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欺軟怕硬!美國肆無忌憚的制裁中興、華為,卻不敢動三星分毫!

近段時間最受關注的可能就是“中美貿易戰”了,而在這次貿易戰中受波及最嚴重的是中興。十天前,美國商務部對中興實施制裁,一紙“七年”出口禁令把中興推上了風口,甚至可能推向崩潰的邊緣。

就像30年前制裁東芝一樣,如此的讓人措手不及。

時至今日,美國制裁中興的相關後續事件還在持續發酵,甚至波及到了很多中國的大企業,比如中國民營企業的驕傲——華為。4月25日,繼中興之後,美國又對華為下手了,開始調查華為是否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措施。

其實這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調查華為,2013年和2016年華為都遭到了美國的調查,以至於其在美業務頻頻受阻。這次如果被美國找到華為違法出口伊朗的證據,華為就有可能遭受像中興一樣的重罰。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國人認為,難道離開了美國,像中興、華為這樣的中國企業就活不下去了嗎?很多人都說是手機晶片問題,其實不是,中興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成立了一個專門做晶片的部門。

而且2014年就已經研發出了自己的晶片“迅龍7510”,一直沒用是因為成本太高。

所以中興真正害怕的不是手機晶片問題,畢竟它真正賺錢的業務也並不是手機。真正令中興害怕的其實是通訊設備晶片,而最讓中興驕傲的基站和光通信兩大業務,全部需要通訊晶片支撐。但是對於中興來說,基站晶片國產率等於0%,通信轉發晶片國產率也等於0%,

因此不得不向美國低頭。

手機業務方面,雖然我們已經從中國製造開始走向中國智造,在產品設計、工藝、軟體系統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不管是華為、中興,還是小米,像SOC、記憶體、快閃記憶體、CMOS這些核心零部件的頂級供應商無一不是來自美日韓。

因此對於國產手機來說,目前根本不可能擺脫從美國進口零部件的尷尬局面。

而真正能夠擺脫美國的手機廠商或許只有一家,那就是三星。三星早在功能機時代就已經佔據了行業前三的位置,做手機有經驗得很,已經完全控制了手機行業的上下游,核心零部件也能實現自給自足。就像iPhoneX的部分晶片和顯示幕也是來自三星,所以美國也不敢制裁三星,否則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只有自己變得強大了,才不會被困難所擊敗。只有民營企業崛起了,掌握了核心技術,才不會被人踐踏、欺侮!

【更多科技、互聯網、創業內容,記得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