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株洲一小孩被蜈蚣咬傷,這個季節在草坪玩耍一定要注意防蟲!

這段時間來

陰雨天氣不斷

已經夠讓人心情不美麗了

而一些毒蟲也出來“欺負人”

真是火大

幾天前

3歲的小蒙就被蜈蚣咬傷了

事後還出現了發熱、嘔吐等症狀

4月23號下午

小蒙在社區內草地上玩耍時,突然被1寸多長的小蜈蚣咬傷了手背,手背當場就紅腫了起來。

家人雖然帶她到診所將傷口處理了,但是到了晚上,小蒙卻還是出現了發熱、嘔吐等症狀,父母隨即將她送到醫院治療。

醫生介紹

蜈蚣是一種有毒腺的節肢動物,

主要在天氣變暖外出活動,蜈蚣通過鋒利的毒螫刺穿人的皮膚,引起中毒,病情嚴重程度與蜈蚣大小,毒液量有關。

蜈蚣咬人會引起中毒,嚴重者可出現煩躁、譫妄(意識障礙)、抽搐、全省麻木、昏迷,過敏嚴重者可發生過敏性休克,可危及生命。

被毒蟲咬傷後應這樣處理

醫生提醒

一般來說,蜈蚣的毒汁屬於酸性液體,人在家中螫傷後,可緊急先用肥皂水、清水塗抹沖洗,有條件者可用弱鹼性溶液中和解毒,比如用5%碳酸氫鈉,以減輕疼痛。

如果傷口內有毒螫(毒刺),建議先挑除;

如出現全身症狀,應儘快入院進行綜合治療,最好留院觀察6小時以上。

毒蟲頻繁出沒,手腳腰是主要咬傷部位。

據瞭解,陰雨天氣,蜈蚣、蠍子、黃蜂、蚊蟲等毒蟲活動比較頻繁。

近段時間以來,市中心醫院、省直中醫院的皮膚科,每天都有十多個被毒蟲咬傷,或者被咬傷後導致過敏的患者。

醫生介紹

被毒性強的蟲類咬傷可引起中毒反應,而被一般蚊蟲咬傷也容易出現丘疹性蕁麻疹。

咬傷部位多為手部、腰部、腳踝部等易暴露的地方。

醫生提醒

預防毒蟲咬傷,首先要注意保持室內外清潔,定期清除居住環境周圍的廢物、垃圾等。如果接觸草叢,最好穿長袖上衣和長褲,避免穿涼鞋、拖鞋。

最好穿長袖上衣和長褲,避免穿涼鞋、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