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店小二”服務促成兩個月落戶 長興簽下50億元大項目

2018-04-27 09:22 | 湖州日報

“你們的誠意打動了我們!今年,我們承諾實現4個‘當年’,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納稅!”

這是深圳市前海大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許志龍博士在4月26日與長興縣洪橋鎮簽約專案儀式現場,向當地政府作出的保證。從這一刻起,總投資達50億元的鋰電銅箔研發生產基地專案正式落戶長興。

說起這個項目的落戶,許志龍用了“神速”二字。因為就在兩個多月前,他還在江西、湖南、安徽等地苦苦尋找落戶地,沒想到兩個月後已經與長興“閃婚”,

“牽手”洪橋。“我記得那是今年杭州下的第一場雪的前一天,我趕到長興,第一次與洪橋鎮黨委書記劉亞利見面。”許志龍說,這一次的緣份緣于“老朋友”杭州玻璃集團有限公司的牽線搭橋。

杭州玻璃集團有限公司與洪橋的故事還要追溯到5年前。“2013年,我們在洪橋投資了一家企業,但由於當時產業政策調整,這個專案一直處於擱置狀態,土地也一直閒置。

”一同參加簽約儀式的杭州玻璃集團執行總經理淩建英告訴記者,“雖然最終專案遺憾收場,但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對專案的服務讓我們很感動,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政府將企業土地收回,我們卻一直在幫助洪橋牽線,尋找新的入駐專案的原因。”

隨後,杭州玻璃將洪橋介紹給了許志龍。“在與劉書記對接上後,我就立馬感受到了這個地方對待我們企業的誠意,劉書記及她的團隊呈現的幹練和勤奮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許志龍說,多次上門拜訪商討項目細節,頻繁地為企業出謀劃策,事無巨細幫助企業解決困難,這樣的誠心最終讓自己吃下定心丸。“我用了兩年時間苦苦尋找,最後卻只用了兩個月時間就閃電敲定,政府對我們的服務態度才是讓我們最終落戶的原因。這樣的服務也讓我們有信心喊出當年簽約當年投產的目標。

據瞭解,該專案總規劃用地327畝,專案全部投產後,預計年產4萬噸高性能電子銅箔材料,年銷售收入近49億元,利稅總額超15億元。這也是洪橋至今簽約的最大工業專案,將為長興新型電子產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該專案是一個高科技含量的專案,與洪橋的產業發展匹配度也很高,符合我們的發展需求。”劉亞利說,“項目簽約後,隨後的註冊、審批、上報等過程我們都將全力配合指導企業,

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全力加快項目推進,讓企業喊出的口號得以實現。”

(原標題《長興簽下50億元工業大項目》,原作者李波、路平。編輯吳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