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的人多 買的人少 4月以來成都二手房成交放緩

由於多種因素疊加,成都二手房交易放緩。圖為成都房地產交易中心辦證大廳一角。

本報記者 文強 攝

近一段時間,四川日報記者先後三次來到成都市不動產登記和房屋產權交易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成都市房產交易中心”),發現現場辦理二手房交易的消費者不多,與昔日排長隊等候交易的熱鬧場景形成了鮮明對比。同時,來自專業地產機構鏈家研究院的資料顯示,近期成都二手房成交率明顯下降,買賣雙方對後市捉摸不定,

均進入觀望期。

“剛需”優先搖號 一手房市場還是“熱”

3月31日,成都市調整搖號選房政策,該市城鄉房產管理局與市司法局聯合發佈《關於商品住房開盤銷售採用公證搖號排序選房有關事宜的補充通知》,成都市商品住房開盤銷售將按照“棚改貨幣化安置住戶、剛需家庭、普通登記購房人”的順序搖號排序、依序選房,並保持登記購房人、搖號選房人、合同簽訂人相一致,

這一政策被視為“剛需”優先搖號政策。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剛需”優先搖號政策實施近一個月來,成都房地產市場出現了明顯變化。原本以為自己沒運氣中簽的“剛需”購房者紛紛將目光從二手房轉向新商品房。據合富輝煌四川公司的統計顯示,4月16日—22日,成都樓市共有奧園廣場、朗基和今緣、朗詩熙華府、綠地新裡城、東原西岸、湟普國際湟座、恒大禦龍天峰等7個項目開盤銷售,

整體認購率超過88%,住宅成交量超過20萬平方米。

4月7日,四川日報記者在成都城東某樓盤售樓部看到,前來交資料的購房者絡繹不絕,售樓部被擠得水泄不通。“我此前排了十次號都沒搖到房,這次‘剛需’優先搖號政策出臺,對我來說是大喜事,我們夫妻結婚後一直租房住,希望這次能夠通過優先搖號,選到心儀的房源。”來自南充的張先生告訴四川日報記者。

價格“倒掛”太多 二手房交易有點“冷”

與新商品房市場熱火朝天形成鮮明對比,近期成都二手房市場驟然“遇冷”。四川日報記者本月先後三次前往成都市房產交易中心採訪,都感覺到前來辦理二手房業務的消費者在減少。4月17日早上9時30分左右,記者在現場看到,僅有部分消費者和仲介機構人員前來辦理業務,這與之前的“門庭若市”恍若兩重天。

鏈家研究院分析師認為,二手房市場遇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與一手房價格形成嚴重“倒掛”。

從最新有房源入市的區域來看,錦江區三聖鄉首開龍湖·天璞清水均價8500元/平方米,精裝均價13000元/平方米,該區域的二手房參考均價為17880元/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差價達四五千元;龍泉驛大面片區的世茂城三期均價9000元/平方米,周邊二手房價格為13878元/平方米;4月10日開盤,位於金牛區國賓片區的保利公園裡,清水均價9444元/平方米,而國賓片區的二手房價格已達17400元/平方米。

理性拿地 土拍市場不再“你拼我搶”

與一、二手房市場遙相呼應的是,土地市場近期也出現了不小的變化。據四川中原研究院的資料顯示,4月16日—22日,成都樓市共計供應14宗地塊合計955畝,成交13宗合計810畝,流拍1宗合計144畝。其中青羊區外光華地塊由深圳新威標遠投資以7300元/平方米樓面價競得,溢價率116%;近郊天府新區秦皇寺兩宗地塊由言幾又與交投天府地產競得,最高樓面價700元/平方米;遠郊新津2宗地塊由金融街、雅居樂競得,最高樓面價6234元/平方米;邛崍4宗地塊由新城控股、邛崍環球世紀競得,最高樓面價3060元/平方米。

“今年3月份以來,成都土地拍賣市場就開始發生變化。”成都全心集團總裁李國峰說,多數品牌房企放緩了拿地的步伐,參與競拍的企業數量也在逐漸減少。主要因為多數一線房企“手中有糧”,另一方面由於限價政策的影響,導致了一些企業拿地非常理性,這些因素都導致成都限購區域近期土拍市場成交溢價率出現下行,甚至出現土地流拍的現象。但在一些非限購區域,卻出現了土地成交較活躍的現象。

理性拿地 土拍市場不再“你拼我搶”

與一、二手房市場遙相呼應的是,土地市場近期也出現了不小的變化。據四川中原研究院的資料顯示,4月16日—22日,成都樓市共計供應14宗地塊合計955畝,成交13宗合計810畝,流拍1宗合計144畝。其中青羊區外光華地塊由深圳新威標遠投資以7300元/平方米樓面價競得,溢價率116%;近郊天府新區秦皇寺兩宗地塊由言幾又與交投天府地產競得,最高樓面價700元/平方米;遠郊新津2宗地塊由金融街、雅居樂競得,最高樓面價6234元/平方米;邛崍4宗地塊由新城控股、邛崍環球世紀競得,最高樓面價3060元/平方米。

“今年3月份以來,成都土地拍賣市場就開始發生變化。”成都全心集團總裁李國峰說,多數品牌房企放緩了拿地的步伐,參與競拍的企業數量也在逐漸減少。主要因為多數一線房企“手中有糧”,另一方面由於限價政策的影響,導致了一些企業拿地非常理性,這些因素都導致成都限購區域近期土拍市場成交溢價率出現下行,甚至出現土地流拍的現象。但在一些非限購區域,卻出現了土地成交較活躍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