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賦能金融 發現價值——融資中國2018(第五屆)金融科技創新峰會閉幕

來源: 融資中國

2018年4月26日,融資中國2018(第五屆)金融科技創新峰會如期在北京舉行,

此次峰會的主題是《賦能金融,發現價值》。

過去一年,對於金融科技來說是跌宕起伏的一年,行業的規則以及蛻變路線越來越明確。2017年,網貸“1+3”監管框架以及備案制度建立,同時Regtech(監管科技)的發展引人注目,行業自律漸成體系。在市場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傳統金融機構聯姻新興金融科技巨頭,重金爭奪新的場景、客群與資料。

進入2018年,金融科技行業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

從P2P機構的備案登記,預示著監管日趨常態化,是價值發現,去杠杆、嚴監管、重風控下的金融科技重塑。正是在金融科技行業自我更新的節點,融資中國2018(第五屆)金融科技創新峰會召開。

此次峰會緊扣政策熱點,面對行業難點,廣邀業界精英,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研究院所,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互金公司,區塊鏈技術公司,區塊鏈應用公司以及數位加密貨幣相關的公司。

探討金融科技企業的融資與並購,金融科技、供應鏈金融與新技術融合的市場空間及未來發展方向。

整場峰會現場氣氛熱烈,觀點紛紜,高朋滿座。在金融科技發展的節點時間,此次峰會讓行業重新思考,正本清源。

在峰會上午的會議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研究所主任吳亞平就金融科技的投資邏輯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他認為金融科技投資邏輯萬變不離其宗,

就是要投實體,為實體經濟服務。

吳亞平表示,我們先有的金融體系存在結構性缺陷,從供給側改革來講,存在著明顯的短板,廣大中小企業科技轉化缺乏相應的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缺乏相應的金融服務的模式和業態。

他說,金融領域的新技術,新模式有助於完善金融體系,彌補金融的結構性缺陷。第二,金融科技可以彌補融資企業信用缺失的問題。第三,

金融科技能夠催生很多的新業態,新的服務模式。

在金融科技投資方面,他認為,金融科技創新的第一個原則就是要審慎,要著力優化金融服務的供給結構,而不是要去創造性破壞。

在投資領域,從2015年開始,互聯網金融到共用經濟到現在的區塊鏈,一直佔據著投資的熱點。

對於區塊鏈這個新興技術,北京大學經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系副主任、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副主任杜麗群,

從什麼是區塊鏈;機遇在哪裡,挑戰又在哪裡,三個層次對區塊鏈進行了專業的解讀。

她認為,區塊鏈就是能夠發現價值的地方,金融界很重要的創新可能就來自于區塊鏈。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區塊鏈主要涉及到的是三個事情,第一個是去中心化,第二個是交易成本,第三個是不完全合同理論。從交易成本的角度來看,區塊鏈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降低了交易成本”。

杜麗群認為,區塊鏈的機遇其一在於區塊鏈技術的顛覆性的創新。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特定的資料持續化技術,裡邊有大量的資料,都可以為各行各業運用和創新帶來便利。“

第二個機遇,征信體系的完善,依賴區塊鏈。第三是征信資料的共用,區塊鏈技術可以使企業擁有個人的征信資料,而且能夠不影響商業經濟利益,其他商業主體的同時,獲得其它的資料。第三,區塊鏈可以助力共用經濟發展。

“區塊鏈技術將會使共用經濟得到更深度更廣度的發展。傳統共用,是要通過中心化的系統,區塊鏈的應用之後,去中心化,通過信用的關係,能夠使得更多的共用主體,願意把閒置的資源那來與大家進行分享。”

杜麗群認為,區塊鏈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技術本身;資訊安全認證;政府監管。

中金投集團總裁羅銳在峰會中,結合中金投的現實發展,講述了傳統金融公司面臨的機會和挑戰。他介紹說,中金投是多元化香港上市的主機板公司,1993年上市,經過兩次業務轉型,從上一世紀最後十年從貿易轉為零售,從2007年開始進軍金融服務業。在集團的生態和金融創新上利用自己的線下優勢推動線上的業務協同和資源整合。整個集團發展戰略歸納為六個字:整合、續勢、生根。

在金融科技方面,中金投對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累計超過十萬,希望把沉澱的資產和資料能夠挖掘到線上,為客戶提供真正的二次服務。

“我們線下希望利用中金投現有的品牌和整個自己在境內境外的佈局和牌照資源,能夠和消費科技公司場景的合作,能夠互相線上下達成資源整合。線上上通過資料使用者產品服務,把資產和資金進行連接,形成跨區域的,能夠線下線上融合的生態圈”。

他表示,未來的公司一定是線上線下融合在一起的,未來就是線上線下和融合,沒有線下的公司肯定沒有生根的機會。

視野金服CEO劉雨濛從其業務本身角度,講述了視野金服在金融科技行業的實踐和價值。

成立於2015年的視野金服主要服務於一級市場的應用場景,依託互聯網創立手段,深度理解使用者需求基於對資料處理和加工,現在付費的金融機構客戶超過了上百家。

他表示,金融科技在一級市場領域,大概有兩個緯度,一個是風控管理,一個是業務挖掘和客戶管理。“視野金服相對選了一個偏門的,一個細分的市場做業務挖掘和客戶管理”。

他認為,金融技術和金融資料在金融機構一級市場業務裡邊需求在於工作場景和服務。

視野金服服務方式有三種,一種是標準化資料平臺,主要面向各類金融機構。第二種是API資料介面服務,面向擁有IT系統的金融機構。第三是定制化資料+系統服務。主要面向大型金融機構。

“未來兩年我們的業務將從股權領域延伸到債權一級市場資料市場,也會研製出自主債權評級系統,這是我們產品業務的發展方向”。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世界經濟論壇中國理事蔡劍,在下午的主旨演講中,就區塊鏈的價值創新主題,分享了區塊鏈對產業創新的思考。

“首先我來明確一下,區塊鏈深層價值原理是什麼。任何一個技術,如果不能夠跟人類生產生活結合起來,就僅僅是一種工具。區塊鏈目前有很多不同的應用,這些應用具有價值的屬性,但區塊鏈本身的技術是中性的”。

他表示,區塊鏈可以用互聯網來比較。互聯網的發展進化趨勢類似于馬斯洛需求,從信號到信仰的裡面的5個發展階段。同樣,區塊鏈的發展也是從生產,到生命,到安全,到社交,最後到尊重的5個層次。

蔡劍認為,區塊鏈思想本質有三個主要特點:公共帳本;資訊不能擦除;每次交易包含可驗證記錄。

“區塊鏈是電腦綁定的技術,只要具備三個特點的就是區塊鏈的信任模式。”

對於時下大家關注的比特幣,他表示這是連續閉環現象的產品。“第一個叫賭客心理,變成病毒化的傳播。第二吸引更多的賭客。政府發現很多違法行為。政府叫停以後,賭客一哄而散”。

他認為區塊鏈的應用在於:金融領域或者非金融領域可能引用區塊鏈,作為央行管理數量貨幣的技術;另外,區塊鏈可能作為行業貨幣;第三種區塊鏈應用,是企業內部貨幣。

“區塊鏈能幹什麼?對於投資人才的培養,那就是區塊鏈能夠做未來的開放創新大學”。

蔡劍最後表示:未來科學與智慧技術,不但造就偉大產品,更應該能夠造就偉大的人格。

“所以希望大家忘掉區塊鏈、比特幣,思考一下,什麼樣的金融科技,能夠幫助造就中華民族的偉大人格,這才是我們未來的課題”。

曦域資本創始合夥人黃曉黎在下午的主題演講中就《資料驅動的下沉式科技金融》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對於金融市場來說:什麼是新增量的市場?大家競爭的核心市場在哪兒?我們發展到今天已經看得很明白:不管持牌機構還是創新企業,大家爭搶的都是下沉式市場。”

黃曉黎表示,以資料驅動為核心的科技金融可能會搶佔整個下沉市場。

但是,黃曉黎也表示:“我們不期待傳統金融下沉來做細分領域,這也不現實。所以對傳統金融機構來說,最重要、最核心的是互相連接,互聯互通和開放。”黃曉黎認為,未來銀行兼併收購也是方向之一,目前自上而下中心化的決策方式將來肯定會改變。

黃曉黎說,在下沉式市場,依靠資料驅動的創業公司會有很大的機會。

她認為,偉大的科技金融創業公司具備五個特點:第一、來自下沉領域;第二、用技術解決問題;第三、商業模式要積累資料,資料才是未來終極的壁壘;第四、一定要迅速反覆運算;第五、在商業模式裡實現進化的閉環。

“曦域會從創業公司中尋找滿足了這五點的投資項目。作為基金來講,必須有一定的分散投資。雖然不能保證每一家都成為偉大的公司,但是最終綜合的結果會很好。”

在本次峰會上,來自機構、行業、研究單位的數十名嘉賓,還就《價值發現,去杠杆、嚴監管、重風控下的金融科技重塑》《智慧金融,金融科技如何和新技術結合》《未來已來,區塊鏈技術應用是否催生金融科技發展新高☆禁☆潮》《升級創新,移動支付、大資料征信市場如何借助科技力量》,四個主題分別進行了討論。

會後,峰會進行了盛大的頒獎環節。

杜麗群認為,區塊鏈的機遇其一在於區塊鏈技術的顛覆性的創新。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特定的資料持續化技術,裡邊有大量的資料,都可以為各行各業運用和創新帶來便利。“

第二個機遇,征信體系的完善,依賴區塊鏈。第三是征信資料的共用,區塊鏈技術可以使企業擁有個人的征信資料,而且能夠不影響商業經濟利益,其他商業主體的同時,獲得其它的資料。第三,區塊鏈可以助力共用經濟發展。

“區塊鏈技術將會使共用經濟得到更深度更廣度的發展。傳統共用,是要通過中心化的系統,區塊鏈的應用之後,去中心化,通過信用的關係,能夠使得更多的共用主體,願意把閒置的資源那來與大家進行分享。”

杜麗群認為,區塊鏈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技術本身;資訊安全認證;政府監管。

中金投集團總裁羅銳在峰會中,結合中金投的現實發展,講述了傳統金融公司面臨的機會和挑戰。他介紹說,中金投是多元化香港上市的主機板公司,1993年上市,經過兩次業務轉型,從上一世紀最後十年從貿易轉為零售,從2007年開始進軍金融服務業。在集團的生態和金融創新上利用自己的線下優勢推動線上的業務協同和資源整合。整個集團發展戰略歸納為六個字:整合、續勢、生根。

在金融科技方面,中金投對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累計超過十萬,希望把沉澱的資產和資料能夠挖掘到線上,為客戶提供真正的二次服務。

“我們線下希望利用中金投現有的品牌和整個自己在境內境外的佈局和牌照資源,能夠和消費科技公司場景的合作,能夠互相線上下達成資源整合。線上上通過資料使用者產品服務,把資產和資金進行連接,形成跨區域的,能夠線下線上融合的生態圈”。

他表示,未來的公司一定是線上線下融合在一起的,未來就是線上線下和融合,沒有線下的公司肯定沒有生根的機會。

視野金服CEO劉雨濛從其業務本身角度,講述了視野金服在金融科技行業的實踐和價值。

成立於2015年的視野金服主要服務於一級市場的應用場景,依託互聯網創立手段,深度理解使用者需求基於對資料處理和加工,現在付費的金融機構客戶超過了上百家。

他表示,金融科技在一級市場領域,大概有兩個緯度,一個是風控管理,一個是業務挖掘和客戶管理。“視野金服相對選了一個偏門的,一個細分的市場做業務挖掘和客戶管理”。

他認為,金融技術和金融資料在金融機構一級市場業務裡邊需求在於工作場景和服務。

視野金服服務方式有三種,一種是標準化資料平臺,主要面向各類金融機構。第二種是API資料介面服務,面向擁有IT系統的金融機構。第三是定制化資料+系統服務。主要面向大型金融機構。

“未來兩年我們的業務將從股權領域延伸到債權一級市場資料市場,也會研製出自主債權評級系統,這是我們產品業務的發展方向”。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世界經濟論壇中國理事蔡劍,在下午的主旨演講中,就區塊鏈的價值創新主題,分享了區塊鏈對產業創新的思考。

“首先我來明確一下,區塊鏈深層價值原理是什麼。任何一個技術,如果不能夠跟人類生產生活結合起來,就僅僅是一種工具。區塊鏈目前有很多不同的應用,這些應用具有價值的屬性,但區塊鏈本身的技術是中性的”。

他表示,區塊鏈可以用互聯網來比較。互聯網的發展進化趨勢類似于馬斯洛需求,從信號到信仰的裡面的5個發展階段。同樣,區塊鏈的發展也是從生產,到生命,到安全,到社交,最後到尊重的5個層次。

蔡劍認為,區塊鏈思想本質有三個主要特點:公共帳本;資訊不能擦除;每次交易包含可驗證記錄。

“區塊鏈是電腦綁定的技術,只要具備三個特點的就是區塊鏈的信任模式。”

對於時下大家關注的比特幣,他表示這是連續閉環現象的產品。“第一個叫賭客心理,變成病毒化的傳播。第二吸引更多的賭客。政府發現很多違法行為。政府叫停以後,賭客一哄而散”。

他認為區塊鏈的應用在於:金融領域或者非金融領域可能引用區塊鏈,作為央行管理數量貨幣的技術;另外,區塊鏈可能作為行業貨幣;第三種區塊鏈應用,是企業內部貨幣。

“區塊鏈能幹什麼?對於投資人才的培養,那就是區塊鏈能夠做未來的開放創新大學”。

蔡劍最後表示:未來科學與智慧技術,不但造就偉大產品,更應該能夠造就偉大的人格。

“所以希望大家忘掉區塊鏈、比特幣,思考一下,什麼樣的金融科技,能夠幫助造就中華民族的偉大人格,這才是我們未來的課題”。

曦域資本創始合夥人黃曉黎在下午的主題演講中就《資料驅動的下沉式科技金融》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對於金融市場來說:什麼是新增量的市場?大家競爭的核心市場在哪兒?我們發展到今天已經看得很明白:不管持牌機構還是創新企業,大家爭搶的都是下沉式市場。”

黃曉黎表示,以資料驅動為核心的科技金融可能會搶佔整個下沉市場。

但是,黃曉黎也表示:“我們不期待傳統金融下沉來做細分領域,這也不現實。所以對傳統金融機構來說,最重要、最核心的是互相連接,互聯互通和開放。”黃曉黎認為,未來銀行兼併收購也是方向之一,目前自上而下中心化的決策方式將來肯定會改變。

黃曉黎說,在下沉式市場,依靠資料驅動的創業公司會有很大的機會。

她認為,偉大的科技金融創業公司具備五個特點:第一、來自下沉領域;第二、用技術解決問題;第三、商業模式要積累資料,資料才是未來終極的壁壘;第四、一定要迅速反覆運算;第五、在商業模式裡實現進化的閉環。

“曦域會從創業公司中尋找滿足了這五點的投資項目。作為基金來講,必須有一定的分散投資。雖然不能保證每一家都成為偉大的公司,但是最終綜合的結果會很好。”

在本次峰會上,來自機構、行業、研究單位的數十名嘉賓,還就《價值發現,去杠杆、嚴監管、重風控下的金融科技重塑》《智慧金融,金融科技如何和新技術結合》《未來已來,區塊鏈技術應用是否催生金融科技發展新高☆禁☆潮》《升級創新,移動支付、大資料征信市場如何借助科技力量》,四個主題分別進行了討論。

會後,峰會進行了盛大的頒獎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