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清選派23名高校優秀人才到一線掛職鍛煉

服務長清經濟發展 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會議現場

為進一步加強校地、校企精准對接、深度融合,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實體經濟快速發展,4月27日上午,長清區召開座談會,決定從高校選派23名優秀人才到街鎮、重點企業掛職鍛煉,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區委書記王勤光,區政協主席、區產學研指揮部總指揮張昭森,區委副書記曹軍,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孫靜,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亓明,區委常委、萬德街道党工委書記夏紅軍,

區政協副主席、區產學研指揮部副指揮、區產學研辦公室主任劉寶林,選派優秀人才的12所高校的分管領導,各高校選派的到街鎮和企業掛職的23名優秀人才以及區直部門、街鎮及相關企業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區委副書記曹軍主持會議,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孫靜宣讀掛職人員名單,區政協副主席、區產學研指揮部副指揮、區產學研辦公室主任劉寶林宣讀《關於從高校選派優秀人才服務長清經濟發展的通知》、《關於選派部分高技能人才到企業掛職的通知》。

座談會上,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王曙光、齊魯工大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院長許崇海、省勞職院副院長周錚代表掛職高校發言,山東大學環境工程系副主任胡振代表掛職人才發言,崮雲湖街道党工委書記趙國代表街鎮發言,山東國辰實業公司總經理馬立新代表掛職企業作表態發言。

王勤光對來我區掛職的優秀人才、專任教師表示熱烈的歡迎,他指出,這次從高校選派優秀人才到街鎮、企業掛職,是校地、校企融合發展的進一步深化,也是我們良好關係的進一步提升,高校是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優秀人才則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從高校選派優秀人才到企業、街鎮掛職,充分發揮掛職幹部在招才引智、人才培訓、新舊動能轉換方面的“傳幫帶”作用,對於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實現長清跨越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希望大家在掛職工作中,一要安下心、沉住氣、提起勁;二要多調研、多思考、多總結;三要儘快轉變角色,融入地方;四要嚴於律己、轉變作風、樹好形象。要在人才引進、人才培訓和產業引育三個方面充分發揮作用。各街鎮、企業要高度重視科技副職工作,真正做到政治上愛護、工作上信任、生活上關心,要結合各地實際和科技副職的特長優勢,明確職責,放心、放手、放權的使用,使科技副職有職、有責、有權,為他們儘快轉變角色,做好工作,發揮作用,經受鍛煉提供良好環境,各街鎮、企業一定要牢牢把握這次機會,在增強自身開拓能力上狠下功夫,在招才引智、提高研發能力和健全成果轉化機制上狠下功夫。

據瞭解,長清區從13所高校選派的23名優秀人才,多數在45周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或副高以上職稱、5年以上工作經歷、有專業特長及一定的技術成果或專長。他們到10個街鎮(企業)將掛任科技(技術)副職,掛職時間為1年。結合當地經濟發展和企業實際,重點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發揮派出單位的人才、智力和科技優勢,建立和拓展派出單位科研成果轉化的管道,加大產品研發、新技術應用,促進派出單位和地方的合作,助力企業快速發展。

山東大學是中國“985工程”和“211工程”支援的一所重點大學,在新材料領域、高端製造領域、生物技術領域、節能環保領域人才濟濟、成果豐碩。山東大學技術轉移長清中心自2016年4月8日成立以來,堅持把智慧焊接技術與壓力容器、新一代資訊技術、新能源環保工程和材料、高端裝備製造和生態農業等作為主要合作方向,積極對接企業人才和專案需求,先後與國舜、華宇、試金等30多家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舉行山東大學土壤生態修復本源研發中心簽約揭牌、山東大學新舊動能轉換長清創新基地揭牌暨山東大學新舊動能轉換環境工程國辰研發中心簽約等觀摩活動等近百場次,促成16家企業簽訂產學研合作協定20餘份,17個專家服務團隊服務長清經濟發展。其中,濟南長清電腦公司與山東大學研製的燃氣監測物聯網終端專案,作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屬國內首創,其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目前已開始批量生產,預計年銷售收入1.2億元,稅金1200萬元。“我們將聚焦人才、專案、平臺三個方面進行合作,全力服務長清經濟發展。”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王曙光表示。

對企業來說,高校優秀人才的到來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山東國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長清本土一家集環保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工程施工於一體的多元化跨行業經營的綜合性實業集團。去年8月份,與山東大學共同成立了“山東大學新舊動能轉換國辰研發中心”,校企雙方在改進產能落後產品、攻克黑臭水體、河道治理領域難題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加快了企業轉型升級步伐,為企業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豐收”。

從高校選派優秀人才到一線掛職鍛煉,不僅為發揮青年科技人才在長清科技創新、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中的引領作用,更為他們在實踐中鍛煉提高、開闊眼界提供了大好機遇。“對掛職幹部來講,也是對我們個人能力、水準的一次全新的檢閱和考驗。”這次“聯姻中”,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博士胡振被選派到素有“壓力容器之鄉”之稱的五峰山街道擔任科技副主任,並與山東國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結成了對子,擔任該公司科技顧問。韓振表示,立足高校資源優勢,將充分發揮自身特長,積極為高校、政府、企業產學研合作牽線搭橋,為街鎮扶持壯大新產業出謀劃策,為企業新技術應用、新產品研發奉獻智慧。

近年來,長清區發揮大學城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等諸多優勢,多次召開校地高層座談會,實現工作對接常態化。邀請國際著名的美國麻省理工團隊對大學城進行了總體規劃編制。隨著大學城三甲醫院、大學城實驗學校、華誼兄弟影視城等重點專案的相繼開工,配套建設進一步完善。產學研融合取得新突破,構建了6類產學研合作聯盟,搭建了4大服務平臺,促成了108家校企合作協定,建立了38家科技研發中心。

為確保掛職幹部專業對口、學以致用,儘快適應和開展工作,長清區積極創造條件,發放一定數額的生活交通補助,並及時幫助他們解決掛職期間遇到的具體困難,確保掛職幹部來的放心、住的舒心、幹的順心。對掛職幹部引進實施的專案,優先納入全區科技、人才計畫,優先推薦申報省市和國家各類科技、人才計畫,確保選派優秀人才到街鎮和企業掛任科技(技術)副職工作取得實效。

(通訊員 孟祥江)

對於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實現長清跨越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希望大家在掛職工作中,一要安下心、沉住氣、提起勁;二要多調研、多思考、多總結;三要儘快轉變角色,融入地方;四要嚴於律己、轉變作風、樹好形象。要在人才引進、人才培訓和產業引育三個方面充分發揮作用。各街鎮、企業要高度重視科技副職工作,真正做到政治上愛護、工作上信任、生活上關心,要結合各地實際和科技副職的特長優勢,明確職責,放心、放手、放權的使用,使科技副職有職、有責、有權,為他們儘快轉變角色,做好工作,發揮作用,經受鍛煉提供良好環境,各街鎮、企業一定要牢牢把握這次機會,在增強自身開拓能力上狠下功夫,在招才引智、提高研發能力和健全成果轉化機制上狠下功夫。

據瞭解,長清區從13所高校選派的23名優秀人才,多數在45周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或副高以上職稱、5年以上工作經歷、有專業特長及一定的技術成果或專長。他們到10個街鎮(企業)將掛任科技(技術)副職,掛職時間為1年。結合當地經濟發展和企業實際,重點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發揮派出單位的人才、智力和科技優勢,建立和拓展派出單位科研成果轉化的管道,加大產品研發、新技術應用,促進派出單位和地方的合作,助力企業快速發展。

山東大學是中國“985工程”和“211工程”支援的一所重點大學,在新材料領域、高端製造領域、生物技術領域、節能環保領域人才濟濟、成果豐碩。山東大學技術轉移長清中心自2016年4月8日成立以來,堅持把智慧焊接技術與壓力容器、新一代資訊技術、新能源環保工程和材料、高端裝備製造和生態農業等作為主要合作方向,積極對接企業人才和專案需求,先後與國舜、華宇、試金等30多家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舉行山東大學土壤生態修復本源研發中心簽約揭牌、山東大學新舊動能轉換長清創新基地揭牌暨山東大學新舊動能轉換環境工程國辰研發中心簽約等觀摩活動等近百場次,促成16家企業簽訂產學研合作協定20餘份,17個專家服務團隊服務長清經濟發展。其中,濟南長清電腦公司與山東大學研製的燃氣監測物聯網終端專案,作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屬國內首創,其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目前已開始批量生產,預計年銷售收入1.2億元,稅金1200萬元。“我們將聚焦人才、專案、平臺三個方面進行合作,全力服務長清經濟發展。”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王曙光表示。

對企業來說,高校優秀人才的到來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山東國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長清本土一家集環保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工程施工於一體的多元化跨行業經營的綜合性實業集團。去年8月份,與山東大學共同成立了“山東大學新舊動能轉換國辰研發中心”,校企雙方在改進產能落後產品、攻克黑臭水體、河道治理領域難題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加快了企業轉型升級步伐,為企業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豐收”。

從高校選派優秀人才到一線掛職鍛煉,不僅為發揮青年科技人才在長清科技創新、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中的引領作用,更為他們在實踐中鍛煉提高、開闊眼界提供了大好機遇。“對掛職幹部來講,也是對我們個人能力、水準的一次全新的檢閱和考驗。”這次“聯姻中”,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博士胡振被選派到素有“壓力容器之鄉”之稱的五峰山街道擔任科技副主任,並與山東國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結成了對子,擔任該公司科技顧問。韓振表示,立足高校資源優勢,將充分發揮自身特長,積極為高校、政府、企業產學研合作牽線搭橋,為街鎮扶持壯大新產業出謀劃策,為企業新技術應用、新產品研發奉獻智慧。

近年來,長清區發揮大學城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等諸多優勢,多次召開校地高層座談會,實現工作對接常態化。邀請國際著名的美國麻省理工團隊對大學城進行了總體規劃編制。隨著大學城三甲醫院、大學城實驗學校、華誼兄弟影視城等重點專案的相繼開工,配套建設進一步完善。產學研融合取得新突破,構建了6類產學研合作聯盟,搭建了4大服務平臺,促成了108家校企合作協定,建立了38家科技研發中心。

為確保掛職幹部專業對口、學以致用,儘快適應和開展工作,長清區積極創造條件,發放一定數額的生活交通補助,並及時幫助他們解決掛職期間遇到的具體困難,確保掛職幹部來的放心、住的舒心、幹的順心。對掛職幹部引進實施的專案,優先納入全區科技、人才計畫,優先推薦申報省市和國家各類科技、人才計畫,確保選派優秀人才到街鎮和企業掛任科技(技術)副職工作取得實效。

(通訊員 孟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