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真正的和諧社會能否出現?這部動漫或許能告訴你答案!

嘿,朋友,你控百合嗎?

除了打遊戲燒電腦,你閱片時會燒大腦嗎?

如果二者都有,那就是優雅汙咯。且看B站“橘”勢明瞭,橘子都沖到9.7的高分了。

趁著這大好“橘”勢,E君今天就來推薦一部以GL為外衣的硬科幻動畫——

《和諧》

猜猜看,誰攻誰受?

那為什麼要給這部作品貼上“硬科幻”的標籤呢?這就不得不說說原作了

作者伊藤計畫於2008年末在《J文庫》推出《和諧》。

書皮說:這是載譽之作

該小說贏得《最想看的SF!2010年版》第1名、第30屆日本SF大賞、第40屆星雲賞日本長篇部門獎。

原作力攬科幻小說大獎。內容夠硬核,才能獲得如此盛譽啊。

動畫由中村孝,邁克爾·艾裡亞斯執導。

E君jio得邁克爾蠻帥

如果你看過《惡童》、《駭客帝國動畫版》、《NHK15個動畫短片》這些重量級作品,那對於這個美籍製作人員應該不陌生。

另一位導演中村孝也是來頭不小,他曾擔任《風之谷》主力作畫、《阿基拉》作畫監督,更是80年代日本原畫界的重要畫師。

這樣的製作陣容起碼保障了《和諧》的品質,雖然算不上神作,燒腦還是綽綽有餘的。

燒腦到什麼程度呢?你不看個兩遍以上,你絕對不知道它講的啥,看E君給你捋一捋哈。

向陽花開,晴空萬里。妹子隻身一人帶著糙漢隊友,和一群中年大叔換煙酒,不巧戰機空降,交易敗露。妹子倉惶而逃還不忘轟炸戰機,

扛起重槍一擊命中。

看看這爆炸,不愧是四度工作室出品

妹子竟然為了煙酒這廉價的交易品滅戰機???

開頭一戰就讓我的大腦猝不及防,智商處於掉線狀態。但接下來的敘述讓我不得不承認:妹子炸得好,這波操作我給滿分!

妹子名為圖安,

她作為社會地位頗高的螺旋官,責任是監視戰爭的調停。

圖安利用職務之便,和監視物件托雷古族的大叔們換煙酒,不幸被另一方參戰國的戰機逮個正著。

這要是傳出去可就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了嘛,滅戰機封口自然就成為圖安的不二首選。

中間的紅色長髮就是圖安

那圖安為什麼要鋌而走險換取區區煙酒呢?這就要說說片中畸形變態的社會了。

國家的掌權集團——生府

藉由黑科技在人體內安裝名為WatchMe的納米機器,即時調控個人的身體狀況

生府統治下的國度看似長壽和平,但實則是個全員強制健康的反人類社會!

人民的肉體全權由生府管理,你有健康的義務和責任,但沒有生病的權利。

煙酒損害健康,在社會中簡直就是宛如毒☆禁☆品般的存在,你只能通過極端的方式獲取煙酒,所以圖安才會進行秘密交易。

可圖安既不是酒鬼,也不嗜酒如命,而且她還是社會制度的維護者——螺旋官,那麼她行動的背後一定還有其他原因。

誰又能想得到,圖安曾經是激進的社會反抗者呢?

植入人體的WatchMe對精神有副作用,它造就了壓抑無助的孩童,這些的幼小生靈紛紛自殺。

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圖安和彌迦,她們相約服藥自盡,但都沒能如願。

左:彌迦,右:圖安 福利照片還是要放的,萬一有人說我是標題黨呢

倖存的圖安認為彌迦已死,沒人能指引自己對抗制度,於是便強迫自己融入社會。

但同時圖安內心又有著強烈的排斥感,不甘全盤接納,圖安便成為了一個矛盾的人:時而順從,時而反抗。

圖安表面上是受人愛戴的螺旋官,背地裡是蔑視制度的煙酒之徒。

彌迦在圖安心裡是特殊的存在,她的死改變了圖安

與圖安不同,彌迦的反抗更為決絕,當年的服藥自殺事件就是由她策劃。

倖存的彌迦被生府拿來做人體實驗,生府為徹底解決兒童自殺不止的負面現象,實行對人民更為徹底的控制,

最終研製出WatchMe的升級版本:Harmony,但副作用也更大:意識會消亡。

實驗之後的彌迦重獲自由,她反抗社會的方式更為激進。

彌迦糾集反動勢力,企圖用暴亂逼迫生府啟動Harmony程式,抹殺全人類意識

這是彌迦的報復嗎?不,這是一個滿身傷口的靈魂對世界的拯救!

彌迦美如畫!!!

人因有意識而痛苦,那便不要。彌迦是生來就無意識的少數族群,

幼時遭受的殘忍性虐讓她衍生出意識,彌迦目睹WatchMe副作用統治下自我和他人的壓抑無助, 萌生了解放全人類的想法。

彌迦逐步實施這顛覆社會的計畫,她領導組織黑進電臺發表一人一殺宣言,將社會置於恐怖襲擊的恐慌之下:是殺掉別人讓自己活下去,還是堅持不殺坐等被組織或別人殺死。

在一人一殺宣言的脅迫下,殺人浪潮一浪高過一浪。

國家統治岌岌可危,生府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彌迦的好友——圖安。

自身的職責和使命感讓圖安義不容辭,圖安經過推理調查,終歸還是找到了曾經的摯友——彌迦!

本著“愛她就要殺死她”的腦回路,圖安殺死了彌迦。

告白只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

寧願讓你以我熱愛的姿態死去,也不要讓你以我不愛的面目存在。

圖安愛的是有意識的彌迦,如果她不死,一旦和諧程式啟動,那麼她便不再是圖安所愛的彌迦。

生府的統治走入窮途末路,生府在這混亂局勢中啟動了Harmony程式。

最後,山河靜好,自然生長。然而人類的意識卻被科技搬弄,矯枉過正,最後消失殆盡。

作為硬核動畫,《和諧》涉及豐富的神經經濟學和神經管理學的前沿知識,動作戲份極少,爆發式場面幾乎沒有。

情節帶有一種推理色彩,沒有一閃而過的靈光,解開懸疑的過程極緩。重要的不是真相,而是追尋過程中暴露的深刻的社會矛盾,以及對該作內涵的延伸。

劇情由大量的內心獨白、對話、回憶推進。為削減冗長性,鏡頭運動十分頻繁與多樣;

暈不?片子裡還有更酷的鏡頭等你去看

配樂則讓敘事充滿情緒,吊足了觀眾胃口。

池賴廣貼合敘事氛圍的BGM營造了足夠的驚悚感,如果說《鴉Karas》的配樂主題是“百鬼夜行”,

這片都不刷,很吃虧噠

那麼該片的便是“水聲風浪”,《燒掉所有的一切》、《在這裡哦!圖安》、《米阿哈的聲音》三首曲子最為典型。

反觀該片,拋開精美的畫面、燒腦的劇情、優質的配樂,它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麼思想革新?

如果你注意到了該作的美術設計,那想必應該已經有答案:反烏托邦。

建築像佈滿血管的內臟,

城市被大片的粉紅色包裹

飛行器像畸形的生物

就連日本居民的服飾也是暖色調的雷同樣式,

個性湮沒于共性,宛如鏡中世界

這是以溫情將人慢慢絞殺的牢籠,“人造和諧”的病態暴露無遺。

社會徹底馴化了人類,個體的利己性與利他性之間的界限不復存在:個體是公共資源,愛人便是愛己。

他們積極融入公眾生活,與人為善,將個人價值最大化地奉獻給社會,自身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人力資源。

他們壓抑頹廢消極的負面情緒,強顏歡笑,只為將所謂的“善”給予他人,博愛淩駕于自愛之上。

前文所述的殺人浪潮中,寧願自殺也不願殺人的“善良公民”比比皆是。

至死都在抱愚守迷地相信:不可傷害他人以求自保。

荒唐畸形的社會主流意識荼毒甚深,利己性仿佛已被從人類的意識形態中抽離,只剩利他性獨自演繹。

這或許就是英年早逝的作者伊藤計畫帶給我們的思維革新吧!

自私可是我們人類的本能啊,羞於承認這種惡之源頭的社會無疑是反人類的。

群居生活讓我們不得不克己愛人、融入集體,那麼在考慮他人感受的同時,我們是否忽略了自身呢?

這種情緒上的失衡狀態,E君想你在現實生活中一定遭遇過。其起因不過是源於自身的矛盾、自我與他人的矛盾。

人是為自己而活的,但要為別人著想。倘若不能平衡二者的關係,負面情緒便會無休無止,害人害己。

你能想像片中的每一個人都為別人而活、全盤為別人著想的人間地獄嗎?

該動畫雖名為“和諧”,但實際上是在講述“非和諧”壓抑下的癲狂。

其實集體的和諧實際上是個體的和諧,過於強調集體只會壓抑個體。

身體與心靈統一的時候人才最快樂,想笑就笑得大聲,想哭就哭得用力。而不是像片中那樣,給你不老不死的肉體,靈魂卻連情緒都沒有了。這和死了又有什麼區別?

人類皆有善惡,終有一死,但我們向善而為,向死而生。

PS:為了方便大夥,我把汁源收集好了,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就可以咯

中間的紅色長髮就是圖安

那圖安為什麼要鋌而走險換取區區煙酒呢?這就要說說片中畸形變態的社會了。

國家的掌權集團——生府

藉由黑科技在人體內安裝名為WatchMe的納米機器,即時調控個人的身體狀況

生府統治下的國度看似長壽和平,但實則是個全員強制健康的反人類社會!

人民的肉體全權由生府管理,你有健康的義務和責任,但沒有生病的權利。

煙酒損害健康,在社會中簡直就是宛如毒☆禁☆品般的存在,你只能通過極端的方式獲取煙酒,所以圖安才會進行秘密交易。

可圖安既不是酒鬼,也不嗜酒如命,而且她還是社會制度的維護者——螺旋官,那麼她行動的背後一定還有其他原因。

誰又能想得到,圖安曾經是激進的社會反抗者呢?

植入人體的WatchMe對精神有副作用,它造就了壓抑無助的孩童,這些的幼小生靈紛紛自殺。

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圖安和彌迦,她們相約服藥自盡,但都沒能如願。

左:彌迦,右:圖安 福利照片還是要放的,萬一有人說我是標題黨呢

倖存的圖安認為彌迦已死,沒人能指引自己對抗制度,於是便強迫自己融入社會。

但同時圖安內心又有著強烈的排斥感,不甘全盤接納,圖安便成為了一個矛盾的人:時而順從,時而反抗。

圖安表面上是受人愛戴的螺旋官,背地裡是蔑視制度的煙酒之徒。

彌迦在圖安心裡是特殊的存在,她的死改變了圖安

與圖安不同,彌迦的反抗更為決絕,當年的服藥自殺事件就是由她策劃。

倖存的彌迦被生府拿來做人體實驗,生府為徹底解決兒童自殺不止的負面現象,實行對人民更為徹底的控制,

最終研製出WatchMe的升級版本:Harmony,但副作用也更大:意識會消亡。

實驗之後的彌迦重獲自由,她反抗社會的方式更為激進。

彌迦糾集反動勢力,企圖用暴亂逼迫生府啟動Harmony程式,抹殺全人類意識

這是彌迦的報復嗎?不,這是一個滿身傷口的靈魂對世界的拯救!

彌迦美如畫!!!

人因有意識而痛苦,那便不要。彌迦是生來就無意識的少數族群,

幼時遭受的殘忍性虐讓她衍生出意識,彌迦目睹WatchMe副作用統治下自我和他人的壓抑無助, 萌生了解放全人類的想法。

彌迦逐步實施這顛覆社會的計畫,她領導組織黑進電臺發表一人一殺宣言,將社會置於恐怖襲擊的恐慌之下:是殺掉別人讓自己活下去,還是堅持不殺坐等被組織或別人殺死。

在一人一殺宣言的脅迫下,殺人浪潮一浪高過一浪。

國家統治岌岌可危,生府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彌迦的好友——圖安。

自身的職責和使命感讓圖安義不容辭,圖安經過推理調查,終歸還是找到了曾經的摯友——彌迦!

本著“愛她就要殺死她”的腦回路,圖安殺死了彌迦。

告白只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

寧願讓你以我熱愛的姿態死去,也不要讓你以我不愛的面目存在。

圖安愛的是有意識的彌迦,如果她不死,一旦和諧程式啟動,那麼她便不再是圖安所愛的彌迦。

生府的統治走入窮途末路,生府在這混亂局勢中啟動了Harmony程式。

最後,山河靜好,自然生長。然而人類的意識卻被科技搬弄,矯枉過正,最後消失殆盡。

作為硬核動畫,《和諧》涉及豐富的神經經濟學和神經管理學的前沿知識,動作戲份極少,爆發式場面幾乎沒有。

情節帶有一種推理色彩,沒有一閃而過的靈光,解開懸疑的過程極緩。重要的不是真相,而是追尋過程中暴露的深刻的社會矛盾,以及對該作內涵的延伸。

劇情由大量的內心獨白、對話、回憶推進。為削減冗長性,鏡頭運動十分頻繁與多樣;

暈不?片子裡還有更酷的鏡頭等你去看

配樂則讓敘事充滿情緒,吊足了觀眾胃口。

池賴廣貼合敘事氛圍的BGM營造了足夠的驚悚感,如果說《鴉Karas》的配樂主題是“百鬼夜行”,

這片都不刷,很吃虧噠

那麼該片的便是“水聲風浪”,《燒掉所有的一切》、《在這裡哦!圖安》、《米阿哈的聲音》三首曲子最為典型。

反觀該片,拋開精美的畫面、燒腦的劇情、優質的配樂,它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麼思想革新?

如果你注意到了該作的美術設計,那想必應該已經有答案:反烏托邦。

建築像佈滿血管的內臟,

城市被大片的粉紅色包裹

飛行器像畸形的生物

就連日本居民的服飾也是暖色調的雷同樣式,

個性湮沒于共性,宛如鏡中世界

這是以溫情將人慢慢絞殺的牢籠,“人造和諧”的病態暴露無遺。

社會徹底馴化了人類,個體的利己性與利他性之間的界限不復存在:個體是公共資源,愛人便是愛己。

他們積極融入公眾生活,與人為善,將個人價值最大化地奉獻給社會,自身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人力資源。

他們壓抑頹廢消極的負面情緒,強顏歡笑,只為將所謂的“善”給予他人,博愛淩駕于自愛之上。

前文所述的殺人浪潮中,寧願自殺也不願殺人的“善良公民”比比皆是。

至死都在抱愚守迷地相信:不可傷害他人以求自保。

荒唐畸形的社會主流意識荼毒甚深,利己性仿佛已被從人類的意識形態中抽離,只剩利他性獨自演繹。

這或許就是英年早逝的作者伊藤計畫帶給我們的思維革新吧!

自私可是我們人類的本能啊,羞於承認這種惡之源頭的社會無疑是反人類的。

群居生活讓我們不得不克己愛人、融入集體,那麼在考慮他人感受的同時,我們是否忽略了自身呢?

這種情緒上的失衡狀態,E君想你在現實生活中一定遭遇過。其起因不過是源於自身的矛盾、自我與他人的矛盾。

人是為自己而活的,但要為別人著想。倘若不能平衡二者的關係,負面情緒便會無休無止,害人害己。

你能想像片中的每一個人都為別人而活、全盤為別人著想的人間地獄嗎?

該動畫雖名為“和諧”,但實際上是在講述“非和諧”壓抑下的癲狂。

其實集體的和諧實際上是個體的和諧,過於強調集體只會壓抑個體。

身體與心靈統一的時候人才最快樂,想笑就笑得大聲,想哭就哭得用力。而不是像片中那樣,給你不老不死的肉體,靈魂卻連情緒都沒有了。這和死了又有什麼區別?

人類皆有善惡,終有一死,但我們向善而為,向死而生。

PS:為了方便大夥,我把汁源收集好了,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就可以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