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均納稅1.6億 恒大成2017年上市房企“納稅王”

4月27日,“2017中國上市房企所得稅排行TOP50”榜單揭曉。榜單顯示,

中國恒大以繳納404.24億元所得稅位居榜首,這一納稅規模比第二、第三名的總和還高出約50億,占TOP50上市房企所得稅總額(2495億)的16%。

本次上市房企納稅排行榜,與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趨勢相一致。排名榜單前列的均為行業中業績靠前的房企,僅TOP7房企的所得稅,就超過了整個所得稅榜單總額的一半。

在這份榜單中,排名第二到第六名的房企分別是:碧桂園(所得稅:177.7億元)、中海地產(所得稅:約177.22億元)、華潤置地(所得稅:約172.29億元)、萬科(所得稅:139.34億元)、龍湖地產(所得稅:100.75億元)。

恒大之所以成為上市房企納稅榜首,近年迅速增長的業績保證了其納稅大幅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從 2008年到2017年,恒大的銷售額由60億增長至5010億,營業額由36.1億增長至3110億。2017年,恒大的營業收入為3110.2億,同比增47.1%;淨利潤370.5億,同比增110% 。

值得注意的是,恒大在2017年的納稅額甚至還高於其淨利潤總額,這相當於每個工作日納稅超1.6億元。

一定程度上,恒大實現了社會效益與企業效益的雙贏。

相對於經濟效益,為社會貢獻更多稅收也是許家印比較看重的指標。他曾表示,民營企業把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解決更多的就業、上繳更多的稅收,就是最大的民生。

納稅作為一家企業的社會責任,如今已逐漸量化為企業社會貢獻總額,這其中既有企業對員工的責任、對環境的責任,

也有納稅的責任、社會捐贈責任。其中占比相對較高的正是納稅總額。

目前我國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源於稅收,而稅收可以有效轉化為市民的公共服務和基礎建設,成為社會發展的基石。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承擔納稅的義務和責任,也是其社會責任的體現方式之一。

自2017年開始,恒大啟動戰略轉型,發展模式由“規模型”向“規模+效益型”轉變,經營模式由高負債、高杠杆、高周轉、低成本的“三高一低”向低負債、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轉的“三低一高”轉變。

隨著戰略轉型成效逐步顯現,恒大的業績依然維持著行業領先。今年一季度,恒大已累計實現銷售金額1618.7億,同比再增長51.38%。按照這一銷售進度,恒大也有望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5500億元銷售目標。

在今年3月份的年度業績會上,許家印公佈的“新恒大”發展藍圖中提到,到2020年底,恒大的總資產將達到3萬億元、年銷售規模8000億元、年利稅1500億元,

負債率下降至地產行業中低水準,成為世界百強企業。

如果這一目標能順利實現,意味著屆時恒大的年納稅額將超過700億元,有望成為中國民營企業的納稅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