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高校做行政工作好,還是擔任一線教師好?全力以赴,都會有前途

網友一:

在高校體制中,行政崗和教師崗無法單純比較好壞,可比性較小。首先,大部分行政崗是無法平轉到教師崗的,但教師崗是可以平轉到行政崗的,教師崗是有專業要求的,

入崗要求比較窄,而行政崗可以對專業要求比較寬泛,有的甚至是軍隊轉業幹部。所以,兩者存在明顯區別,從某種角度看,在今天高校行政化明顯的大前提下,曾有很多正教授去競聘副處長一一職,說明行政崗的吸引力還是挺大的,至少體現在權利方面是這樣的,所以,選擇不同的崗位,要因專業而異,也因人個人的價值取向而異!

網友二:

此問題看似簡單實際比較複雜,所以只能是一家之言。如果業務出類拔萃、視所學專業為生命、學霸型的學生理所當然的走教學和科研之路,或出國深造,或留校助教。也許有人因為志趣緣故願意從事行政工作,但為數不多。另外有些學生頭腦清晰,思路敏捷,領導、組織能力特強,

善於溝通,方方面面關係融洽,屬於學生領袖者畢業後作行政工作更得心應手。這種學生容易被輔導老師發現,並予以推薦。兩種學生面對兩種性質的工作,各有所長互相不能替代。從事行政工作中的部分人有機會補償到各級領導機構成為公務員。

網友三:

如果你學歷只夠做行政那沒什麼好說的,如果你學歷夠,那要看你的志向是什麼了,你想當領導,不在意錢,那肯定走行政啊,

行政相對來說錢基本都是死工資,但是當官快,這和我們研究所一樣,行政領導基本都是行政部門上去的,科研領導都是科研上去的,純行政領導一年帳面上的錢能比同級的科研領導低十幾萬。當老師的話雜七雜八的進賬相對來說就比較多了,橫向啊,縱向啊之類的。當然這也看學校,學校越好,行政地位越低,學校越差行政地位越高,因為好學校老師的科研能力強,
能拉到很多專案,差學校都沒多少專案的情況下,級別高肯定錢多。

網友四:

其一,看自身情況,每個崗位對人的要求不一樣,你自身符合要求麼?行政工作一般要有較高的情商來處理和協調各方面的情況,一線教師需要相對對口的專業和學歷。

看你符合哪方面要求。

其二,看崗位,行政崗位有很多種,一線教師有很多專業,你所謂的好和不好具體怎麼定論?好是指人更舒服,事情很少,還是指有很大的鍛煉自身業務水準的機會呢?

個人覺得高校提供的工作崗位有很多,你要根據自身情況和條件結合起來挑選最合適自己的一份工作。

網友五:

至於前途,只要自己喜歡,有能力,全力以赴,都會有前途。

做行政,到一定年齡,會解決處級職務,成為中層幹部,極少數運氣好且足夠優秀的會成為校級領導。當然,越往上概率越小,成為正處的比例就很小,校級就更難了,能夠進步的人都是人精。心態好一點,掙工資養家就可以,許多事情是無意之中來到的。

做教師,足夠努力,40歲以前能夠評到正教授。低端高校基本上就到頂了,這是天花板。如果學科足夠強,學校足夠有名氣,利用專業平臺,服務社會,掙點小外快,不管什麼專業都很容易。如果在超級牛校的超級專業裡面,埋頭苦幹,把老權威伺候好,等他們退的時候繼承他們的學術頭銜和地位,可以混成全國性的牛人。

網友六:

高校管理崗和教師崗都沒有想像中輕鬆,而教師崗可能會更累一些,但回報會更大。更重要的是,教師崗位才是高校的核心崗位,學校各種政策、各種優惠都會無一例外地偏向教師,教師的發展高度也會更高。即便你是到清華北大做管理崗,也不如去一個省屬院校做教師。重複我前面的那句話:選單位不如選核心崗位。

會解決處級職務,成為中層幹部,極少數運氣好且足夠優秀的會成為校級領導。當然,越往上概率越小,成為正處的比例就很小,校級就更難了,能夠進步的人都是人精。心態好一點,掙工資養家就可以,許多事情是無意之中來到的。

做教師,足夠努力,40歲以前能夠評到正教授。低端高校基本上就到頂了,這是天花板。如果學科足夠強,學校足夠有名氣,利用專業平臺,服務社會,掙點小外快,不管什麼專業都很容易。如果在超級牛校的超級專業裡面,埋頭苦幹,把老權威伺候好,等他們退的時候繼承他們的學術頭銜和地位,可以混成全國性的牛人。

網友六:

高校管理崗和教師崗都沒有想像中輕鬆,而教師崗可能會更累一些,但回報會更大。更重要的是,教師崗位才是高校的核心崗位,學校各種政策、各種優惠都會無一例外地偏向教師,教師的發展高度也會更高。即便你是到清華北大做管理崗,也不如去一個省屬院校做教師。重複我前面的那句話:選單位不如選核心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