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交城縣:積極打造省城“菜籃子 肉籃子 花籃子 糧袋子”

4月20日,交城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潞萍在首屆呂梁名特優功能食品展銷會上進行現場推介。

郭晉攝

特色食品匯美味,呂梁山色最傳情。4月20日,在首屆呂梁名特優功能食品展銷會上,交城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潞萍攜多款交城特優功能食品向來自五湖四海的客人進行精彩推介。

近年來,交城縣緊緊抓住脫貧攻堅、全域旅遊、鄉村振興各項利好政策,積極研發新產品、發展新業態、拓展新市場,開發了一大批名特優功能食品,深受眾多客商好評和青睞。

“舌尖交城”再添新美味。銀白木耳富含膠原蛋白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享有“天下第一耳”的美譽;羊肚菌含有18種氨基酸,蛋白質含量高達20%,兼具食用、藥用功能,是“四大名菌”之一。去年,該縣投資300余萬元在龐泉溝建立珍稀食用菌研究中心,實現食用菌人工栽培技術重大突破。今年,全縣羊肚菌、銀白木耳正式規模化種植,並與河北、陝西、四川等全國知名生產基地達成錯季錯峰生產聯盟。
以前只有“王公貴族”才可享受的高檔菌類,如今在交城就可以品嘗到。

傳統採摘有了新品種。積極培育新型採摘品種,瑞景苑熱帶特色水果培植成功,陸續掛果;凱豐莊園反季節草莓填補春節、元旦市場空白;翠豐莊園有機葡萄盛采期達到三個月以上;宏禾園冰菜等高檔蔬菜廣受市場追捧。特別是今年利用食用菌人工培植技術,平川種植與山區培育實現季節性互補,

打造“羊肚菌+木耳”全季採摘,全縣採摘農業注入了新活力。

老地標增加了新產品。通過提檔升級,傳統地標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享有“棗中之王”盛名的交城駿棗,歷來為皇家貢品,是首批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近年來又開發了紅棗酒、棗汁飲料等新產品。交城核桃以易取仁、出油率高馳名中外,衍生開發了核桃油、核桃汁。百年老字型大小“聚盛有”黃芥子油運用傳統工藝壓榨而成,

富含油酸、亞油酸等特殊營養成份,延緩衰老功效獨特。非遺產品交城五香調料面由中國文化奇人,食療學者傅山先生親書配方,精選佛教淨土祖庭玄中寺特產花椒等十八味原料配方碾磨而成,味美濃郁,醇厚持久。除此之外,交城的柏籽羊肉、雪龍黑牛、關帝山蜂蜜、天汁然沙棘汁等多種農特產品已成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

居民手中小小的“菜籃子”“肉籃子”“糧袋子”,

卻映射著大大的“民生工程”。2018年,交城縣將充分發揮太原近郊優勢,全力打造省城“菜籃子、肉籃子、花籃子、糧袋子”。巨集禾園、坤潤農業高檔有機蔬菜規模不斷擴大,讓“菜籃子”基地名副其實;寶福牧業、鑫源鑫與山西老農民聯動發展,讓“肉籃子”產品更加高端;瑞景苑百萬盆鮮花競相爭豔,讓“花籃子”色彩繽紛燦爛;特別是今年引進了糧油集團倉儲物流園專案,讓“糧袋子”供應源源不斷。同時,創建“交城山”公共品牌,對所有農業園區產品統一包裝、統一加工、統一銷售;借助“農村淘寶”電商網店,積極推進線上行銷;以創建“農產品安全示範縣”為契機,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加大“三品一標”認證,讓消費者買的放心、吃的安心。(路小飛)

呂梁日報

讓“糧袋子”供應源源不斷。同時,創建“交城山”公共品牌,對所有農業園區產品統一包裝、統一加工、統一銷售;借助“農村淘寶”電商網店,積極推進線上行銷;以創建“農產品安全示範縣”為契機,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加大“三品一標”認證,讓消費者買的放心、吃的安心。(路小飛)

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