礎上,我市建立了換屆辦常態化暗訪機制,在換屆重要節點進行暗訪,充分摸透基層問題,掌握基層換屆實情。

3月份以來,市換屆辦組織人員,按照先鄉後縣的順序和“不打招呼、先暗後明、查問情況、抽查資料”的要求,派出8個小組對縣鄉換屆工作進行暗訪抽查,每個縣區隨機查訪1~2個鄉鎮(街道)並查訪縣級換屆辦,實地瞭解各地換屆辦的運轉及工作推進情況。通過暗訪抽查,摸清了縣(市)區真實情況,並針對問題及時進行了督促指導。

同時,各開發區、縣(市)區換屆辦還組織人員,對納入台賬管理的村(社區)進行常態化的暗訪調查。縣級換屆辦的暗訪直接進村入戶,面對面與黨員、群眾面談(每村不少於30人),針對“兩委”班子不和諧等六個方面展開走訪調查,對風險進行綜合評估和排序,確保“一村一策”,精准到位。

到目前為止,各開發區、縣(市)區共派出暗訪組近百個,合計暗訪300餘批(組)次,累計暗訪群眾7萬餘人次。其中,上街區借用協力廠商社會力量開展全天候明察暗訪的做法,獨具特色。

嚴格選人

優化班子結構,確保換屆品質

為嚴格選人用人,優化班子結構,在村(社區)黨組織候選人推選過程中,全市各級按照標準、嚴格把關,確保了換屆品質。

嚴格選人標準。在省裡規定的不宜確定為村(社區)“兩委”成員候選人的10種情形基礎上,市對村(社區)黨組織成員候選人提出更高要求,並鼓勵各開發區、縣(市)區按照“10+n”標準,細化“負面清單”。其中,新鄭市提出黨組織書記“三個不再連任”和“五個原則上不再連任”標準,中牟縣提出村級帶頭人“五個過硬”和“六不能、九不宜”,中原區增加“破壞經濟發展環境,嚴重阻礙工作推進,抵制專案建設”的三個“不宜”條款,惠濟區提出了“新十條”不宜清單,鞏義市提出忠誠、公正、有為、乾淨、尊法、孝悌“十二字”標準,航空港區將“擔當不了脫貧攻堅、建強組織、服務群眾”三項任務的人員擋在門外等,使標準得到進一步細化,要求更高更嚴。

優化班子結構。我市進一步提高35歲以下、高中(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優秀年輕黨員比例,新提名黨組織書記注重選配年富力強黨員,提高正職“一肩挑”和交叉任職比例,每個村(社區)兩委必須有1名女幹部、規模大的村要有2名女幹部。各地在黨組織換屆中嚴格落實這一要求,其中,新密市和中原區規定村(社區)至少要有1名35歲以下年輕幹部當選,黨組織書記原則不超過55歲,其他黨組織成員原則不超過45歲;金水區花園路街道採取“選、派、聘”相結合方式,在社區“兩委”中試行三個“三分之一”,優化社區幹部結構;新鄭市未雨綢繆,及早推行農村後備幹部“千人計畫”,確保此次“兩委”換屆有充足人才來源。此次村(社區)黨組織換屆,選出了一大批優秀基層帶頭人,全市新任村(社區)黨組織書記883名,占28.7%;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171名,占38.1%,比上屆高出11個百分點。

嚴格資格審查。建立候選人資格聯審制度,由縣級組織部門、民政部門會同紀檢監察、公安、檢察、法院、司法、計生、信訪等相關部門進行聯合複審,堅決將不符合條件的人選剔除在外。目前,全市已有587名候選人不符合條件,被取消參選資格。

規範評估

重點抽查,檢驗換屆成效

為落實規範化評估,檢驗換屆成效,在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結束後,由各開發區、縣(市)區換屆辦牽頭,引入協力廠商評估機構,對各地村(社區)換屆過程及結果進行評估。對評估中發現的問題,列入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抓基層党建工作臺賬;對回避矛盾、應付了事,造成換屆工作整體品質不高的鄉鎮(街道),追究黨政主要領導及有關人員責任;對換屆品質差的村(社區),納入軟弱渙散整頓對象,實行重點管理。市換屆辦將按照10%比例,對各地村(社區)換屆選舉情況進行抽查。

先行先試

全省試點,中牟率先按期完成

據瞭解,此次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我省確定鄭州中牟縣、開封通許縣、新鄉紅旗區作為換屆試點。

為確保換屆選舉工作的順利開展,中牟縣從嚴格按照選舉程式、嚴把各項選舉關、零容忍對待拉票賄選行為、明確落實各方責任、全面建立後評估機制等方面入手,著力提高選人品質、規範換屆程式、確保風清氣正,著力選出好班子、繪就好藍圖、換出好面貌,切實提升組織功能,強化政治功能,全力確保此次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取得圓滿成功。

本次換屆共涉及中牟縣274個行政村、20個城市社區,47萬人、2.8萬名黨員。從黨組織換屆情況看,實現了“精簡高效、結構優化”目標。與往屆相比,本次村(社區)黨組織換屆共選出支委成員1078人,較上屆1257人減少179人,職數精簡七分之一。支委成員平均年齡下降1.3歲;大專以上學歷205人,增加26.7%,女性成員比例提高10.9%;35歲以下支委成員185人,提高7.5%;260個黨支部還通過選舉配備了一名40歲以下黨建專幹,儲備了年輕人才。

繪就藍圖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帶領村民奔小康

頭雁展翅搏風雨,群雁高飛競輝煌。

近日,當記者走進率先完成黨組織換屆工作的中牟縣鄉鎮農村、大街小巷,看到的是一派生機勃發的景象,感受到的是一股股和諧的暖風……這一切,得益于中牟縣此次組織實施的“兩委”換屆選舉工作的“雁陣效應”,讓一大批有理想信念和奉獻精神、能帶對路子,有經濟頭腦和致富本領、能帶動發展,有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能帶正風氣的“三有三帶”農村幹部走上工作崗位,開始履行職責,為群眾服務。

讓農村乾淨起來,為村民辦實事

“當幹部就應該能吃虧,能吃虧自然就少是非;當幹部就應該肯吃虧,肯吃虧自然就有權威……”走進姚家鎮春崗村新當選支部書記李峰的辦公室,他正在讓技術人員幫忙在電腦上下載豫劇《村官李天成》選段《吃虧歌》。

“下午要開全體村組幹部會了,今後每次開會前都要播放這段唱詞,我們大家必須統一思想,‘當幹部要吃虧,不想吃虧就不要當幹部’。”

“群眾選我當支書,這是群眾對我的信任。”李峰說,這次新當選之後,他想得最多的就是:“你要怎麼辦?你的出發點是啥?你的目標是啥?你的總思路是啥……”一連串的思考之後,李峰說,新一屆支委經過多次會議研究確定了“強班子、帶隊伍、轉作風、求和諧、謀發展”的思路。

“我們要宣導黨員帶頭,讓群眾在村裡處處看到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李峰正在謀劃著黨支部成立後他首先要發起的第一個號召,就是搞鄉村文明治理和村容村貌治理,開始邁出第一步,就是要宣導黨員幹部帶頭先把自家門口清掃乾淨,再逐漸帶動村民都行動起來,建設美麗鄉村。

重振“硯臺寺村的藕”金字招牌

走進中牟縣鄭庵鎮福山社區,一排排統一規劃的小樓漂亮整齊,一條條筆直、寬敞、整潔的柏油馬路延伸到每家每戶,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金融網點等配套設施應有盡有。

“全村黨員和群眾的信任,讓我又連任村黨支部書記。”村黨支部書記張新風表示,“絕不能辜負村民對我的期望。”

談及未來的工作打算,張新風說,要繼續抓好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進一步提高黨員素質,還要帶動村裡群眾共同致富。

“以前我們村是山環水繞、藕塘碧波……特別是‘硯臺寺村的藕’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張新風說,“我們將利用區位優勢,發展高效農業,打造生態觀光產業,重振‘硯臺寺村的藕’這張金字招牌。”

發展高效大棚,聯村共建顯成效

中牟官渡鎮在全鎮全面推行黨建引領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鎮黨委對二十裡鋪村實施“聯村共建”,選派鄰村大馬砦村黨支部書記劉小六兼任二十裡鋪村黨支部書記,他從提高黨員參會率入手,加強基層党的建設,推行社會公平化治理三項制度,同時,培養本村年輕優秀黨員,作為後備力量,在這次村黨組織換屆選舉中他順利當選二十裡鋪村黨支部書記。

談及再次當選的打算,劉小六表示,他還會和村裡黨員們一起,一如既往地給群眾辦實事。

“經過近年來的努力,村民的生活相對富裕了,村容村貌更是徹底改變了,既然我們的‘臉’洗乾淨了,咱們就該邁開大步向前走,進一步發展村集體經濟。”劉小六說,希望帶領村民在現有蔬菜大棚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高效大棚。可先試點重點種植禮品瓜、火龍果等,希望能惠及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