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PPP藍皮書:2018年是PPP模式規範發展之年

央廣網北京4月27日4月26日,《中國PPP藍皮書:中國PPP行業發展報告(2017~2018)》發佈會在京舉辦。發佈會由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國投信達(北京)投資基金集團有限公司協辦並提供戰略支援。

該書專注於中國PPP行業創新發展領域研究,五十多位專家編者圍繞著PPP模式推廣過程中涉及的政策、金融、稅務、風控等領域的問題進行了研究。

PPP模式大規模推廣以來受到了廣大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的歡迎,截止2017年12月31日,

全國入庫項目數量累計達到14059個,總投資合計17.74萬億元。然而,PPP模式在推廣過程中也出現了問題。不少地方存在著“泛PPP”、“偽PPP”,明股實債,直接導致地方政府承擔巨大風險,債臺高築,對中國的金融安全構成了直接威脅。在此背景下,行業迫切需要一本具有指導意義的藍皮書,關注行業痛點難點疑點。

《中國PPP藍皮書:中國PPP行業發展報告(2017~2018)》從交通運輸、市政工程、環保、城鎮綜合開發、文旅、養老等八個民生領域進行了闡述。

該書認為,2018年會是PPP模式的規範發展、可持續發展關鍵年,規範將會是關鍵字。預計2018年PPP市場中政府付費情況將會減少,更多的注意力會集中到關注績效評價上去。國企市場廣闊、民企機遇凸顯,市政專案遞減、環保領域升溫,對諮詢機構要求提高,PPP與“一帶一路”的聯繫也將會更加緊密。

關於PPP專案如何規範發展,該書從政策、金融、稅務、風控四大方面提出了建議。

在政策方面,該書建議從完善PPP法律規範、多措並舉完善PPP融資、完善PPP專案政府監管、完善PPP專案風險防範機制四方面入手進行改進。

在金融方面,書中提出加強信用環境建設、創新金融產品、提高PPP基金運作效率及借鑒國外介入權制度四個方面的建議,提議要建立起制度性的保障措施,為社會資本和金融機構提供穩定的法律環境,並認為專案融資要從專案本身出發防範風險。

在稅務方面,書中指出,要提高出資人投資PPP項目的積極性,首先應擴大投資抵免稅金的適用範圍,其次優化項目運營期的稅收優惠。同時,書中提出社會資本方PPP專案的稅務管理應當是涵蓋PPP項目的前期、專案融資階段、專案建設階段、專案運營階段、專案移交階段的全流程、多主題、全稅種管理。

在風控方面,書中提出,對於國內PPP專案的風險防控,一般應通過完善相關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消除法律、政策之間的矛盾;進行充分的專案前期可行性論證;完善合同條款,合同履行中的風險通過充分協商和談判等手段加以解決。對於“一帶一路”PPP專案的風險防範,應做好專案投資國的政治、經濟、法律、宗教和文化情況等資料的收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