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研究人員開發填充抗真菌藥物的3D列印義齒

近日,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的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技術創造了一種新型牙科設備。他們開發了一套假牙,能夠治療義齒佩戴者口腔中發生的真菌感染。與其他治療方法不同,

例如需要首先去除假牙的防腐劑漱口水、小蘇打和微波消毒等,這些新的3D列印義齒可以在佩戴時進行治療。它們內部儲存有定期釋放兩性黴素B(一種抗真菌藥物)的微膠囊。

“這個創新的3D列印系統的主要影響是它對節約成本和時間的潛在影響,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UB牙醫學院口腔生物學系助理教授,Praveen Arany說 。 “對於感染高度敏感的人群,如老年人或殘疾患者,抗真菌藥物的應用可能是無價的。”

據悉,該團隊已將研究結果發表在Materials Today Communications雜誌上,標題為“Functionalized prosthetic interfaces using 3D printing: Generating infection-neutralizing prosthesis in dentistry”。

3D列印正在迅速佔領牙科治具製造領域,許多陶瓷3D印表機專門針對這一市場。該技術允許牙科醫生在患者旁邊製作假牙和其他牙科固定裝置,利用3D掃描以使其完美貼合。用於陶瓷3D列印的高性能可3D列印樹脂(例如丙烯醯胺)專門用於此目的,

並且3D列印過程使得牙齒固定裝置的生產速度比傳統鑄造/模塑方法快得多。

這一最新突破顯示了日益標準化的牙科3D列印過程可以針對更高級應用進行定制的潛力。UB團隊創建了一套微球體來容納可生物降解和滲透的抗真菌藥物-兩性黴素B。

然後將這些球體植入義齒材料中。他們在列印過程中保護藥物,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逐漸降解,逐漸將其釋放到患者口中,以對抗可能導致的口腔炎症、發紅和腫脹的感染。

該專案涉及開發一種新型丙烯醯胺材料,旨在攜帶抗真菌藥物,以及一種新型注射泵系統,該系統能夠在列印過程中將牙科聚合物和微球體結合在一起。

隨著3D列印假牙測試成功,可以使用類似的列印技術將藥物植入其他裝置中,如夾板、支架、鑄件和假肢。研究人員的下一步將是加強這些3D列印義齒的機械強度。植入微球所需材料的孔隙率增加並不會導致假牙斷裂,但與常規製造的固定裝置相比,

強度降低達35%。該團隊將繼續致力於改善這一問題,同時專注於義齒修復,重新調整義齒以保持與患者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