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痛心!南昌4萬輛共用單車被廢棄 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在城市中有一種距離叫做

公交坐不到

打車嫌太近

走路又太遠

……

共用單車就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深受廣大市民喜愛

資料顯示

在南昌共用單車數量從

2016年底的2000多輛

增至目前35萬多輛

隨著共用單車短期內爆炸式的增長

各種問題也日趨凸顯

3月份

南昌市城管委東湖區執法局執法隊員

對廢棄共用單車進行了全面清理

(資料圖)

如今

僅東湖區廢棄單車數量就達到5000輛

而在整個南昌城區數量達到4萬輛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5000多輛單車成燙手山芋

在三經路與下沙窩交界處的東湖區非機動車違章處理點內,5000多輛“小綠車”層層疊疊的擺放著,看上去甚是整齊壯觀。但在南昌市東湖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隊員的眼裡,這些“小綠車”卻是不折不扣的“燙手山芋”。

“我們曾想過把這些酷騎共用單車報廢處理,

或者交給某個共用單車企業再利用,但一直沒有合法的方式,擔心會發生經濟糾紛。”執法隊員在記者面前比劃了一下,這5000輛酷騎單車佔據了非機動車違章處理點一大半的面積,日常看管費用是個不小的數位,而且嚴重影響到了非機動車違章處理點的工作效率,讓執法隊員“愁白了頭”。

5000輛共用單車等待處理

“去年9月份的時候,我們還召集了酷騎在內的共用單車企業運維、管理人員開會,商討共用單車規範問題,當時對方回應很積極,宣稱還將加大投入力度。沒想到10月份就發現他們開始撤離,11月就完全聯繫不上了。”為解決酷騎單車的處理問題,南昌市東湖區執法局多次想要找到酷騎單車的管理人員瞭解情況,

但其公司大樓已是人去樓空。執法人員還試圖聯繫酷騎北京總部,但打了數十個電話,但均未得到有效回應。

單車何去何從仍是個未知數

據統計,酷騎單車在全國的單車投放量超過了100萬輛,涉及押金4.47億。隨著酷騎單車的倒閉,南昌一夜之間多出了數萬輛無人管理的“小綠車”,一度成了堵塞人行道的“公害”。若是將其停放到泊位裡,又無法正常掃碼使用,

反而成了佔據泊位資源的“毒瘤”。要解決這些“廢棄單車”,關鍵還在運輸和存放。

據估計,東湖區廢棄的酷騎單車約5000輛,散佈在全區的大街小巷,清運工作需要大量人力運力。對此,東湖區執法局與哈羅單車多次溝通,取得了對方的的大力支持,制定了由執法隊員收集整理,共用單車公司組織清運,非機動車停放場集中停放的處理方案。雙方還建立了專門的“東湖區廢棄單車聯繫群”,以便快捷高效的推進清運工作。眼下,各主要幹道上已少見它們東倒西歪的身影,全部被集中到了非機動車違章處理點停放處理。但這些在非機動車違章處理點“堆積如山”的酷騎單車何去何從仍是個未知數。面對相應法規尚未出臺、單車公司無法聯繫的空白期,如何處理這類問題成了一個大難題。

廢棄單車現狀堪憂期盼新主人

通常而言,一輛共用單車的使用壽命在兩年左右,如果缺乏維護的話還將大打折扣,這5000輛酷騎單車已經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下風吹日曬了半年,不少單車都狀態較差,如不能及時維修,很快就將失去使用價值。“剛搬回來的時候,很多酷騎單車都落滿了灰,車座開裂的也不在少數。我們對這些單車進行了沖洗,但缺乏維修保養的技術和能力,這樣放置下去不是辦法。”在執法隊員的指引下,記者近距離觀察了被廢棄的酷騎單車,許多單車都有撐腳架、車輪輻條、刹車線斷裂損壞的情況,部分單車還存在油漆剝落銹蝕的問題。長此以往,這些單車將會徹底淪落為“廢棄垃圾”。

五月份快到了,炎炎夏日即將降臨,這些廢棄的酷騎單車還將面臨日光曝曬的威脅,加速車體的老化和損壞。共用單車本是為滿足市民“最後一公里”通行需求的重要工具,其“共用”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交通的意味。但不同於公交或是地鐵,共用單車並未納入公共交通體系,作為新興事物也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要讓共用單車真正為大眾的便利服務,還需要政府機關儘快明確廢棄單車的處理方式;或有哪個企業願意來“認領”而成為這些車輛的新主人。

以便快捷高效的推進清運工作。眼下,各主要幹道上已少見它們東倒西歪的身影,全部被集中到了非機動車違章處理點停放處理。但這些在非機動車違章處理點“堆積如山”的酷騎單車何去何從仍是個未知數。面對相應法規尚未出臺、單車公司無法聯繫的空白期,如何處理這類問題成了一個大難題。

廢棄單車現狀堪憂期盼新主人

通常而言,一輛共用單車的使用壽命在兩年左右,如果缺乏維護的話還將大打折扣,這5000輛酷騎單車已經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下風吹日曬了半年,不少單車都狀態較差,如不能及時維修,很快就將失去使用價值。“剛搬回來的時候,很多酷騎單車都落滿了灰,車座開裂的也不在少數。我們對這些單車進行了沖洗,但缺乏維修保養的技術和能力,這樣放置下去不是辦法。”在執法隊員的指引下,記者近距離觀察了被廢棄的酷騎單車,許多單車都有撐腳架、車輪輻條、刹車線斷裂損壞的情況,部分單車還存在油漆剝落銹蝕的問題。長此以往,這些單車將會徹底淪落為“廢棄垃圾”。

五月份快到了,炎炎夏日即將降臨,這些廢棄的酷騎單車還將面臨日光曝曬的威脅,加速車體的老化和損壞。共用單車本是為滿足市民“最後一公里”通行需求的重要工具,其“共用”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交通的意味。但不同於公交或是地鐵,共用單車並未納入公共交通體系,作為新興事物也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要讓共用單車真正為大眾的便利服務,還需要政府機關儘快明確廢棄單車的處理方式;或有哪個企業願意來“認領”而成為這些車輛的新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