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供養上師需要和上師的意願相應

​ “一般在印度,欲得到一些普通的婆羅門的教言,如果沒有供養,
也是得不到的。所以按以前印度的規矩,若是沒有黃金,根本求不到法,從藏地來說,以前的國王赤松德贊等也向菩提薩埵和布瑪目紮等這些高僧大德供養了大量純金。 而現在一些愚劣的人,沒有點滴供養,但卻想乞求甚深的教言,如果我給這種人傳授了教言,那他自己也不會去珍惜和重視,這樣對他也沒有什麼利益。雖然上師不一定需要這些財產,但從供養發心等方面,
上師可以觀察了知一個弟子的信心大小。 以前阿底峽尊者來藏地弘法的時候,諸弟子們也是對尊者供養了牛和馬等許多貴重物品,當時藏人的邪見比較嚴重,他們都認為是阿底峽尊者的貪心特別大。有一天,阿日地方的一位姑娘看見阿底峽尊者,生起了信心,於是就將自己身上所佩戴的金銀財寶都供養了,但這個姑娘回家以後,她的丈夫為這件事狠狠地打罵她,
結果她就跳河了。當時很多人就誹謗阿底峽尊者說:"你看阿底峽的貪心有多大,那個女人也是為了供養阿底峽而死去了。"後來仲敦巴問阿底峽尊者:"您為什麼要接受她的供養?"阿底峽尊者說:"因為我接受了她的供養,不久的將來她就會變成我的一個弟子,她也能再見到我的。"後來在阿底峽尊者還沒有圓寂的時候,這位姑娘就轉世成為了仲敦巴的一位大弟子。
所以有些高僧大德接受供養也是具有很多外內密的意義。 其實在依止上師的過程中,要想讓上師歡喜,也不一定要供養財物。比如昨天我平時傳法用的答錄機壞了,今天有個喇嘛就給我拿來了一個,現在我確確實實生起了無比的歡喜。此答錄機是這個喇嘛以前到漢地去的時候買的,他對它特別執著,好象一天都沒有用過,但今天我傳法時卻很需要他的這個答錄機。
所以對上師不一定要供養財產,有時上師是否生歡喜心與弟子的行為有密切的關係,比如今天這個喇嘛若給我供養一斤黃金,我不一定很歡喜,但有時侯與上師的意願比較相應的一些行為和言詞卻事關重要。 本來具有法相的這些上師已經捨棄了今世,他們對弟子供養的財富並不一定歡喜,但為了觀察弟子的根基和抉擇弟子是否是真正的法器,他們需要看看弟子是對上師怎樣供養的,
又是怎樣為上師做事情的,是如何對上師生歡喜心的等等,這些都應該觀察。所以如果沒有一點供養,最好不要給他傳講竅訣。 有些弟子在供養上師時,好象連一塊銀幣也捨不得。他把銀幣拿出來又放進去,又拿出來,心裡說這是古代的銀幣啊,價值特別昂貴,我真是捨不得。對財富特別貪執捨不得的這種人肯定不是優良的法器,因為他對財產執著而對教言不重視,因此不能對他傳授甚深的竅訣。若是為了教言供養了貴重的財物或是受了相當的苦行,那將來就會認為此教言自己曾經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才得到,以後對這個教言也會珍重愛惜,不會虛耗的。 (以前我確實沒有什麼財產,若經常要用財物來供養上師,我就沒有這種經濟能力。比如我在石渠求學的時候,當時我的財物全部加起來也超不過幾百塊錢,但我自己把這些財產確實全都供養過上師,後來在拉智仁波切上師面前也是供養過自己的全部財產。所以我個人在上師面前一方面作過財供養,一方面也作了一些修法的供養,這樣最後自己也是獲得了這些顯密教法的竅訣。) 在自己具有財產的時候,應該觀想這些財產實際上就像是閃電一樣,不值得以此為依託,它沒有什麼真實和長久的可靠性,最多也只能解決今生的一些飲食而已。自己的金銀財寶也並沒有什麼好珍惜的,比如我們有時候覺得珊瑚松耳石等這些珠寶珍稀貴重,但這也是人的一種分別念,實際上它們跟一塊石頭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為了得到甚深的教言,為了報答傳承上師的恩德,供養諸佛菩薩或是供養上師不但應該而且也有巨大的功德,如此自己也會懂得教言的價值,當然在金剛道友面前作會供或是供齋也有相當大的功德。因此教言非常珍貴,我們有智慧的人也應該要知道自己是在哪一位上師面前得到過教言,對於這個教言必須要珍惜,為了它應該可以捨棄自己的一切,這樣上師的加持就會融入自己的心間。 ”

因此不能對他傳授甚深的竅訣。若是為了教言供養了貴重的財物或是受了相當的苦行,那將來就會認為此教言自己曾經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才得到,以後對這個教言也會珍重愛惜,不會虛耗的。 (以前我確實沒有什麼財產,若經常要用財物來供養上師,我就沒有這種經濟能力。比如我在石渠求學的時候,當時我的財物全部加起來也超不過幾百塊錢,但我自己把這些財產確實全都供養過上師,後來在拉智仁波切上師面前也是供養過自己的全部財產。所以我個人在上師面前一方面作過財供養,一方面也作了一些修法的供養,這樣最後自己也是獲得了這些顯密教法的竅訣。) 在自己具有財產的時候,應該觀想這些財產實際上就像是閃電一樣,不值得以此為依託,它沒有什麼真實和長久的可靠性,最多也只能解決今生的一些飲食而已。自己的金銀財寶也並沒有什麼好珍惜的,比如我們有時候覺得珊瑚松耳石等這些珠寶珍稀貴重,但這也是人的一種分別念,實際上它們跟一塊石頭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為了得到甚深的教言,為了報答傳承上師的恩德,供養諸佛菩薩或是供養上師不但應該而且也有巨大的功德,如此自己也會懂得教言的價值,當然在金剛道友面前作會供或是供齋也有相當大的功德。因此教言非常珍貴,我們有智慧的人也應該要知道自己是在哪一位上師面前得到過教言,對於這個教言必須要珍惜,為了它應該可以捨棄自己的一切,這樣上師的加持就會融入自己的心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