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作為導演,劉若英這次可以打幾分?

《後來的我們》可以拍的動人,當然還要歸功於掌鏡者——李屏賓。

在《花樣年華》《太陽照常升起》《刺客聶隱娘》之後,他站在劉若英背後,和剪輯師孔勁蕾、廖慶松,以及藏在電影背後的張艾嘉——是啊,

當然有她,怎麼可能會沒有?他們一起夯實了首執導筒的劉若英的電影。

而張一白關於愛情片賣座的經驗,則從一開始就幫助劉若英,將故事定位為北漂。他幫助劉若英將一部好電影,變成了爆款。

但決定電影成敗的,還是劉若英。

作為導演的劉若英,

近乎固執地拒絕將任何《後來》的元素直接融入電影裡,這種出於本心的智慧,最終成全了這部電影,當電影快結束時,見清和小曉再度相見時,《後來》沒有響起,電影,也沒有成為《後來》這首歌的IP電影。

事實上,《後來的我們》和她那些經典情歌一樣,所有的波濤,都是暗湧。

在技術上,劉若英近乎強硬地賦予了不同時間不同的色彩,一個是過去的彩色,一個是現在的黑白。

在結構上,她沒有一個新導演的青澀,而是大膽地用時光的碎片,將這十年串了起來。從十年之前火車上的初遇,到十年之後在飛機上的相逢,劉若英有意用回家完成了這場故事的串連。

當然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新導演,劉若英始終忠於自己,她只是將那些小說裡文字的感覺,

歌聲裡奶茶的味道,轉換成影響表達了出來,劉若英還是劉若英,奶茶還是那杯奶茶。

她只是為這杯奶茶,接上了更多北京的地氣。

劉若英自己的一段話,或許能被作為她的導演闡述,她說,她希望觀眾能看到電影裡面我想要表達的情感,

如果你們有一點點感動,就是我開心的事情。

她的確做到了。

這部讓萬千男女都淚流滿面的電影,值得成功

說到底,這是一部有關失敗的電影。

表面上,它說的是一對男女如何在十年裡,從相愛到失去。

但實際上,它說的像片中的林見清和周小曉一樣,奮力同時間抗爭最後敗北的——我們。

到了影片的後來,周冬雨說:林見清,再見。

井柏然說:方小曉,再見。

然後,他們各自消失在人海,

必須從此各自面對生命中的後來。

劉若英真的拍出了當代人的情感困境,兩個飲食男女,說出了一代人愛情的後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所有的國產愛情片都刻意將故事填得很滿,仿佛只有足夠狗血足夠驚天動地,才能讓觀眾滿意。

中國電影人,真的把觀眾想像地太low了。

事實上是,在各種青春愛情電影裡,觀眾一直都在期待著能真正戳中自己、講述自己悲傷的故事。

當劉若英用電影把北漂出租屋的那些故事細膩綿長地說出來。這樣的敘事,僅僅是將那些我們見過的愛情、友情、親情拍出來,把那些塑造了我們,成就了我們,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娓娓道來,就足夠銘心刻骨。

“如果當時沒有那麼倔強,現在也不那麼遺憾……”劉若英唱出了生命的永恆遺憾,她可以不把它拍成電影,可還是拍出來比較好。

是啊,如果當時——可是,生命沒有如果。

小曉當時愛上見清,不是因為他一無所有,而是因為他的勇敢與純真。後來離開,也是因為見清雖然不再一無所有,但也不再是當年的自己。可當他終於成為了對方心裡想要的人,時間已經不對了,兩個人,終於沒有後來。

說到底,劉若英拍的,並不只是小曉和見清的故事,而是變化時代無數時代背景板的故事,我們的故事。

這就是為什麼劉若英的這部電影值得拿下這麼多票房,當我們唱著“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我們需要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自己的眼淚。劉若英做到了,她配得上這部電影所有的成功。

中國電影人,真的把觀眾想像地太low了。

事實上是,在各種青春愛情電影裡,觀眾一直都在期待著能真正戳中自己、講述自己悲傷的故事。

當劉若英用電影把北漂出租屋的那些故事細膩綿長地說出來。這樣的敘事,僅僅是將那些我們見過的愛情、友情、親情拍出來,把那些塑造了我們,成就了我們,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娓娓道來,就足夠銘心刻骨。

“如果當時沒有那麼倔強,現在也不那麼遺憾……”劉若英唱出了生命的永恆遺憾,她可以不把它拍成電影,可還是拍出來比較好。

是啊,如果當時——可是,生命沒有如果。

小曉當時愛上見清,不是因為他一無所有,而是因為他的勇敢與純真。後來離開,也是因為見清雖然不再一無所有,但也不再是當年的自己。可當他終於成為了對方心裡想要的人,時間已經不對了,兩個人,終於沒有後來。

說到底,劉若英拍的,並不只是小曉和見清的故事,而是變化時代無數時代背景板的故事,我們的故事。

這就是為什麼劉若英的這部電影值得拿下這麼多票房,當我們唱著“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我們需要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自己的眼淚。劉若英做到了,她配得上這部電影所有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