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孫子兵法:奇謀妙計是如何醞釀出來的

凱風網

我們常常不解,為什麼會把《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綁在一起,

這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繫?確實如果從作者或背景來看,它們之間相去甚遠。但是細細品讀便知《孫子兵法》之中潛藏,如何制定計謀的操作方法。如果能夠讀到這一層,便能像陳平一樣奇計百出,隨機應變。孫子提出“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其實這句話之中就包含了計謀醞釀所有要素,我們對此需要細細揣摩:

1.道

孫子將“道”放在“五事”的第一位,就是提醒大家要看到這一點。所謂“道”,就是事物運轉的基本原理。當我們要醞釀一個計策,要施展自己的謀略,就要思考這兩個問題:1.計策的目的及其合理性;2.計策所依賴的自然規律或人性規律是否已經歷驗證。

2.天

孫子這裡所說的“天”,其實主要指“天時”。他提醒大家要注意這麼幾個問題:1.所有計謀的實施都是講究時機的,再好的計策也不能在錯誤的時機之中實施;2.每個計策都是有時效性的,就像每個產品都有保質期,沒有萬試萬靈的奇謀妙計。因此我們在制定策略時候,

要提前預設時間,把握時機。

3.地

孫子雖然在這裡說的是“地”,但是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環境”。計謀的策劃者,就要像一個好的戲劇編劇一樣,給一個事件提前交代好背景。大家需要注意兩點:1.預料到計策得以順利實施需要怎樣的環境;2.分析現有環境有哪些不利因素,以及是否能夠規避。

4.將

孫子這裡所提的“將”,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計策運作所需要的“人物”或“角色”。計謀和策略歸根到底都是為了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其實施過程也是圍繞著人物關係所展開的。所以作為策劃者,需要抓住其中的關鍵角色,同時要借助要其他次要角色的作用。

5.法

孫子這裡說的“法”,我們也需要展開聯想,才能為我所用。我們可以從三個層次加以理解:1.計謀和策略實施的步驟;2.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3.我們所堅守原則底線。

古人說“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我相信大家對上面的內容多多體悟,

細細消化,也會在生活中工作上變得“足智多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