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傾心醫改惠民生——交城縣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紀實

傾心醫改惠民生

——交城縣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紀實

4月23日,國務院醫改辦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複評組對交城縣覆核評價。郭曉婷攝

近年來,交城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指示精神,高度重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嚴格按照國家、省、市安排部署,圍繞“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總體要求,緊扣醫改重點,創新發展模式,堅持體制機制大改革、醫療資源大統籌,推進普惠均等大衛生、全民共用大健康,

通過實施“353”綜合改革工程,有效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初步實現了公益回歸、群眾受益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目標。

堅持政府主導 突出三個強化

醫改關乎民生。為強化組織領導,交城縣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衛計、財政、發改、人社、編辦等為成員單位的改革領導組和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統籌協調推進改革工作。

制訂出臺了《公立醫院改革重點工作責任分解》,同步配套財政投入、補償機制、人事改革等多個具體方案,細化任務目標,確保責任有效落實。

在資金保障方面,2013年至今,交城縣財政已累計投入4.02億元用於公立醫院基本建設、設備購置、重點學科建設等工作,為綜合改革提供堅實的資金支援。

強化人才建設。近年來,交城縣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公立醫院在編人員401人,

占公立醫院總編制的83.6%。2017年,投入100萬元選派33名技術骨幹赴北京301醫院、阜外醫院、北大醫院、積水潭醫院等國內知名醫院及省內三甲醫院進修學習。

堅持重點突破 深化五項改革

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公立醫院法人治理機構,實行管委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公立醫院執行管委會決策。嚴格落實醫院自主權,公立醫院根據實際需要自行進行內部科室設置、技術專案開展、崗位設置、人事管理、績效工資分配等經營管理。

加強公立醫院監管,強化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服務監管職能,完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評價,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改革聘用制度,全面推行崗位聘用制度。2017年,公立醫院通過現場考核辦法自主選聘醫學類研究生8名,建立起靈活的選人用人機制。改革薪酬制度,公立醫院結合縣域內全額事業單位職工薪酬水準,

按照崗位分工、風險程度等指標制定績效考核方案,按考核結果分配職工績效工資,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職工收入逐年提高。

深化補償機制改革。藥品零差率補助方面,公立醫院從2013年9月起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由此減少的收入縣財政補償不低於60%,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補償不高於40%。2013-2017年,縣財政共補償藥品零差率銷售1852萬元,“以藥養醫”問題有效破解。職工工資補助方面,從2013年開始,縣醫院人員工資財政補助比例由原來的65%提高到90%,中醫醫院人員工資由財政100%全額撥付,離退休人員工資由財政100%足額保障,減輕了醫院負擔,激勵公立醫院自主、高效實現公益目標。

深化醫保支付改革。擴範圍提比例,推行按病種付費、按床日付費、按人頭付費多元複合式付費改革;將中醫康復、針灸、推拿、日間手術、日間治療以及住院前24小時內的急診檢查費用納入醫保補償範圍;醫保補償比例縣級醫院由改革前的70%提高到75%,鄉鎮衛生院由改革前的85%提高到90%,切實減輕群眾看病負擔。通過醫保兜底促進健康扶貧,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行“136”醫保兜底(即縣域內住院個人支付部分不超1000元,市內住院個人支付部分不超3000元,省內住院個人支付部分不超6000元),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補充醫療保險三項保障措施,有效緩解貧困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同時,“三個一批”2017年救助6800人、“雙簽約”簽約率達到100%、慢性病報銷突破“140+”、普通門診掛號費免除實現全覆蓋,健康扶貧成效顯著。

深化醫療控費改革。把控制核心指標作為一項重要的改革任務來抓,嚴控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加強臨床路徑管理,嚴格執行藥品分類採購、網上集中招標採購、“兩票制”及醫用耗材限價採購,落實處方點評制度,全面推行醫療價格、藥品價格公示制度。2017年公立醫院業務總量增幅11.4%,藥占比29.86%,比2016年下降4.74%,比國控指標低0.14%。醫療控費降低了群眾自付醫療費用,切實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

堅持統籌發展 促進三大提升

廣泛開展醫聯體合作,醫療水準穩步提升。交城縣人民醫院與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建立了醫聯體,先後與北京301醫院、積水潭醫院和山西省兒童醫院、心血管病醫院、汾陽醫院等建立了技術幫扶協作關係。通過推行醫聯體合作模式,目前上級醫院專家坐診帶教、縣級醫院人員外出培訓已實現常態化,全縣醫療水準顯著提升。

深入實施城鄉一體化改革,鄉村群眾就醫條件逐步提升。以入選全省第二批縣鄉一體化改革試點縣為契機,深入推進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2017年8月,以縣級醫院為龍頭,整合10個鄉鎮衛生院組建的醫療集團正式掛牌運行,通過“六統一”運作,推進重心下沉、資源下沉,縣級公立醫院承擔了更多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特別是醫療集團積極組織送醫送藥下鄉服務,“1+1+1+X”家庭醫生城鄉居民簽約率達到74%,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85%,群眾不出門就能享受到縣級家庭醫生的優質服務。一體化改革帶動鄉鎮衛生院診療人次大幅提升,鄉鎮群眾“常見病不出鄉”目標逐步實現。

合理佈局衛生機構,醫療基礎設施穩步提升。制定了《交城縣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6—2020)》,促進全縣醫療衛生機構系統規劃、合理佈局。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交城分院項目、天寧鎮衛生院、中醫院和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綜合樓工程等重點工程穩步推進,為群眾提供更多普惠醫療服務。全縣範圍內其餘9個鄉鎮衛生院全部進行了新建或改擴建,統籌資源佈局優化了資源配置,促進群眾就醫便捷性、公平性穩步提高。

路小飛

呂梁日報

“以藥養醫”問題有效破解。職工工資補助方面,從2013年開始,縣醫院人員工資財政補助比例由原來的65%提高到90%,中醫醫院人員工資由財政100%全額撥付,離退休人員工資由財政100%足額保障,減輕了醫院負擔,激勵公立醫院自主、高效實現公益目標。

深化醫保支付改革。擴範圍提比例,推行按病種付費、按床日付費、按人頭付費多元複合式付費改革;將中醫康復、針灸、推拿、日間手術、日間治療以及住院前24小時內的急診檢查費用納入醫保補償範圍;醫保補償比例縣級醫院由改革前的70%提高到75%,鄉鎮衛生院由改革前的85%提高到90%,切實減輕群眾看病負擔。通過醫保兜底促進健康扶貧,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行“136”醫保兜底(即縣域內住院個人支付部分不超1000元,市內住院個人支付部分不超3000元,省內住院個人支付部分不超6000元),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補充醫療保險三項保障措施,有效緩解貧困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同時,“三個一批”2017年救助6800人、“雙簽約”簽約率達到100%、慢性病報銷突破“140+”、普通門診掛號費免除實現全覆蓋,健康扶貧成效顯著。

深化醫療控費改革。把控制核心指標作為一項重要的改革任務來抓,嚴控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加強臨床路徑管理,嚴格執行藥品分類採購、網上集中招標採購、“兩票制”及醫用耗材限價採購,落實處方點評制度,全面推行醫療價格、藥品價格公示制度。2017年公立醫院業務總量增幅11.4%,藥占比29.86%,比2016年下降4.74%,比國控指標低0.14%。醫療控費降低了群眾自付醫療費用,切實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

堅持統籌發展 促進三大提升

廣泛開展醫聯體合作,醫療水準穩步提升。交城縣人民醫院與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建立了醫聯體,先後與北京301醫院、積水潭醫院和山西省兒童醫院、心血管病醫院、汾陽醫院等建立了技術幫扶協作關係。通過推行醫聯體合作模式,目前上級醫院專家坐診帶教、縣級醫院人員外出培訓已實現常態化,全縣醫療水準顯著提升。

深入實施城鄉一體化改革,鄉村群眾就醫條件逐步提升。以入選全省第二批縣鄉一體化改革試點縣為契機,深入推進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2017年8月,以縣級醫院為龍頭,整合10個鄉鎮衛生院組建的醫療集團正式掛牌運行,通過“六統一”運作,推進重心下沉、資源下沉,縣級公立醫院承擔了更多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特別是醫療集團積極組織送醫送藥下鄉服務,“1+1+1+X”家庭醫生城鄉居民簽約率達到74%,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85%,群眾不出門就能享受到縣級家庭醫生的優質服務。一體化改革帶動鄉鎮衛生院診療人次大幅提升,鄉鎮群眾“常見病不出鄉”目標逐步實現。

合理佈局衛生機構,醫療基礎設施穩步提升。制定了《交城縣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6—2020)》,促進全縣醫療衛生機構系統規劃、合理佈局。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交城分院項目、天寧鎮衛生院、中醫院和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綜合樓工程等重點工程穩步推進,為群眾提供更多普惠醫療服務。全縣範圍內其餘9個鄉鎮衛生院全部進行了新建或改擴建,統籌資源佈局優化了資源配置,促進群眾就醫便捷性、公平性穩步提高。

路小飛

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