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生激越唯求變 至情至性寄山水

《很古很久》

《春水如油》

《黃梅瑩》

說起林墉,但凡對藝術有點認知的人,

大概都不能不想起他那驚采絕豔的“美人”形象。而這一次,正在廣東美術館熱展的“似山還似非山”個展,呈現的是林墉近些年來創作的過百幅三米五新作中挑選出來的四十餘件大山大水作品。

唐代司空圖在《二十四詩品·含蓄》中寫道:“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是有真宰,與之沈浮。”清人方文在《初度書懷》詩中亦有言:“匹夫有至性,可以貫真宰。”無論這“真宰”是指自然之性,

還是指宇宙之心,從林墉筆下這些純粹黑白的山石、雲樹、古藤、雜花、野草、亂流中,都可以感知到他的至情至性已與天地相交融,甚至可以想像得到他在萬籟寂靜的深夜創作時與自然同呼吸的聲息……而支撐他一生不斷走在變革前沿的,是他那始終奔騰不息的藝術激情。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江粵軍、李巧蓉

古稀之年仍習慣深夜創作

屬馬的林墉出生於1942年,但約採訪的時候,

他卻把時間定在晚飯後。到了他家中,聊將起來,才知道雖已逾古稀之年,但林墉依然延續著過去的習慣——晚上十一點鐘開始畫畫,直至淩晨三四點鐘方“收工”。

原來,擔任過中國美協副主席、廣東省美協主席的林墉,在最年富力壯的日子裡,白天裡忙於公務,會議尤其多,晚飯後,又常有朋友來訪、聊天,所以,如其所說,“待煙茶酒都來得差不多了,才開始作畫”。那時節,即便是他手裡還拿著一根煙,

可能都忘了點著,就是個習慣動作而已;現在,煙戒了,這夜闌更深的幾個小時,就更是完全沉浸在與筆墨的深度交流中。

創作時的狀態,也跟年輕時是一般無二的。“天天很激動,也很痛苦。為什麼這樣說呢?心中萌動一個念頭的時候很激動,畫的過程,前面兩三天還挺高興的,覺得很好;過後,又感覺沒什麼了不起的,甚至還覺得很差勁,於是立刻又想著要畫一張新的。

”這大概就是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所說的“方其搦翰,氣倍辭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了。而正是因為永遠有著不滿足感,讓林墉有了無限的創作動力。

這一以貫之的激越,讓林墉人物畫中絢爛恣肆的色彩,鋪張為今天山水畫中縱橫任性的筆墨。就像本次展覽策展人王璜生所感受的:“巨幅的山山水水、雜樹老藤,好多張紙接起來畫,畫不過癮,加紙再畫,隨心所欲,畫完改,

改完畫,再胡亂寫些字,又塗塗抹抹,畫出一片片、一團團、一堆堆的‘似山還似非山’來。”

之所以畫山水,跟過去的藝術態度也是一以貫之的。“老是畫人物,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感覺畫來畫去太單調了,沒什麼意思。我喜歡變,以前畫人物就不停地變。現在畫山水,我也是不安靜,天天古靈精怪,想到哪就塗到哪,有時候半夜睡不著,起來塗一塗,弄一弄,忽然會發現一片透明的水與墨。你說這些算不算山水?也很難說。”林墉笑道。

的確,這些山石的扭動、雲水的扯動,已然超越了山水本身,讓人感受最深的是畫面上的“勢”與“力”。以前那濃烈的顏色,也一轉而為黑白的律動,更加單純和突出。

故黃永玉也說過:“一個藝術家怎麼能永遠地‘重複’呢?……我知道林墉是不幹的。所以他無休止地在進行探索、試驗,有時甚至奢侈地把一幅嚴肅費力的創作稱為‘習作’。”

最久遠的繪畫,把心中的激越畫給人看

這熱衷於“變”的基因,大約從林墉小的時候就展現出來了。

“小學時我偏科就偏得厲害,畫畫是有天才的,但數學很差,幾乎沒有及格過。但我最喜歡幾何了,因為幾何既可以有這樣的解法,又可以有那樣的解法,乃至於還有第三種解法,這個對我來說太有吸引力了。”

因此,二十五六歲時,他投入大型歷史畫創作,雖然基調很昂揚,但他總歸是從溫情的細處入手,與當時的主流繪畫樣式拉開了距離。在美術界,他已然被稱為“四大金剛”“四大天王”之一。

20世紀70年代末期,他完成於“寸寸居”的文學插圖和人物寫生,又展示了他作為藝術家善於迅速轉換角色,為“傷痕文學”配製圖的實踐中找到了合適的位置;同時,林墉以一大批美人的南國都市人物寫生,有效地證明了寫生的獨立自存價值,並把西畫的補色概念成功地引入了中國繪畫語言中,形成了獨特的、清新唯美的“南方美感”。正如評論家李偉銘所說的:“以明確、精細的輪廓線條和反復暈染、渾然天成的體積結構,迅速重建了自己優美的寫實主義風格。”

到了後來的巴基斯坦、印度之行,林墉更將域外的風土人情引入到中國畫中,形成了鮮明的個人色彩,並為後來的古今仕女題材繪畫提供了美學上的鋪墊——後者更進一步發展了線條的速度感、節奏感,在色彩上也更加奔放潑灑。

而病癒之後,他的《再畫印度》系列,在原有的異常扎實的寫實能力下,意到形隨,而寫意性、自由度就越發高了。

及至山水畫創作,“任性逍遙,隨緣放曠”的姿態,隨處可見。由於身體的緣故,林墉並不具備對景寫生這一山水畫創作的“先決條件”,而這種缺失也恰恰使他選擇了心靈的自由。他緊緊抓住中國畫抒情寫意的根本特質,弱化了畫面的描繪性,而強化其表現性,使繪畫真正與心靈契合,向內在表現走去。同時又審慎地處理情、景、境之間的關係,使水墨與傳統的人文精神不至於脫節而走向“抽象畫”或“非水墨畫”的境地。

林墉在《只說我而已》中寫道:“最久遠的繪畫,想必十分單純,只一味想把心中的激越畫成給人看,一起來共用那份快樂而已。如今,我真的很想就這麼單純地與人來共用一份愉悅。”

其實,看的人不只是愉悅了,也被這份激越所感染著,情緒漸至高昂起來,內心漸至熱烈起來。

走進人群的林墉, 最喜歡觀察人的眼睛

當然,林墉的豐富性遠不止於此。他的文學底蘊是如此厚實,以至於他出版的文學作品跟畫冊幾可抗衡。無論是《大珠小珠》《林墉品味文集》還是《紅眠床·紅木屐》等,都堪稱妙筆生花。

所以,關於這次展覽,王璜生又說了:“對於林墉的畫來講,畫面上的文字恰恰是很有意味的讀畫入口,甚至是起到點睛的意義,有著無限把玩的空間。像‘雲山悅我’‘很古很久’‘不問歲月’‘本來不知’‘白雲與我有相約’‘我問蟬兒幾時回’‘至上無息’等,這些題畫文字,既有中國經典文化的哲學智慧及語言音韻之美,又有現代漢語所帶出的當代哲人氣息及鏘鏘作響的文心詩性。”

談到讀書,林墉也有自己很鮮明的意見,他建議閱讀之初可以鼓勵孩子一目十行地“猛看”,擴大知識涉獵的廣度。看完能懂,挺好,看完不懂,留給他幾十年以後再慢慢懂。“初中的時候,大概一年半時間,我就把潮州金山中學圖書館文學類書籍都看了。一櫃一櫃的,大概六個櫃子,囫圇吞棗地過一遍,喜歡的會倒過來再讀。後來進了廣州美術學院讀書,除了畫畫以外,其他時間也都用來看書了。看到最後,大概40來歲左右,我就明白了,書還要走到老百姓裡面去讀,到人群當中去瞭解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大書。”

走進人群裡的林墉,最喜歡觀察的是人的眼睛。他筆下的人物,那顧盼有神的雙眼,攝人魂魄。“要畫眼睛,首先得先看眼睛。眼睛該怎麼看?這是有文章的。正常的、好的眼睛,一激動的時候就張開了,譬如我們坐在這裡,他的眼睛突然就往前跑,跑到門口去了。緊張的時候,則是收進去的,往裡走了。”

國內有畫家因為受了他的作品“誘惑”,前往巴基斯坦寫生。但歸來後,觀感卻和林墉大相徑庭。對此,林墉如是說:“巴基斯坦大多數普通人實際上長得也不漂亮,比較黑,衣服甚至有些髒,但我的感覺就是很好,我喜歡他們身上的那種味道,那種淡淡的、帶著高貴氣息的哀愁,就像他們的歌曲一樣,我屢屢就被打動了。如果不是因為身體原因,我還會再去。”

誠然,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往往是像林墉這般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激越的心靈。

你說這些算不算山水?也很難說。”林墉笑道。

的確,這些山石的扭動、雲水的扯動,已然超越了山水本身,讓人感受最深的是畫面上的“勢”與“力”。以前那濃烈的顏色,也一轉而為黑白的律動,更加單純和突出。

故黃永玉也說過:“一個藝術家怎麼能永遠地‘重複’呢?……我知道林墉是不幹的。所以他無休止地在進行探索、試驗,有時甚至奢侈地把一幅嚴肅費力的創作稱為‘習作’。”

最久遠的繪畫,把心中的激越畫給人看

這熱衷於“變”的基因,大約從林墉小的時候就展現出來了。

“小學時我偏科就偏得厲害,畫畫是有天才的,但數學很差,幾乎沒有及格過。但我最喜歡幾何了,因為幾何既可以有這樣的解法,又可以有那樣的解法,乃至於還有第三種解法,這個對我來說太有吸引力了。”

因此,二十五六歲時,他投入大型歷史畫創作,雖然基調很昂揚,但他總歸是從溫情的細處入手,與當時的主流繪畫樣式拉開了距離。在美術界,他已然被稱為“四大金剛”“四大天王”之一。

20世紀70年代末期,他完成於“寸寸居”的文學插圖和人物寫生,又展示了他作為藝術家善於迅速轉換角色,為“傷痕文學”配製圖的實踐中找到了合適的位置;同時,林墉以一大批美人的南國都市人物寫生,有效地證明了寫生的獨立自存價值,並把西畫的補色概念成功地引入了中國繪畫語言中,形成了獨特的、清新唯美的“南方美感”。正如評論家李偉銘所說的:“以明確、精細的輪廓線條和反復暈染、渾然天成的體積結構,迅速重建了自己優美的寫實主義風格。”

到了後來的巴基斯坦、印度之行,林墉更將域外的風土人情引入到中國畫中,形成了鮮明的個人色彩,並為後來的古今仕女題材繪畫提供了美學上的鋪墊——後者更進一步發展了線條的速度感、節奏感,在色彩上也更加奔放潑灑。

而病癒之後,他的《再畫印度》系列,在原有的異常扎實的寫實能力下,意到形隨,而寫意性、自由度就越發高了。

及至山水畫創作,“任性逍遙,隨緣放曠”的姿態,隨處可見。由於身體的緣故,林墉並不具備對景寫生這一山水畫創作的“先決條件”,而這種缺失也恰恰使他選擇了心靈的自由。他緊緊抓住中國畫抒情寫意的根本特質,弱化了畫面的描繪性,而強化其表現性,使繪畫真正與心靈契合,向內在表現走去。同時又審慎地處理情、景、境之間的關係,使水墨與傳統的人文精神不至於脫節而走向“抽象畫”或“非水墨畫”的境地。

林墉在《只說我而已》中寫道:“最久遠的繪畫,想必十分單純,只一味想把心中的激越畫成給人看,一起來共用那份快樂而已。如今,我真的很想就這麼單純地與人來共用一份愉悅。”

其實,看的人不只是愉悅了,也被這份激越所感染著,情緒漸至高昂起來,內心漸至熱烈起來。

走進人群的林墉, 最喜歡觀察人的眼睛

當然,林墉的豐富性遠不止於此。他的文學底蘊是如此厚實,以至於他出版的文學作品跟畫冊幾可抗衡。無論是《大珠小珠》《林墉品味文集》還是《紅眠床·紅木屐》等,都堪稱妙筆生花。

所以,關於這次展覽,王璜生又說了:“對於林墉的畫來講,畫面上的文字恰恰是很有意味的讀畫入口,甚至是起到點睛的意義,有著無限把玩的空間。像‘雲山悅我’‘很古很久’‘不問歲月’‘本來不知’‘白雲與我有相約’‘我問蟬兒幾時回’‘至上無息’等,這些題畫文字,既有中國經典文化的哲學智慧及語言音韻之美,又有現代漢語所帶出的當代哲人氣息及鏘鏘作響的文心詩性。”

談到讀書,林墉也有自己很鮮明的意見,他建議閱讀之初可以鼓勵孩子一目十行地“猛看”,擴大知識涉獵的廣度。看完能懂,挺好,看完不懂,留給他幾十年以後再慢慢懂。“初中的時候,大概一年半時間,我就把潮州金山中學圖書館文學類書籍都看了。一櫃一櫃的,大概六個櫃子,囫圇吞棗地過一遍,喜歡的會倒過來再讀。後來進了廣州美術學院讀書,除了畫畫以外,其他時間也都用來看書了。看到最後,大概40來歲左右,我就明白了,書還要走到老百姓裡面去讀,到人群當中去瞭解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大書。”

走進人群裡的林墉,最喜歡觀察的是人的眼睛。他筆下的人物,那顧盼有神的雙眼,攝人魂魄。“要畫眼睛,首先得先看眼睛。眼睛該怎麼看?這是有文章的。正常的、好的眼睛,一激動的時候就張開了,譬如我們坐在這裡,他的眼睛突然就往前跑,跑到門口去了。緊張的時候,則是收進去的,往裡走了。”

國內有畫家因為受了他的作品“誘惑”,前往巴基斯坦寫生。但歸來後,觀感卻和林墉大相徑庭。對此,林墉如是說:“巴基斯坦大多數普通人實際上長得也不漂亮,比較黑,衣服甚至有些髒,但我的感覺就是很好,我喜歡他們身上的那種味道,那種淡淡的、帶著高貴氣息的哀愁,就像他們的歌曲一樣,我屢屢就被打動了。如果不是因為身體原因,我還會再去。”

誠然,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往往是像林墉這般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激越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