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好險管家金牌顧問:買保險的八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前幾天和保險代理人一起聊天,聊到關於近期客戶買保險最常問的問題,

例如:

* 保險有沒有無病保障,無病返還的產品?

* 我需要買理財險,不需要健康險;

* 大家都說保險是騙人的,不給理賠。

* 我買了一份重疾險,保障就齊全了,別的都不用買了。

* 買保險只能找大公司,不能找小公司

……

保險代理人聽了大家的疑問,覺得大家可能對保險存在一些疑問和誤區,希望我們能寫一篇文章,關於保險的一些常見誤區,這樣方便大家更好的瞭解,

進而能更好的為自己獲得高保障。

今天我們就談談保險中常見的誤區,看看你中招了嗎?

誤區一:買保險不吉利

由於保險都是有關生老病死的事,這讓不少人忌諱,認為買保險是不吉利的。誰都不希望碰到死亡、殘疾、疾病、車禍等災難,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能保證這些災難就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呢?毋庸諱言,買保險就是來應對這些意外和災難的,從某種意義上說,

買保險就是買平安,買保險就是買保障。

誤區二:有社保不需要商業保險

許多人都覺得自己在工作中有社保了,不需要在給自己另外買商業保險了。以前我們也分析過為什麼有社保還要買商業保險。《公眾號文章連結》

社保的特點是低水準、廣覆蓋,一旦患病就醫發生醫療費用,個人也需要承擔一部分。如果患上重大疾病或發生意外,其龐大的費用支出就會對正常生活產生較大的影響,

這個時候,商業保險就是社保的必要補充。

而且我們國家的社會養老保險保障的程度比較低,退休後從社保領取的養老金僅僅夠日常基本生活需要,而有了商業保險,就可以從保險公司領取更多的養老金,提高生活品質。

誤區三:有病治病,無病返本

許多人選保險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個保險是返還型的嗎?我沒有病以後保險公司會把這些年交的保費返回來。

每次看到問這種問題的客戶,基本就可以判斷這位元使用者對於保險的認識很少,處於還沒入門的階段。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以2份保障接近的重疾險為例:

* 天安健康源2號:可以在66歲/77歲/88歲/99歲,領取所交保費;

* 華夏健康人生:無法領取返還保費,只有在重疾/身故才可以獲得保額。

我們看一下同樣是在50萬保額、20年繳費的情況下,到底哪種保險划算?

為了66歲返還保費,

同樣30歲男性每年需要多交56%的保費,77歲返還每年要多交21%的保費。

中國的消費者喜歡返還保費,為了占保費返還的便宜,每年多交20%-60%的錢。其實到時候返本的錢,本身就是每年多交保費在幾十年後的自然增值。

其實這樣打開天窗說亮話沒什麼不好,為了返還除了多交保費,還有如下弊病:

* 提前身故:如果沒活到66歲就身故,那麼不好意思,每年多交的60%保費白交了,同其他的保險一樣,都是賠付保額,並不會多給你。

保險公司不是慈善組織,所有產品都是精算師計算之後的結果,很多時候我們跟自己父母要錢都不容易,想占保險公司便宜,是不是想得有點多?

不花錢免費得到保障,這種事情只會發生在童話世界裡。

誤區四:買保險,只找熟悉的人

首先說結論,我們不反對大家從親戚、朋友中買保險,中國800萬保險代理人,為保險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買保險只敢找熟人買的潛臺詞是:我姐/我弟/我妹妹的同學/我鄰居/我認識的人,總不會騙我吧?其實找熟人買保險是沒問題的,只需要把握的一個前提即可:這個人是專業的,可以針對你的情況推薦適合自己的產品。

保險公司有很多銷售話術,很多新人可能培訓十幾天就能上崗銷售了。很多人找我們吐槽,自己遇到的一些銷售人員甚至還沒有她專業...

如果你因為保險晦澀難懂,或者不願意花時間研究學習保險,一廂情願地想通過熟人來解決你的問題,那麼這樣風險很大,而且有很大幾率買到不合適自己的保險。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人有盲目從眾的心理,以為別人買了自己就可以跟著買。實際上不同家情況以及風險庭的人員結構、預算、身體偏好都不同,適合別人的產品,真的不一定就適合自己。

所以買保險一定要適合自己,無論是親戚推薦的,還是朋友買過的,都建議先仔細分析一下,不要盲目出手,買了又退是要虧損不少錢的。

誤區五:投一份保險就有全保障

在現實生活中,常有人認為只要自己投保了,就應該獲得該得到保障,並在出險時獲得理賠但其實保險的保障範圍跟我們想像的並不一樣。無論買什麼類型的保險產品,都要認真看清保險條款,尤其是對保險責任、免賠事宜、理賠事項等核心部分做全面詳細的瞭解,有效保障好自己的利益。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保證買到的保險產品符合自己的需求,必要時才能派上用場。如您買的意外險,保險責任裡沒有說明對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進行給付的責任,這樣情況下萬一感冒或者其他的疾病原因住院,這份保險是幫不了您的。

例如:比如很多人以為買保險就是買一份重疾險,其實這是非常粗淺的想法,不同的保險有不同的作用,一份保障完善的保險計畫是一個組合。

* 意外險:防止意外導致的身故或傷殘,100萬保額也就兩三百元。

* 重疾險:罹患重疾可以通過一次性給付的保額,可以幾年時間不工作,專心治病,怎麼治去哪治,自己說了算。

* 定期壽險:定壽是普通人最容易忽視,而是我最推崇的一類保險,懂的人都在買。

* 醫療險:只能前期墊付,報銷有嚴格的規定,且保險上限不能超過所花費。

所以保險並不等於重疾險,而不要想當然地認為買一份重疾險就好了。上文我們也提到過,就算是重疾險還能演化出來十幾種類型:消費型、返還型、分紅型、萬能型、多次賠付、提前給付等等。

很多保險專業畢業的學生,在看一份新的保單的時候都需要慎重研究一會,所以普通人如果想當然認為保險很簡單,那麼買錯產品吃虧的可能性一定很大。

還有人期望通過一份重疾險就解決所有的問題,這樣看起來好像是簡單省事,保障全面了。但是我們需要意識到,很多搭售的附加險不僅價格不便宜,而且保障可能不太好。

舉個例子,很多重疾險附加的醫療險,不僅保額很低,而且如果當我們住院理賠過後,就沒辦法續保了。而目前市場上做的比較優秀的醫療險,就算罹患癌症第二年還可以續保進行報銷。

所以建議大家不要期望只通過一份重疾險來解決所有的保險問題,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是存在問題的。

誤區六:給孩子買保險卻忘記大人

很多家長會選擇為子女買保險,偏偏忽略了為自己買保險。實際上,保險的原則應該是“先大人、後小該”。大人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也是孩子的依靠。大人所承擔的責任和可能遭受意外和疾病傷害的幾率都比孩子大,一旦出現不利狀況,家庭生活都有可能出現問題,更何談支付孩子的保費。所以,大人給自己投份保險比給孩子投保更重要。

誤區七:給老年人買重疾險

之前我們聊過一個例子,爸爸為孩子做了360度全方位的保障:意外、重疾、醫療,教育金,但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自己,卻還是裸奔狀態。

誤區八:多花點錢,買個容易理賠的

很多人出於對保險理賠的擔心和不瞭解,甚至想多花一點錢買一個容易理賠的,這種也屬於比較初級的問題。

關於理賠的文章,我們已經說的太多了,總結一下核心結論:

* 保險賠不賠並不是保險公司說了算,而是要以保險合同為准。不會因為你有親戚在保險公司工作,理賠的時候就會照顧你,自然也不會刻意刁難某一個人。

* 保險公司是一個龐大的分工明細的機構,規章制度極為成熟,理賠的標準完全是根據產品條款、相關醫學法律指引、公司操作指南進行。

* 保險公司只關心你是否能夠達到理賠的標準,而從來不關心你是誰!

我們再次提醒大家,產品賠不賠,怎樣賠,其實都寫在合同裡面了。如果產品應該賠,保險公司借他幾個膽子也不敢不賠。如果產品本來就不應該賠,就算你親戚在保險公司工作,也是不會賠的。

以上是大家在接觸保險過程中常見的一些誤區,其實,保險是買大公司還是買小公司,是買消費型還是返還型,這些都沒有好壞之分,最最重要的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都是賠付保額,並不會多給你。

保險公司不是慈善組織,所有產品都是精算師計算之後的結果,很多時候我們跟自己父母要錢都不容易,想占保險公司便宜,是不是想得有點多?

不花錢免費得到保障,這種事情只會發生在童話世界裡。

誤區四:買保險,只找熟悉的人

首先說結論,我們不反對大家從親戚、朋友中買保險,中國800萬保險代理人,為保險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買保險只敢找熟人買的潛臺詞是:我姐/我弟/我妹妹的同學/我鄰居/我認識的人,總不會騙我吧?其實找熟人買保險是沒問題的,只需要把握的一個前提即可:這個人是專業的,可以針對你的情況推薦適合自己的產品。

保險公司有很多銷售話術,很多新人可能培訓十幾天就能上崗銷售了。很多人找我們吐槽,自己遇到的一些銷售人員甚至還沒有她專業...

如果你因為保險晦澀難懂,或者不願意花時間研究學習保險,一廂情願地想通過熟人來解決你的問題,那麼這樣風險很大,而且有很大幾率買到不合適自己的保險。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人有盲目從眾的心理,以為別人買了自己就可以跟著買。實際上不同家情況以及風險庭的人員結構、預算、身體偏好都不同,適合別人的產品,真的不一定就適合自己。

所以買保險一定要適合自己,無論是親戚推薦的,還是朋友買過的,都建議先仔細分析一下,不要盲目出手,買了又退是要虧損不少錢的。

誤區五:投一份保險就有全保障

在現實生活中,常有人認為只要自己投保了,就應該獲得該得到保障,並在出險時獲得理賠但其實保險的保障範圍跟我們想像的並不一樣。無論買什麼類型的保險產品,都要認真看清保險條款,尤其是對保險責任、免賠事宜、理賠事項等核心部分做全面詳細的瞭解,有效保障好自己的利益。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保證買到的保險產品符合自己的需求,必要時才能派上用場。如您買的意外險,保險責任裡沒有說明對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進行給付的責任,這樣情況下萬一感冒或者其他的疾病原因住院,這份保險是幫不了您的。

例如:比如很多人以為買保險就是買一份重疾險,其實這是非常粗淺的想法,不同的保險有不同的作用,一份保障完善的保險計畫是一個組合。

* 意外險:防止意外導致的身故或傷殘,100萬保額也就兩三百元。

* 重疾險:罹患重疾可以通過一次性給付的保額,可以幾年時間不工作,專心治病,怎麼治去哪治,自己說了算。

* 定期壽險:定壽是普通人最容易忽視,而是我最推崇的一類保險,懂的人都在買。

* 醫療險:只能前期墊付,報銷有嚴格的規定,且保險上限不能超過所花費。

所以保險並不等於重疾險,而不要想當然地認為買一份重疾險就好了。上文我們也提到過,就算是重疾險還能演化出來十幾種類型:消費型、返還型、分紅型、萬能型、多次賠付、提前給付等等。

很多保險專業畢業的學生,在看一份新的保單的時候都需要慎重研究一會,所以普通人如果想當然認為保險很簡單,那麼買錯產品吃虧的可能性一定很大。

還有人期望通過一份重疾險就解決所有的問題,這樣看起來好像是簡單省事,保障全面了。但是我們需要意識到,很多搭售的附加險不僅價格不便宜,而且保障可能不太好。

舉個例子,很多重疾險附加的醫療險,不僅保額很低,而且如果當我們住院理賠過後,就沒辦法續保了。而目前市場上做的比較優秀的醫療險,就算罹患癌症第二年還可以續保進行報銷。

所以建議大家不要期望只通過一份重疾險來解決所有的保險問題,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是存在問題的。

誤區六:給孩子買保險卻忘記大人

很多家長會選擇為子女買保險,偏偏忽略了為自己買保險。實際上,保險的原則應該是“先大人、後小該”。大人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也是孩子的依靠。大人所承擔的責任和可能遭受意外和疾病傷害的幾率都比孩子大,一旦出現不利狀況,家庭生活都有可能出現問題,更何談支付孩子的保費。所以,大人給自己投份保險比給孩子投保更重要。

誤區七:給老年人買重疾險

之前我們聊過一個例子,爸爸為孩子做了360度全方位的保障:意外、重疾、醫療,教育金,但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自己,卻還是裸奔狀態。

誤區八:多花點錢,買個容易理賠的

很多人出於對保險理賠的擔心和不瞭解,甚至想多花一點錢買一個容易理賠的,這種也屬於比較初級的問題。

關於理賠的文章,我們已經說的太多了,總結一下核心結論:

* 保險賠不賠並不是保險公司說了算,而是要以保險合同為准。不會因為你有親戚在保險公司工作,理賠的時候就會照顧你,自然也不會刻意刁難某一個人。

* 保險公司是一個龐大的分工明細的機構,規章制度極為成熟,理賠的標準完全是根據產品條款、相關醫學法律指引、公司操作指南進行。

* 保險公司只關心你是否能夠達到理賠的標準,而從來不關心你是誰!

我們再次提醒大家,產品賠不賠,怎樣賠,其實都寫在合同裡面了。如果產品應該賠,保險公司借他幾個膽子也不敢不賠。如果產品本來就不應該賠,就算你親戚在保險公司工作,也是不會賠的。

以上是大家在接觸保險過程中常見的一些誤區,其實,保險是買大公司還是買小公司,是買消費型還是返還型,這些都沒有好壞之分,最最重要的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