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白茹雲的詩和遠方——邢臺新聞綜合廣播特別訪談節目背後的故事

2月6日晚,《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九場讓許多人淚流滿面,因為她,一個40歲的農民——白茹雲。白茹雲來自南和縣郝橋鎮一個普通的小村子的農民,她說,自己從詩詞中“體會到了人生的喜怒哀樂”。

這並不是一句空話。白茹雲的一生,充滿了坎坷。當天晚上的節目,白茹雲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全部題目都答對了,在《中國詩詞大會》舞臺上的精彩表現不僅讓家鄉人民感到自豪,更是吸引了全國的關注目光。第二天早上八點,她的家鄉邢臺新聞綜合廣播決定馬上策劃推出一期訪談節目,邀請白茹雲走進直播間,和聽眾分享她的故事。


邢臺新聞綜合廣播總監趙朝峰第一時間做出安排——做一期特別節目,主持人趙健找到白茹雲的聯繫電話,並迅速和白茹雲約定節目直播時間,與此同時,查找網路材料,搜集到白茹雲的相關故事,從確定邀請白茹雲,到定下訪談提綱,前後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

原因只有一個:白茹雲身體不太好,一天不能接受那麼多採訪,我們要搶在新華社等媒體到來之前與白茹雲定好時間時間。事實證明我們的迅速行動是有必要的,從我們與白茹雲電話溝通好時間之後,省級媒體、中央媒體、鳳凰衛視等就在來邢臺的路上了,我們是最早與白茹雲約採訪的媒體之一。

因為《歲月如歌》節目的直播時間是晚上八點,所以我們只能下午去接白茹雲來台裡。

下午一點我們出發去接白茹雲,沒想到去的路上一波三折,由於不熟悉路線,跟著導航走了兩個小時,圍著白茹雲的村口轉了兩圈才最終在田間的小巷裡找到了白茹雲的家。

到達白茹雲家裡的時候,我們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儘管在來之前已經在心裡對白茹雲的家境有了大致瞭解,但等到真到家裡的時候,還是深有感觸。很簡單的農家院子,三間北屋,院子裡養著幾隻雞,

在冬天的天空下,顯得那麼淳樸。


白茹雲對我說今天是她最忙碌的一天。央視《中國詩詞大會》播出裡自己參加比賽的節目後,街坊四鄰都過來家裡,上午是邢臺日報的記者採訪,下午是新華社記者採訪,現在準備去市里參加《歲月如歌》的直播,

一天只吃了上節目之前的這一頓飯。

晚上七點,我們把白茹雲接到了廣播電視臺,雖然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的節目,但是她說還是第一次來到家鄉的廣電大樓。

晚上八點,《歲月如歌》如約開始,白茹雲和她的女兒一起出現在了新聞綜合廣播的電波和水滴直播視頻裡。我們也開始通過節目來傾聽白茹雲講述自己的故事。


原來,她與詩詞最初的結緣,並不十分美好。她的弟弟8歲時,腦子裡長了一個瘤,發作的時候,他就使勁打自己的頭,打得頭都破了。 白茹雲作為長姐,需要看護弟弟,她抓住弟弟的手,不讓他打。最後沒有辦法了,就給弟弟唱著背詩,弟弟聽了,就安靜下來;弟弟再哭再打頭,她就再背。她說,那段時間,積累了很多詩詞。

6年前,她也生病了,得了淋巴癌,需要到石家莊省四院做化療。她說,生病是非常耗費錢財的,她的丈夫需要在家幹活掙錢,她就一個人帶著錢到醫院治病。那段時候,她買了一本詩詞鑒賞,在住院的一年多時間裡,就這麼把一本書看完了。儘管生活很清苦,但她還是自信地站在了《詩詞大會》的現場,笑著說,我現在已經不覺得有什麼了,每個人都要經歷一些波折,這都不算什麼。

在當天的《歲月如歌》節目中,白茹雲通過節目跟邢臺的觀眾、聽眾分享了自己故事,讓我們更深一步的認識了白茹雲。身體的疾病並沒有阻攔她的生活,反而讓她變得更堅強。

白茹雲說,就是要證明給別人看,農村人也同樣有理想有追求;樂觀面對疾病,也是對病友的激勵。

節目直播過程中,還開通了熱線電話,很多聽眾打來電話說在開車時候聽到節目,一定要和白茹雲說兩句話。一位張先生打熱線到直播間與白茹雲直接對話,表達了對白茹雲的欽佩,並送上了祝福。而水滴直播的觀眾數量,在這期節目中結束時更是突破了40萬人。

節目結束後,還有熱心聽眾趕到了直播間,和白茹雲握手交流,原本計畫只是一個小時的節目,沒想到節目結束後熱情的聽眾又在直播間和白茹雲交流了半個小時。走出直播間時,已是晚上九點半了,新聞廣播總監趙朝峰和幾位熱心聽眾一起開車送白茹雲回南和家裡。等送到白茹雲回家,趕回邢臺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淩晨了。


程收聽收看,事蹟感人肺腑,這是我們身邊的英雄,我和白茹雲一比較,就深感自己太渺小了,我的人生慚愧慚愧!著名律師李寅嶺說,一個人不論何時,逆境還是順境,都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做一個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

原來,她與詩詞最初的結緣,並不十分美好。她的弟弟8歲時,腦子裡長了一個瘤,發作的時候,他就使勁打自己的頭,打得頭都破了。 白茹雲作為長姐,需要看護弟弟,她抓住弟弟的手,不讓他打。最後沒有辦法了,就給弟弟唱著背詩,弟弟聽了,就安靜下來;弟弟再哭再打頭,她就再背。她說,那段時間,積累了很多詩詞。

6年前,她也生病了,得了淋巴癌,需要到石家莊省四院做化療。她說,生病是非常耗費錢財的,她的丈夫需要在家幹活掙錢,她就一個人帶著錢到醫院治病。那段時候,她買了一本詩詞鑒賞,在住院的一年多時間裡,就這麼把一本書看完了。儘管生活很清苦,但她還是自信地站在了《詩詞大會》的現場,笑著說,我現在已經不覺得有什麼了,每個人都要經歷一些波折,這都不算什麼。

在當天的《歲月如歌》節目中,白茹雲通過節目跟邢臺的觀眾、聽眾分享了自己故事,讓我們更深一步的認識了白茹雲。身體的疾病並沒有阻攔她的生活,反而讓她變得更堅強。

白茹雲說,就是要證明給別人看,農村人也同樣有理想有追求;樂觀面對疾病,也是對病友的激勵。

節目直播過程中,還開通了熱線電話,很多聽眾打來電話說在開車時候聽到節目,一定要和白茹雲說兩句話。一位張先生打熱線到直播間與白茹雲直接對話,表達了對白茹雲的欽佩,並送上了祝福。而水滴直播的觀眾數量,在這期節目中結束時更是突破了40萬人。

節目結束後,還有熱心聽眾趕到了直播間,和白茹雲握手交流,原本計畫只是一個小時的節目,沒想到節目結束後熱情的聽眾又在直播間和白茹雲交流了半個小時。走出直播間時,已是晚上九點半了,新聞廣播總監趙朝峰和幾位熱心聽眾一起開車送白茹雲回南和家裡。等送到白茹雲回家,趕回邢臺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淩晨了。


程收聽收看,事蹟感人肺腑,這是我們身邊的英雄,我和白茹雲一比較,就深感自己太渺小了,我的人生慚愧慚愧!著名律師李寅嶺說,一個人不論何時,逆境還是順境,都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做一個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