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兒童語言發育基礎性知識,只有瞭解,才能更懂孩子!

兒童語言的發育和發展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家長們所關心的一個發展項目。它也是我們判斷兒童發育狀況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在平常的工作中,家長們總會問一些語言方面的問題,

在這裡,給大家總結歸納一下。

語言發育它不只是單單指我們所聽到的或者所說出來的聲音。它包括:發音、理解、表達和交流。

在寶寶生下來的那一刻,他已經會哭出聲音了,之後,會發出一些“咿呀”的聲音;大約在6個多月的時候,寶寶就能聽懂自己的名字了;1歲左右的寶寶就已經可以說出兩到三個字了;1歲半的樣子,

我們的孩子可以說出幾個有意義的詞,讓我們能夠聽懂他所說的話,並且能夠指認和說出主要家庭成員的名詞,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2歲左右的孩子可以指出簡單的人和物;3歲時指認的人和物的名稱更多,還能說出小短句;4歲的寶寶就能給我們講述簡單的故事情節了。

語言的理解和表達兩者相互影響,缺一不可!如果表達不好,別人不能理解;如果理解不好,他人也無法和你正常交流。

★語言理解的發育:寶寶對語言的理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對所聽到的聲音會有一定的分辨力,然後逐漸識別經常接觸的人和物的聲音,

將聲音和某事物聯繫起來。一般的,8~9個月的嬰兒可以理解大人的一些簡單的語言,做出表示語言行為的手勢動作,比如搖手表示再見。1歲以後聽到某些事物的名稱時,能確定所指的物件,理解事物的名稱,用手指出來。

★語言表達的發育:

1.詞彙表達的發育。嬰兒最早可在9~10個月時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詞語。15個月時可以說出10個以上的詞語,以後每個月都會習得新的詞彙。

2.語法的發育。

在整個學齡前期,兒童逐漸掌握了各種基本的語法結構,具體表現在句子的長度和句子的類型兩個方面。

3.語言表達能力的發育。幼兒初期的表達缺乏條理性、連貫性,語言過程夾雜著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三歲以後隨著活動範圍的擴大以及獨立性的增長,獲得了自己的體會、經驗、印象和意願。他們就會把這些自己所感受的告訴我們大人。

嬰兒在未能表達之前,就能夠理解大人說的話。8個月到3歲之間,語言的理解能力比表達能力提前發育數個月。口頭語言的表達個體差異較大,男孩一般比女孩晚一點。兒童語言的理解與其認知能力有密切關係。只有認知能力發育了,才會促進兒童語言理解的發育,進而促進語言表達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