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財年伊始,阿裡CEO對打假特工隊提出3大期望

作者:龔進輝

今天下午,阿裡CEO張勇在阿裡平臺治理部2018財年誓師大會上表示,

平臺治理是阿裡生命線,承諾對平臺治理工作的投入、資源設置無上限,並提出3大期望:堅持客戶價值導向、平臺治理資料化、規劃整個市場機制。

張勇表示,阿裡經濟體是一個全透明、實打實的經濟體,全透明既讓阿裡經濟體比實體經濟更有優勢,也帶來諸多問題和挑戰,因此才成立平臺治理部,其最大挑戰是完全沒有參照物,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創造,

必須掌握阿裡經濟體的運行規律,從中找到關鍵點去執行發展策略。

“世界上本沒有路,平臺治理這個事,世上本沒有路,全世界沒有什麼專門的平臺治理團隊,今天路在我們腳下,我們走出來了,就有路了。”張勇肯定了平臺治理部在過去一年所做的扎實工作,他的直觀感受是平臺整個消費者體驗、感知度都在發生明顯變化。

張勇認為,未來一年,互聯網生態和商業的全面結合、阿裡經濟體的發展會給平臺治理部帶來更多挑戰,

很多問題需要動態解決,阿裡的應對策略是一如既往把平臺治理視為阿裡生命線,承諾對平臺治理工作的投入、資源設置無上限。

考慮到買家、賣家、服務商、合作夥伴等多種經濟角色參與阿裡商業生態,平臺治理部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張勇在新財年伊始對其提出3大期望:

一、堅持客戶價值導向

無論是B2B、B2C還是雲計算、大文娛,

阿裡各項業務的核心關鍵字是客戶價值,平臺治理部也不例外,需要更加明確哪些人是客戶、如何實現對客戶服務的價值和體驗。在改善消費者體驗的基礎上,平臺治理部需要將權利人作為重點突破方向,優化平臺設計、與權利人溝通的路徑、服務流程等環節,可以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二、平臺治理資料化

平臺治理不光是平臺治理團隊的份內事,也需要搜索、客服、商品管理、PR等團隊的積極配合,

N個團隊聯動的共性是將大資料、技術優勢更廣泛地應用于平臺治理,使平臺治理像阿裡其他業務一樣實現資料化,只有所有經濟行為數位化,平臺治理才能真正被大資料驅動。

張勇認為,平臺治理必須關注背後真正發生經濟行為的經濟組織或者人,而不是關注用戶ID、網店,阿裡大資料、技術優勢不應局限於桌面攻防,而是真正深入到產業鏈,

抓住問題本質,才能在實際運作中高效打擊假貨、炒信、刷單等各種擾亂正常市場秩序的經濟行為。

三、規劃整個市場機制

張勇自曝,“平臺治理”這個名字是他自己想出來的,其職責不僅僅是打假、打擊炒信、保護智慧財產權、服務好權利人,還有更高要求:研究整個市場機制。“不是在事後去打,而是讓我們的機制能夠懲惡揚善,這是我們今天整個市場機制必須要有團隊、有同事在一個經濟體的高度去研究。”

他認為,平臺治理部需要真正站在一個實體經濟架構的角度去規劃整個市場機制,而不是把目光只鎖定在打和防,“如果說機制不對,只會越打越打,越防越累,只有機制對了,才是一個順勢而為的行為。”

他認為,平臺治理部需要真正站在一個實體經濟架構的角度去規劃整個市場機制,而不是把目光只鎖定在打和防,“如果說機制不對,只會越打越打,越防越累,只有機制對了,才是一個順勢而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