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醫生都是焦慮患者:我也被同齡人拋棄了?

前段時間,一篇《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刷遍了朋友圈,這種平時被我們藏著掖著的焦慮感終於被拎到大庭廣眾之下討論了。

文中提到,摩拜創始人80後胡瑋煒用僅僅3年的時間,

就把企業做成了當紅的創業公司,美團收購摩拜單車,她可能從中套現15億。

那麼,在我們的醫療圈裡,現在的80後醫生,多數是在做什麼呢?

要麼是在北上廣的一個三甲醫院裡,剛剛結束學生生涯,往返於各個科室裡進行規培,不敢放鬆,恐怕自己的一不努力就跟不上帶教老師的步伐;要麼是在三四線城市的一個不錯的醫院裡,但仍不敢懈怠,恐怕自己的一不留心就給患者留下無可挽回的結局。

不管你願不願意,屈指可數的工資就擺在那裡。

先不談旁人難以企及高度的胡瑋煒,只看我們身邊和自己走得最近的同齡親朋好友。要麼在北上廣的寫字樓裡,已經榮升到一個不錯的職位,雖然小腹已長出贅肉,但已在而立之年開始履行對家庭的責任與義務;要麼是在三四城市的國企單位,朝九晚五,過著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

就是這樣,我們的同齡人,正在無聲無息地拋棄著我們。

圖片與本文內容無關

曾有資料顯示,高達70%的人群都處於焦慮狀態,焦慮是當前較普遍的一種感受,因為科技的迅速發展、快節奏的生活、生活方向的迷失、個人價值感的模糊等,當然,包括醫生在內,

也不能完全做到逃脫這種狀態。

我們的生活經常被各種各樣的訊息填滿,各種各樣的價值觀輸出,人生百態被無限放大。

“你技術行不行啊,我要找個年紀大點的醫生看病!”

“你看看你同學,都是三十的人,人家的孩子都上幼稚園了!”

“爸爸,你什麼時候能陪我去遊樂場?”

……

訊息接受的越來越慢,聲音聽到的越來越多,我們變得越來越焦慮,甚至相當一部分醫生開始懷疑自己,

懷疑當初選擇“醫生”這個職業是不是一個錯誤。

其實這個職業本身並沒有錯,只不過我們被這個社會的大染缸蒙蔽了雙眼,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每一個人都開始趨向浮躁,當然包括醫生和患者。

行醫難,堅持行醫更難,那麼怎麼才能很好地處理自己的焦慮狀態呢,最重要的還是要瞭解焦慮的根源在哪兒。

圖片與本文內容無關

焦慮來源之一,縝密的工作性質

曾有位轉行的醫生朋友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剛做醫生的時候,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覺,總怕給患者開錯藥。”也是由於這種嚴重焦慮的狀態,讓她瞭解到自己並不適合這個職業,在工作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果斷選擇了離職。

我想,這並不是一個個例。

終於熬過了學生時代,但貌似並不能逃離考試的魔爪,科室考試、院級考試、職稱考試等,各種考試讓本來就沒有什麼休息時間的我們更加焦頭爛額。

患者的病情會不會惡化?明天的手術會不會成功?遇到疑難雜症我該怎麼處理……很多問題都浸透在了我們每一天的工作中,也無時無刻地融化到了我們的生活中。

患者是一個有溫度的生命,當他把自己的生死交付給自己的手中時,我們必須懷揣著那份認真和謹慎來面對它,那種無形的壓力,我想是其他行業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縝密,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態度。

焦慮來源之二,緊張的醫患關係

近年來,頻發的醫患緊張事件讓人心寒,特別是對於醫生而言,盡心盡力地治療、照顧病人,但當結果不盡如人意,換來的卻是患者或家屬的冷言冷語,甚至拔刀相向。

由醫療糾紛引發的暴力案件使中國醫患關係始終處於敏感地帶,同時也引發了中國醫生群體的集體焦慮。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醫改政策研究專家李玲曾說過,中國每年培養的醫學專業畢業生人數超過60萬,然而最終選擇做臨床醫生的只有20%。“80%的醫學畢業生沒有穿上白大褂,高昂的培養成本被白白浪費”。

醫生短缺的情況,更是加劇了醫患關係矛盾。

焦慮來源之三,未婚的高齡狀態

相親這件事,似乎已成為我國萬千家庭不可不提、一提准爆的“死梗”,如今醫生這個群體,已經成為了“困難戶”,為什麼這麼說呢?

由於工作的特殊性,醫生一畢業便已成為大齡青年;工作時間多,私人時間少,還必須24小時待命,隨叫隨到;工作壓力大,也沒有時間顧家;醫患關係緊張,醫生隨之也成了一份“高危職業”……

醫生這個職業聽起來體面,其實在婚戀市場並不樂觀。久而久之,未婚的高齡狀態,不僅困擾著我們父母,還困擾著我們本人。

焦慮來源之四,缺失的親情給予

“每次看到兒子用渴望的眼神問我,什麼時候能帶他去遊樂場時,我都會感到特別心酸。”

“我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個年頭在大年三十值班了,已經習慣了,我不值班也要有人來值。”

“在不知不覺中,父母的鬢髮已經發白了,突然發現好久沒有陪伴他們了。“

這些是醫生朋友中說的最多的話,這也是我們的常態,這種工作的特殊性,讓我們必須適當地捨棄家人,選擇患者;這種“不得不”的取捨,讓我們對家人有著多多少少的“負罪感”。

圖片與本文內容無關

當醫生為什麼這麼焦慮?在中國當醫生為什麼這麼焦慮?這不僅引起了我們自己的反思,更加引起了社會的反思。

究其首要原因還是患者太多,醫生的“供”遠遠小於患者的“求”;第二,醫療資源佈局不合理,患者都向大醫院集中,造成了大醫院醫生“累死”,小醫院醫生“餓死”;第三,在工作中,意料外的雜事分散了醫生太多的精力,而醫生不再是單純的醫生,變為了“集醫生、秘書和雜務工於一身”的人;第四,緊張的醫患關係讓醫生在工作中既要保證治療的科學性,又有保證病人和自身的安全,“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這兩把利劍,時時都懸在頭頂,怎麼能讓醫生不焦慮呢;最後,醫院對醫生照顧不夠周全。

消除醫生的焦慮感,還是需要靠全社會努力。

對家庭缺失的愛,我們無力彌補,只能擦乾眼淚,繼續走向患者,可能我們錯過了子女成長中的點點滴滴,也錯過了父母老去中的蹣蹣跚珊,但我們卻守護了生命,換來了患者的健康,這是我們醫生的職責,也是我們醫生的使命!

也許我們會因為當初一個執意的選擇——學醫,來為現在的生活買單,但我們在失去一些東西的同時,也得到了很多;也許我們與同齡人擁有不一樣的世界,但我們的世界也不是他們想來就能來的。

總而言之,這些焦慮是我們內在的壓力和外在的環境壓力結合在一起造成的,希望我們自己都能像超人一樣堅強那是不現實的,畢竟,我們也是人。

終於熬過了學生時代,但貌似並不能逃離考試的魔爪,科室考試、院級考試、職稱考試等,各種考試讓本來就沒有什麼休息時間的我們更加焦頭爛額。

患者的病情會不會惡化?明天的手術會不會成功?遇到疑難雜症我該怎麼處理……很多問題都浸透在了我們每一天的工作中,也無時無刻地融化到了我們的生活中。

患者是一個有溫度的生命,當他把自己的生死交付給自己的手中時,我們必須懷揣著那份認真和謹慎來面對它,那種無形的壓力,我想是其他行業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縝密,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態度。

焦慮來源之二,緊張的醫患關係

近年來,頻發的醫患緊張事件讓人心寒,特別是對於醫生而言,盡心盡力地治療、照顧病人,但當結果不盡如人意,換來的卻是患者或家屬的冷言冷語,甚至拔刀相向。

由醫療糾紛引發的暴力案件使中國醫患關係始終處於敏感地帶,同時也引發了中國醫生群體的集體焦慮。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醫改政策研究專家李玲曾說過,中國每年培養的醫學專業畢業生人數超過60萬,然而最終選擇做臨床醫生的只有20%。“80%的醫學畢業生沒有穿上白大褂,高昂的培養成本被白白浪費”。

醫生短缺的情況,更是加劇了醫患關係矛盾。

焦慮來源之三,未婚的高齡狀態

相親這件事,似乎已成為我國萬千家庭不可不提、一提准爆的“死梗”,如今醫生這個群體,已經成為了“困難戶”,為什麼這麼說呢?

由於工作的特殊性,醫生一畢業便已成為大齡青年;工作時間多,私人時間少,還必須24小時待命,隨叫隨到;工作壓力大,也沒有時間顧家;醫患關係緊張,醫生隨之也成了一份“高危職業”……

醫生這個職業聽起來體面,其實在婚戀市場並不樂觀。久而久之,未婚的高齡狀態,不僅困擾著我們父母,還困擾著我們本人。

焦慮來源之四,缺失的親情給予

“每次看到兒子用渴望的眼神問我,什麼時候能帶他去遊樂場時,我都會感到特別心酸。”

“我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個年頭在大年三十值班了,已經習慣了,我不值班也要有人來值。”

“在不知不覺中,父母的鬢髮已經發白了,突然發現好久沒有陪伴他們了。“

這些是醫生朋友中說的最多的話,這也是我們的常態,這種工作的特殊性,讓我們必須適當地捨棄家人,選擇患者;這種“不得不”的取捨,讓我們對家人有著多多少少的“負罪感”。

圖片與本文內容無關

當醫生為什麼這麼焦慮?在中國當醫生為什麼這麼焦慮?這不僅引起了我們自己的反思,更加引起了社會的反思。

究其首要原因還是患者太多,醫生的“供”遠遠小於患者的“求”;第二,醫療資源佈局不合理,患者都向大醫院集中,造成了大醫院醫生“累死”,小醫院醫生“餓死”;第三,在工作中,意料外的雜事分散了醫生太多的精力,而醫生不再是單純的醫生,變為了“集醫生、秘書和雜務工於一身”的人;第四,緊張的醫患關係讓醫生在工作中既要保證治療的科學性,又有保證病人和自身的安全,“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這兩把利劍,時時都懸在頭頂,怎麼能讓醫生不焦慮呢;最後,醫院對醫生照顧不夠周全。

消除醫生的焦慮感,還是需要靠全社會努力。

對家庭缺失的愛,我們無力彌補,只能擦乾眼淚,繼續走向患者,可能我們錯過了子女成長中的點點滴滴,也錯過了父母老去中的蹣蹣跚珊,但我們卻守護了生命,換來了患者的健康,這是我們醫生的職責,也是我們醫生的使命!

也許我們會因為當初一個執意的選擇——學醫,來為現在的生活買單,但我們在失去一些東西的同時,也得到了很多;也許我們與同齡人擁有不一樣的世界,但我們的世界也不是他們想來就能來的。

總而言之,這些焦慮是我們內在的壓力和外在的環境壓力結合在一起造成的,希望我們自己都能像超人一樣堅強那是不現實的,畢竟,我們也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