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業農村部:養殖業穩中有增,生豬養殖佈局加快優化!

農業農村部前幾天舉行新聞發佈會,通報今年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會議內容節選如下:

01 養殖業穩中有增,生豬養殖佈局加快優化

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開局良好。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8904億元,同比增長3.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226元,實際增長6.8%,延續了“雙增長”的勢頭,實現了“開門紅”。

養殖業生產穩中有增。一季度生豬出欄2億頭,同比增長1.9%,豬肉產量1543萬噸,

比去年同期增加2.1%。

農業結構持續優化。生豬養殖佈局加快優化,南方水網地區已累計調減存欄2300萬頭,產能向糧食主產區和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趨勢明顯,溫氏、大北農、牧原等大型養殖企業已在東北玉米產區落地。

02 畜牧業投資帶動第一產業投資增速

針對第一產業投資的速增問題,為了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多層次、個性化的需求,現在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提高農業生產經營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們對農業投資的積極性在不斷地加大。據統計,一季度頭兩個月,畜牧業固定資產投資就增長了37.4%,而且大部分都是投向了規模化的養殖場。

03 大力推進畜牧業的結構調整

這幾年畜牧業一直在朝著結構調整的方向不斷地努力,而且以市場和問題為導向,不斷地在推動。經過這些努力,出現了三個積極的變化:

一是區域結構在優化

強化了規劃指導和政策引導,積極穩妥推進畜禽養殖業向環境承載容量大的地區和糧食主產區轉移。這幾年表現尤為突出的是生豬養殖北進西移,蛋雞養殖東擴南下成為一種趨勢。水網地區、生豬存欄調減了2300萬頭,養殖密度、養殖強度都有所下降。南方長距離調用雞蛋的情況也在逐步改善。從一季度情況看,受生豬價格行情低迷影響,生豬產能調整和轉移仍在持續,

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同比均有所下降。

二是產業結構得到優化

持續推進畜禽標準化示範創建,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到了58%,畜牧業實現了從分散養殖到規模養殖的歷史性轉變。糧改試點面積達到1300多萬畝,新型種養關係加快構建,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推進,畜牧業朝著節水、節糧、節地的方向發展,種養結合,綠色發展成為一個新的導向。

從去年和今年一季度情況看,儘管市場有起伏,但畜產品產能總體穩定,充分說明規模經營主體的“壓艙石”作用正在逐步顯現。

三是產品結構得到優化

肉蛋奶的結構持續調整,奶業正在向著全面振興的方向逐步邁進,優質特色畜牧業快速發展。豬肉占肉類比重下降到了62%,更加貼近市場的需求,從一季度情況看,生鮮乳生產同比略增,牛羊肉產銷兩旺。同時,畜產品質量安全水準也在不斷提升,生鮮乳中三聚氰胺等重點監控的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長期保持在100%。全國飼料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了97.4%。

從下一步來看,將按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以提高畜牧業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畜禽生產力為主攻方向,進一步轉方式、調結構、優質量,全面提升畜產品供給品質和水準。

一是繼續推進產業佈局調整,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繼續推動形成生豬、蛋雞、肉牛、肉羊產業合理佈局,資源有效利用的生產新格局。

二是示範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繼續抓好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創建活動,以生豬、奶牛為重點,兼顧特色畜種,創建好示範牧場。

三是大力發展優質特色畜牧業,適應市場消費轉型的要求,支持引導蜜蜂、馬、驢、奶山羊、兔等市場成長穩定,發展有潛力,而且有市場需求的特色產品。

今年,我們將研究制定馬、蜂產業發展規劃,制定水禽、蜜蜂遺傳改良計畫,組織開展畜產品品牌推介活動,通過畜博會等展會形式搞好品牌行銷,打造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畜產品品牌。

畜產品質量安全水準也在不斷提升,生鮮乳中三聚氰胺等重點監控的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長期保持在100%。全國飼料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了97.4%。

從下一步來看,將按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以提高畜牧業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畜禽生產力為主攻方向,進一步轉方式、調結構、優質量,全面提升畜產品供給品質和水準。

一是繼續推進產業佈局調整,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繼續推動形成生豬、蛋雞、肉牛、肉羊產業合理佈局,資源有效利用的生產新格局。

二是示範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繼續抓好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創建活動,以生豬、奶牛為重點,兼顧特色畜種,創建好示範牧場。

三是大力發展優質特色畜牧業,適應市場消費轉型的要求,支持引導蜜蜂、馬、驢、奶山羊、兔等市場成長穩定,發展有潛力,而且有市場需求的特色產品。

今年,我們將研究制定馬、蜂產業發展規劃,制定水禽、蜜蜂遺傳改良計畫,組織開展畜產品品牌推介活動,通過畜博會等展會形式搞好品牌行銷,打造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畜產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