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醫兒童醫院建兒童遠端心電會診平臺 藏族患兒在“家門口”做心電圖

為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讓更多的基層患兒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今(28)日,上游記者從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獲悉,該院建成並完善了兒童遠端心電網路會診平臺,可完成遠端靜息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的採集、傳輸、存儲、報告發放工作。重醫兒童醫院已與昌都市人民醫院成功開展第一例兒童遠端心電圖會診。

今後,藏族患兒做心電圖可以在當地醫院或住院部病床旁進行,重醫兒童醫院心電圖專家可即時、同步給出遠端診斷結果,享受與三甲醫院就診患兒同質的醫療服務。

克服特殊氣候搭建兒童遠端心電網路

按照重慶市衛計委要求,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4月20日派出第4批短期柔性援藏醫療隊,由心內科李源欣醫生、呼吸科何山護士、新生兒中心劉豔護士、資訊技術人員羅映川組成,

幫扶昌都市人民醫院兒科創三甲。重醫兒童醫院第4批援藏醫療隊抵達昌都市人民醫院後,立即著手開展搭建兒童遠端心電網路會診平臺事宜。4月25日下午,由重醫兒童醫院支援的遠端心電圖設備及廠家到達昌都市人民醫院,資訊科援藏技術人員羅映川與心電圖設備廠家技術員趙勝泉進行安裝測試。但設備安裝好後,
觸屏不能正常操作,原來是高原氣候異常乾燥,人體手指接觸螢幕時產生非常大的靜電,機器無法正常使用,技術員們想辦法減少自身靜電的同時減少機器的靜電,雙管齊下,機器終於可以正常操作。

3歲藏族女童成為第一個受益患兒

3歲藏族女童央措因支氣管肺炎住院,同時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為了讓專家評估診斷央措的先天性心臟病,需做遠端心電圖網路會診。

4月27上午10點30,重醫兒童醫院資訊科援藏技術人員羅映川來到昌都市人民醫院兒科病房,為機器的運作做技術保障,心內科援藏醫生李源欣與護士何山、劉豔為央措連接好心電圖機器。

但因央措哭鬧,何山與劉豔護士溫柔地安撫,並與孩子爸爸溝通,央措漸漸安靜下來,李源欣醫生開始了央措的心電圖資料獲取,重醫兒童醫院援藏幹部陳軍華主任與李春醫生全程參與,

當地醫生護士對這項新技術的開展積極觀摩學習。

同時,在重醫兒童醫院心電生理診斷中心,醫務處李映良處長到現場指導,心電生理診斷中心負責人吳曉雲教授守在心電圖採集的電腦旁邊,央措的心電圖資料即時傳輸了過來,吳曉雲教授即時分析心電圖報告,立即將報告結果傳回了昌都市人民醫院兒科。整個過程不到5分鐘。她也成為第一例兒童遠端心電圖會診受益的患兒。

據吳曉雲教授介紹,重醫兒童醫院具有國內領先的兒童心血管疾病診治水準,醫院已經建成了兒童遠端心電網路會診平臺,昌都市人民醫院是第一家與兒童醫院搭建兒童心電網路會診的醫院。今後將更多地開展與基層醫院的遠端心電網路會診,讓周邊及區縣醫院的患兒在“家門口”做心電圖,就能享受到重醫兒童醫院專家的診斷,進一步落實分級診療,為基層醫生提供診斷依據。

上游新聞記者 黎靜

據吳曉雲教授介紹,重醫兒童醫院具有國內領先的兒童心血管疾病診治水準,醫院已經建成了兒童遠端心電網路會診平臺,昌都市人民醫院是第一家與兒童醫院搭建兒童心電網路會診的醫院。今後將更多地開展與基層醫院的遠端心電網路會診,讓周邊及區縣醫院的患兒在“家門口”做心電圖,就能享受到重醫兒童醫院專家的診斷,進一步落實分級診療,為基層醫生提供診斷依據。

上游新聞記者 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