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兩屆全運會狂攬540萬+一套房 他令很多體制內球員眼紅!

四年一度的全運會又如約而至,對於CBA的球員而言,這是一個撈金的好機會。體制內球員,幫助球隊取得好成績的話,將會得到豐厚的獎金。而對於那些有實力,又是非體制內的球員而言,

那這就更是他們撈金的絕佳機會。動輒上百萬的出場費,只打幾場比賽,無疑比打CBA還要賺得多!要問誰是全運會第一吸金王,那必須是巴特爾了!

離開北京男籃後,巴特爾正式成為非體制內球員。完全自由球員的身份,使得巴特爾在CBA獲得了450萬的年薪。

而在全運會,同樣是因為非體制內球員的身份,巴特爾兩屆全運會總共獲得了540萬出場費+一套價值140萬房產的收入。2009年山東全運會,東道主山東男籃為了取得好成績,不惜以200萬的傭金+濟南最繁華地段一套價值140萬的豪宅招攬巴特爾!重金引進的巴特爾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不被看好的山東男籃一路打進決賽,最終不敵廣東男籃,收穫亞軍。2013年遼寧全運會,東道主遼寧男籃用340萬的出場費引進巴特爾,
不過38歲的巴特爾狀態低迷,場均僅有5分3.8個籃板0.7次助攻。遼寧能夠打進決賽,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強勁班底,與巴特爾並沒有太大關係。在決賽面對廣東男籃,遼寧男籃惜敗屈居亞軍。

兩屆全運會狂攬540萬出場費+1套房,

總共就10來場比賽,巴特爾儼然成為了全運會專業戶。巴特爾總共參加過6次全運會,不過均未奪冠。雖然0冠有些遺憾,但作為全運會最強雇傭兵,巴特爾的能力直接體現在了出場費上。事實上,不僅巴特爾,就算是體制內球員,他們也有十分豐厚的報酬。上屆全運會,據悉某支球隊表示,如果奪冠,那主力球員每人能分得300萬獎金!顯然,全運會才是中國籃壇最燒錢的比賽!

目前CBA大多數球員都屬於體制內球員,他們的人事關係在地方體育局。而地方體育局十分重視全運會,級別相當於奧運會,開出重金也就不奇怪了。深圳男籃的沈梓捷,今年季後賽半決賽還沒打完,就已經開始準備全運會了。37歲的劉煒,球隊在季後賽才剛剛被淘汰不久,

就馬不停蹄準備全運會了。以及2個賽季沒球打的衡藝豐,也早早回到了江蘇男籃準備全運會。毫無疑問,有全運會這樣畸形的存在,CBA想要健康發展還是有困難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每逢全運會的年份,地方體育局都是重視全運會高於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