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快遞行業進入增速換擋期,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成必然

近日,棋盤資本創始人馬宏在業內提出“物流業主升浪”已經來臨,

馬宏指出,此次物流業主升浪的“四大引擎”:新零售發展沸沸揚揚;公路運輸新格局——“通道+樞紐+網路+平臺”基礎設施佈局建設如火如荼;人們認識到物流技術和物流裝備競爭的重要性;以及“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下,戰略性運輸大通道不通暢蘊含巨大機會。

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的快遞企業又會何去何從?在快遞量增速逐年放緩,快遞行業由龍頭向寡頭發展的趨勢下,

我國的快遞企業又會在這四大引擎下有哪些發展空間和趨勢?又有哪些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

4月27日,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在京舉辦了中國快遞業發展專題研討會。此次會議由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圍繞“新理念·新動能·新快遞”主題組織召開,會議邀請了部分業內外專家學者出席會議並發言。與會代表圍繞“新理念·新動能·新快遞”主題就快遞行業未來發展進行深入研討。

純快遞公司正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變

2017年快遞行業市場集中度CR8經歷多年下降後首次實現回升,達到78.7%,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2018年一季度行業實現良好開局,據國家郵政局一季度公報顯示,在春節兩會等重大活動集中的情況下,全行業仍保持著穩定的增長勢頭,快遞業務量達99.2億件,同比增長30.7%,快遞業務收入達1211億,同比增長29.1%。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運輸物流系主任王曉東指出,

快遞行業在為社會生產、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正在依靠資訊技術變革現代物流體系,通過全管道管理重塑精細化農業發展方向,憑藉綜合物流解決方案使個性化大規模定制變成現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際剛研究員則在發言中表示:十九大之後,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世界經濟社會格局將發生重大調整,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快遞行業的發展正在不斷提升經濟運轉效率,促進人流、商流、資訊流和資金流在全球範圍內互聯互通,在推動經濟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

長江證券研究所交通運輸行業首席分析師韓軼韓軼超分析認為,2017年我國快遞單量已經達到400億件,5000億元的收入水準,中國的人均快遞量已經與美國、日本的數量持平,但是美國的客單價較貴,200億件的量有1萬億的收入,

最快3-4年就有可能會超過美國。

韓軼超指出,未來,在快遞單量的增速放緩的狀態下,快遞仍會是交通行業中最大的一個市場,單純的快遞公司將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變。而中國的物流市場格局將會與美國相似,第一梯隊為快遞企業,第二梯隊為鐵路運輸,第三為航空運輸。

智慧物流助推快遞行業進入快車道

針對快遞行業未來發展空間,魏際剛研究員表示:在工業化、資訊化、市場化、全球化和城市化發展浪潮的推動下,快遞行業將重構生態體系,加強供應鏈管理能力,轉型商業模式,實現精益化、平臺化、共用化、智慧化發展。

順豐速運華北大區總裁劉曉利認為在工業4.0時代,行業將依靠科技創新,逐步提升運營效率,改變運營模式,通過提前預測、動態規劃實現智慧生產,加大自動分揀設備和智慧投遞箱應用,提高運行效率,實現智慧交互。

圓通速運副總裁相峰表示在新零售時代,消費場景更加豐富,必然要求以新物流作為支撐,加強兩者間的資訊互通與資料共用,打造社會化供應鏈平臺。

此外,智慧物流的發展將助推快遞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一是通過資料為行業賦能,2018年大資料將會對快遞企業的網路運營、客戶關係方面的動態管理,提供更多的支持。大資料也將更多的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幫助企業決策,將智慧化、柔性化、社會化生產應用到更多的社會場景中去,讓我們的包裹找到它的最佳運送路徑,最短的方式送到消費者手中。

再就是“三無”技術。無人倉將會是整個無人技術發展的亮點,促使中國智慧快遞進入快車道。現在行業在與互聯網技術深入融合,雲計算、大資料的應用不斷提高行業的資料化、自動化、智慧化的發展過程,行業將會利用這種後發優勢,助推我國快遞行業進入快車道。預計2018年無人倉的發展還是比較快的,成為區域性倉儲建設的一個趨勢,而且可穿戴性設備的應用也會大幅度的提高。

未來需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在快遞行業無論是數量還是營收方面,我國的快遞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黑馬,但是要成為真正的快遞強國,則意味著這些快遞企業需要主動承擔更多的行業、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有助於提升快遞行業的公信力,以及相關市場機制的完善。“一帶一路”生根發芽,快遞行業也要一馬當先,不履行社會責任,在國際上就很難有競爭力。

北京物資學院校長助理鄔躍博士表示,雖然我國的快遞數量已經連續多年世界第一,無人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家相關政策一經發佈就迅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這說明快遞作為國民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經到了必須研究社會責任的時候。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學院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方針。目前,我國快遞行業面臨的最大矛盾是,消費者對於物美價廉的快遞服務的需求與快遞行業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

至於快遞企業如何去承擔社會責任,劉俊海提出“一心、二維、三品、四商、五嚴、六實”的方針。企業處理好社會利益和企業利益,追求利潤合理化,保證好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安全保證權、隱私權和索賠權;嚴格的快遞服務標準,嚴格的行銷體系,內容體系,售後體系,問責體系;要有智商、德商、情商、法商;快遞服務品質和產品、企品三品合一。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對消費者、競爭者、社會的、環境的責任需要企業注意。劉俊海在會上提出,希望企業愛惜自己的羽毛,希望行業協會出臺完善行業自律規則,清除潛規則,清除害群之馬。通過行政監管,完善“大蘿蔔+大棒”的政策,讓好企業能夠脫穎而出,讓壞企業付出付不出的代價。

據瞭解,從國際社會來看,越來越多的國際組織和國家政府傾向於使用經濟杠杆來引導企業以負責任的方式開展經營活動。未來快遞企業社會責任治理將納入政府規範性檔,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將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列入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年檢材料清單,發揮協力廠商優勢,擴展快遞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領域,為行業提供智力支持。

快遞行業將重構生態體系,加強供應鏈管理能力,轉型商業模式,實現精益化、平臺化、共用化、智慧化發展。

順豐速運華北大區總裁劉曉利認為在工業4.0時代,行業將依靠科技創新,逐步提升運營效率,改變運營模式,通過提前預測、動態規劃實現智慧生產,加大自動分揀設備和智慧投遞箱應用,提高運行效率,實現智慧交互。

圓通速運副總裁相峰表示在新零售時代,消費場景更加豐富,必然要求以新物流作為支撐,加強兩者間的資訊互通與資料共用,打造社會化供應鏈平臺。

此外,智慧物流的發展將助推快遞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一是通過資料為行業賦能,2018年大資料將會對快遞企業的網路運營、客戶關係方面的動態管理,提供更多的支持。大資料也將更多的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幫助企業決策,將智慧化、柔性化、社會化生產應用到更多的社會場景中去,讓我們的包裹找到它的最佳運送路徑,最短的方式送到消費者手中。

再就是“三無”技術。無人倉將會是整個無人技術發展的亮點,促使中國智慧快遞進入快車道。現在行業在與互聯網技術深入融合,雲計算、大資料的應用不斷提高行業的資料化、自動化、智慧化的發展過程,行業將會利用這種後發優勢,助推我國快遞行業進入快車道。預計2018年無人倉的發展還是比較快的,成為區域性倉儲建設的一個趨勢,而且可穿戴性設備的應用也會大幅度的提高。

未來需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在快遞行業無論是數量還是營收方面,我國的快遞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黑馬,但是要成為真正的快遞強國,則意味著這些快遞企業需要主動承擔更多的行業、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有助於提升快遞行業的公信力,以及相關市場機制的完善。“一帶一路”生根發芽,快遞行業也要一馬當先,不履行社會責任,在國際上就很難有競爭力。

北京物資學院校長助理鄔躍博士表示,雖然我國的快遞數量已經連續多年世界第一,無人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家相關政策一經發佈就迅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這說明快遞作為國民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經到了必須研究社會責任的時候。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學院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方針。目前,我國快遞行業面臨的最大矛盾是,消費者對於物美價廉的快遞服務的需求與快遞行業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

至於快遞企業如何去承擔社會責任,劉俊海提出“一心、二維、三品、四商、五嚴、六實”的方針。企業處理好社會利益和企業利益,追求利潤合理化,保證好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安全保證權、隱私權和索賠權;嚴格的快遞服務標準,嚴格的行銷體系,內容體系,售後體系,問責體系;要有智商、德商、情商、法商;快遞服務品質和產品、企品三品合一。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對消費者、競爭者、社會的、環境的責任需要企業注意。劉俊海在會上提出,希望企業愛惜自己的羽毛,希望行業協會出臺完善行業自律規則,清除潛規則,清除害群之馬。通過行政監管,完善“大蘿蔔+大棒”的政策,讓好企業能夠脫穎而出,讓壞企業付出付不出的代價。

據瞭解,從國際社會來看,越來越多的國際組織和國家政府傾向於使用經濟杠杆來引導企業以負責任的方式開展經營活動。未來快遞企業社會責任治理將納入政府規範性檔,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將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列入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年檢材料清單,發揮協力廠商優勢,擴展快遞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領域,為行業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