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於謙《石灰吟》:是言志,也是預言

於謙《石灰吟》:是言志,也是預言

丁啟陣

丁啟陣書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1

這是一首內容和詩人品格、遭遇關係特別直接、密切的詩歌。一方面,可以讀其詩相見其為人;或者反之,知其人論其詩。

於謙字廷益,號節庵,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明永樂十九年(1421)中進士。五年後,以禦史身份跟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到宣宗朱瞻基的賞識,升任江西巡按。又過四年,

以兵部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于謙曾因入京覲見英宗時未向權臣王振送禮,遭誣陷下獄。“土木堡之變”(1449)後,於謙力排南遷都城之眾議,主張固守,因此升任兵部尚書。代宗即位後,親自督戰,率軍二十余萬,於北京九門外列陣,抵擋瓦剌大軍,並以“社稷為重,君為輕”的說法拒絕瓦剌太師也先挾英宗逼迫議和,也先不得已將英宗釋放了。議和開始後,於謙仍積極備戰,以保邊境安寧。
于謙為官清廉,全身心為國事、軍務操勞,旰食宵衣,運籌帷幄。但因為他個性剛正,蔑視那些無能的王公大臣,招致眾人嫉恨。天順元年(1457),英宗復辟,大將石亨等誣陷於謙謀立襄王之子,致使其蒙冤受害——在他拼死守衛下得以保全的北京城崇文門外慘遭處決!

2

詩言志,於謙是一個言行一致的歷史人物。

從詩中不難看出,於謙是在經歷了諸多艱難坎坷之後寫作這首作品的。

千錘萬擊、烈火焚燒,說的既是石灰燒制的過程,也是詩人親身經歷的寫照;碎骨粉身、留清白既是對石灰品德的讚美,也是詩人的人生宣言。

這裡有必要對石灰略加介紹。石灰,是一種以氧化鈣(包括一氧化鈣、二氧化鈣)為主要成分的無機凝膠材料,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醫藥器材等領域。石灰的生產原理是,石灰石即青石、白雲石、白堊、貝殼等材料,在900-1100度的高溫煆燒過程中分解為一氧化鈣和二氧化鈣,

即生石灰。生石灰加水後,產生化學反應,即成為熟石灰。

詩的前兩句,第一句,千錘萬擊出深山,說的是石灰石等材料的採集過程;第二句,烈火焚燒若等閒,說的是煆燒過程。詩的後兩句,說的是煆燒完成後的情況和用途。“要留清白在人間”,指的是石灰眾多的用途之一:土木工程中的粉刷牆壁之類。

3

不幸的是,於謙真的如石灰石一樣,在遭受“千錘萬擊”、“烈火焚燒”之後,

終於“碎骨粉身”了;幸運的是,於謙後來真的是“留清白於人間”了。憲宗朱見深(1465-1487在位)時,於謙被追複官職並賜祭,得到平反昭雪。孝宗弘治二年(1489),追贈於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追諡“肅慜”;神宗萬曆十八年(1590),改諡“忠肅”。《明史》稱讚于謙“忠心義烈鵝,與日月爭光”。于謙跟岳飛、張煌言一起,並稱“西湖三傑”。在民間,杭州、河南、山西都是歷代奉拜祭祀不止,數百年來於謙廣泛受到普通百姓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