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八方來客機場享文化盛宴

粵繡陳列區

廣彩作品

石灣陶瓷

工藝擺件

廣州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將迎來啟用後的第一個“五一”假期。

這個假期,如果去2號航站樓搭飛機的市民,不妨早點出門,說不定會在這65.87萬平方米的偌大空間內流連忘返。其中,位於2號航站樓二層的廣東省博物館體驗館,自4月26日試業以來,吸引了不少旅客的眼球。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妍、蘇贊

市民:

機場不要匆匆過,下次留足時間慢慢逛

過去,從白雲機場出發,到達機場後,值機、安檢、最後登機,

不少街坊都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如今,不少體驗過2號航站樓的旅客向記者感歎,要是不預留點時間,在此細細逛一逛,可能就要“走寶”了。

在2號航站樓二樓通往登機口的一側,石獅子鎮守的廣東省博物館體驗館格外顯眼。往裡一瞥,廣彩碗碟色彩斑斕,小鳥屏風栩栩如生,而木棉花刺繡正火紅綻放……

記者走進體驗館內,看到各種充滿嶺南風情的陳列品,從粵繡、廣彩,

到端硯、陶瓷,琳琅滿目。有旅客越看越喜歡,“每一件陳列品都很耐看,下次一定要仔細逛逛”。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裡是廣州首家廣東省博物館體驗館,全方位地向觀眾展示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粵繡、端硯、石灣窯以及廣彩的發展歷史、製作工藝等。

店內特色文創產品種類繁多。記者看到,這裡除了售價上千元的端硯,也有價格低至每個20元的百花圖杯墊,每個50元的古風韻味的零錢包,

每把75元的透明花雨傘……這些產品都嵌入了傳統文化的元素,但價格親民,普通旅客也能接受。

店員:

“拜師”非遺匠人,敬佩大師們工匠精神

從早到晚,搭乘航班的旅客來來往往,有些旅客只是在省博體驗館稍作駐足,店內的工作人員也會熱情地介紹展品。

“80後”的王偉是2號航站樓省博體驗館的員工之一,說起店內“非遺”展品的故事娓娓道來。很少有人知道,與其他同事一樣,

大概是一個多月前,他們的人生才開始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交集。

體驗館開設之前,王偉和同事們一起參加了提前安排的非物質文化學習。他們在廣州賞廣彩,到肇慶學端硯,還去瞭解佛山石灣陶瓷,拜訪了譚廣輝、陸柳卿等傳承人。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他們深入瞭解了這些“非遺”的整個製作工藝流程——端硯冬不結冰,廣彩絢彩華麗、石灣陶瓷生動逼人……

“端硯要經過開鑿、選料、整璞、設計、雕刻、打磨、洗滌、配裝等精細的工序;廣繡的絲線用的是蠶絲,其細是其他地方的針繡所不能比的;石灣陶瓷非心如止水、手巧心靈不能雕刻。”王偉說,再精妙的藝術品背後,都有一個沉澱多年的匠人。

不少參與培訓學習的店員,都被“非遺”傳承人的那份工匠精神所感動。“廣彩的傳承人譚廣輝大師,經過半年到一年時間出一個作品,為一個研究甚至可以一花就是50年;廣繡傳承人陸柳卿大師,8歲開始在家裡面接觸針繡活,13歲開始系統學習廣繡,一直延續到今天都在揮舞那細細的蠶絲線。”王偉越說越激動,他們製作出來的作品栩栩如生,給你感覺就是名副其實的藝術品,無法用錢衡量。

“我這才覺得自己太年輕了,對這些文化瞭解得還不夠透徹。”王偉對大師們很是敬佩,“要向大師們學習的地方太多了,國家級大師的稱號,起碼要沉澱30~50年時間。”

如今,王偉和幾位同事每天接待進店品賞的旅客,互相聊一聊文化,聊一聊非遺,“有的朋友交談中就帶走一件藝術品送朋友,不少人都回饋,感覺中國文化歷史太博大精深了。”

機場:

不僅是飛機“月臺”

還是城市文化名片

機場融入文化元素,在廣州航站樓已有多項先例。去年8月16日,白雲國際機場與省博簽約,白雲機場文博館落地,雙方在1號航站樓啟用海天走廊,第一期雙方合作展示的是“牽星過洋——廣州海貿傳奇”主題展覽,主要講述廣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的貿易歷史,展品包括跨越唐、宋、明、清代的特色瓷器、銀飾品等。

過去一年,白雲機場基於海天走廊開展了不少親子活動,向廣州家長和孩子介紹歷史文化。一位元家長告訴記者,本來只是帶孩子過來體驗一下的,結果自己也被“驚豔”了。這位家長把發到朋友圈的不少照片展示給記者,說,“我和身邊朋友都很驚訝,機場還有這麼個好去處。其實這樣的場景設置很有意義,它讓白雲機場不再只是一個搭乘航班的點了,而是一個文化聚集的生活場所,即使不是搭飛機也可以來逛一下。”

文化生活對廣州市民來說,一直以來吸引力十足。

省博官方微信平臺曾發佈過這麼一段話:博物館在人們的生活中一直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它承載著某一區域、某一時段或者某一領域的歷史內核與文化內涵,隨著物質生活水準的不斷提升愈發與人們的“美好生活”息息相關,逛博物館慢慢成為泡咖啡店、進電影院之外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近年來,白雲機場在文化機場建設上持續發力,除了前年在1號航站樓啟用的炫酷“時空隧道”,還有“絲路”主題的“絲路花城”“絲路驛站”“絲路登機口”,去年再添“海天走廊”,讓廣大旅客近距離接觸廣東省博物館珍藏、瞭解嶺南特色文化,進一步提升機場視窗服務形象,為打造廣州名片做出努力。

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孫秀清表示,大規模啟用的自助設備、嶺南特色屋面設計、空中花園、7號島“天空舞臺”景觀性媒體項目、非遺文化及中華老字型大小品牌展示的博物館零售區等特色項目,讓二號航站樓有望成為廣州文化的新地標。

其細是其他地方的針繡所不能比的;石灣陶瓷非心如止水、手巧心靈不能雕刻。”王偉說,再精妙的藝術品背後,都有一個沉澱多年的匠人。

不少參與培訓學習的店員,都被“非遺”傳承人的那份工匠精神所感動。“廣彩的傳承人譚廣輝大師,經過半年到一年時間出一個作品,為一個研究甚至可以一花就是50年;廣繡傳承人陸柳卿大師,8歲開始在家裡面接觸針繡活,13歲開始系統學習廣繡,一直延續到今天都在揮舞那細細的蠶絲線。”王偉越說越激動,他們製作出來的作品栩栩如生,給你感覺就是名副其實的藝術品,無法用錢衡量。

“我這才覺得自己太年輕了,對這些文化瞭解得還不夠透徹。”王偉對大師們很是敬佩,“要向大師們學習的地方太多了,國家級大師的稱號,起碼要沉澱30~50年時間。”

如今,王偉和幾位同事每天接待進店品賞的旅客,互相聊一聊文化,聊一聊非遺,“有的朋友交談中就帶走一件藝術品送朋友,不少人都回饋,感覺中國文化歷史太博大精深了。”

機場:

不僅是飛機“月臺”

還是城市文化名片

機場融入文化元素,在廣州航站樓已有多項先例。去年8月16日,白雲國際機場與省博簽約,白雲機場文博館落地,雙方在1號航站樓啟用海天走廊,第一期雙方合作展示的是“牽星過洋——廣州海貿傳奇”主題展覽,主要講述廣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的貿易歷史,展品包括跨越唐、宋、明、清代的特色瓷器、銀飾品等。

過去一年,白雲機場基於海天走廊開展了不少親子活動,向廣州家長和孩子介紹歷史文化。一位元家長告訴記者,本來只是帶孩子過來體驗一下的,結果自己也被“驚豔”了。這位家長把發到朋友圈的不少照片展示給記者,說,“我和身邊朋友都很驚訝,機場還有這麼個好去處。其實這樣的場景設置很有意義,它讓白雲機場不再只是一個搭乘航班的點了,而是一個文化聚集的生活場所,即使不是搭飛機也可以來逛一下。”

文化生活對廣州市民來說,一直以來吸引力十足。

省博官方微信平臺曾發佈過這麼一段話:博物館在人們的生活中一直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它承載著某一區域、某一時段或者某一領域的歷史內核與文化內涵,隨著物質生活水準的不斷提升愈發與人們的“美好生活”息息相關,逛博物館慢慢成為泡咖啡店、進電影院之外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近年來,白雲機場在文化機場建設上持續發力,除了前年在1號航站樓啟用的炫酷“時空隧道”,還有“絲路”主題的“絲路花城”“絲路驛站”“絲路登機口”,去年再添“海天走廊”,讓廣大旅客近距離接觸廣東省博物館珍藏、瞭解嶺南特色文化,進一步提升機場視窗服務形象,為打造廣州名片做出努力。

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孫秀清表示,大規模啟用的自助設備、嶺南特色屋面設計、空中花園、7號島“天空舞臺”景觀性媒體項目、非遺文化及中華老字型大小品牌展示的博物館零售區等特色項目,讓二號航站樓有望成為廣州文化的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