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構建多式聯運服務系統

文/本報記者蒙幫婉圖/本報記者馮小東

4月27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在第五屆中國物流(都勻)國際峰會主旨演講中表示,

在經濟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舊動能轉化、產業轉型升級、調整貨運格局的背景下,要努力將傳統的供應鏈轉為產業鏈再上升為價值鏈,國際經濟格局調整、“一帶一路”建設、國際規則重塑要與產業同步聯動,而在構建三維邏輯下全鏈條、多模式的同時,要構建多式聯運服務系統。

汪鳴說,多式聯運是實現兩種及以上運輸方式、運輸環節的全過程銜接,形成運輸服務的成本優化組合和運輸服務的運行效率。通過運輸組織方式的改變,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促進運輸供需資源集聚和有機銜接。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組織方式的出現,更為廣域的資訊互聯互通和共用,使運輸組織技術嵌入產業組織、服務和產業鏈等內容,運輸經濟形態由純運輸行為向運輸、物流、產業融合轉變,

極大加快了運輸、產業生態的再造,發展甩掛運輸、多式聯運成為高品質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重要引領、支撐和創新。

汪鳴認為,在物流產業供給側方面,產業體系比較完整、生產組織方式網路化智慧化、創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響力、核心競爭力強、產品和服務品質高。在物流產業需求側方面,很好滿足生產、生活各個環節各個領域的個性化、多樣化、不斷升級的需求,

抓住中國世界級大市場消費升級機遇,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需求條件,引領供給體系和結構優化,通過供給創新催生具備網路化、規模化、高品質擴張發展能力的新需求。發展樞紐經濟是高品質發展的創新形態,在經濟方面要增長新動能、優化資源配置,供給側改革,區域協調發展,開放新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在物流方面,
交通與物流融合發展,在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