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記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耿軍、耿曉康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 ——記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耿軍、耿曉康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為狠狠還擊越南小霸,偉大的自衛還擊戰鬥打響了。在黨中央的統一指揮下,一批又一批的部隊奔赴前線。年青的戰士們懷著對敵人無比的仇恨,對祖國深深的愛,告別了父母兄妹,踏上了戰鬥的征程。我的兩個弟弟耿軍、耿曉康同時參加了戰鬥,並雙雙為國獻出了他們年青的生命。

一、生命之花

我們子妹4人。

大弟耿軍,生於1958年10月1日,二弟耿曉康生於1961年8月4日。他們從小就在党的陽光哺育下,在父母的嚴格教育下健康地成長。

1977年元月,部隊內部實行了招兵。當時正下農村的二弟耿軍,隨同部隊知青點的青年們,按照內招條件,光榮地加入了人民解放軍的行列。

三弟耿曉康還在學校上初中二年級,但他從小想當兵,想像爸爸那樣戴著閃閃的帽徽,穿著綠色的軍裝,挎著手槍多威武啊!特別是當他看到哥哥、姐姐都穿上了綠軍裝,

心裡是多麼的著急啊。他和自己的小夥伴們商量,也要當兵。於是在77年3月X號(已記不清)的一天,他終於和幾個年齡相當,都在讀初二的孩子,瞞著父母,坐火車到哥哥當兵的150師448團去找爸爸當年的老戰友(當時主要找的是團劉兆興副參謀長),同他吵著要當兵。劉副參謀長把這一情況,打電話告訴了我爸爸、媽媽。此時,爸爸、媽媽在家裡正為找不著曉康弟弟而急得團團轉。
得知孩子偷偷跑去當兵一事,放下心來。考慮到曉康年僅14歲,還不怎麼懂事,怎麼能夠適應部隊緊張的生活?況且這麼小年紀當兵也不合規定啊!爸爸在電話上告訴劉副參謀長,讓他幫做工作,把曉康動員回來。然而,我的曉康弟弟當兵的決心很大,他哭著就是不回家。他對團裡的首長說:“叔叔,留下我吧!你們不要看我年紀小,我個子大,
力氣大,只要讓我當兵,喂豬煮飯,幹什麼都行。”首長們看著說服他們,動員又動員不回去,只好決定把他們暫時留在團教導隊幫炊事班煮飯。這對於曉康弟弟來說是很滿足的了,起碼來說是生活在解放軍的大集體中了。他堅持每天記日記,學習文化知識,虛心向老同志學習,與首長、同志們相處的很好。同志們都非常喜歡他,說他是“一等兵”他聽了心裡美滋滋的幹起活來,
更加帶勁了。炊事班壘豬圈,別人一次最多只搬6匹磚,他卻一次就抱10匹磚,班長關心地對他說:“曉康,少搬點,你年紀小別累倒了。”“不得。”曉康弟弟用手抹一把汗水,幹的更歡了。教導隊一開訓,吃飯的就有近兩百人,每天早晨蒸饅頭都要蒸幾十斤麵粉的,加之,炊事班只有3人,工作量很大。曉康弟弟在家排行老三,家裡的活有哥哥、姐姐幹,更不要說煮大鍋飯了。但是,他在炊事班,認真地向老同志請教,在短時間內很快地掌握了炊事技術,不久便單獨上灶煮飯了。1977年國慶,部隊放假,我們三子妹一起回到了家裡,大家興奮地談論著半年多來在部隊的成長情況。曉康弟弟帶著幼稚的口氣對我們說:“姐姐,在部隊我什麼都不怕,再苦再累的活兒我都能幹,就是怕早晨起床蒸饅頭那一關。早晨5點鐘非要班長喊我才醒得來。姐姐,當時我是多麼想能在家裡那樣,一覺睡到天亮啊!可是想到同志們在等吃早飯,他們吃不了飯,怎麼訓練啊!所以我就下定決心,把鬧鐘放到枕頭邊上,但這樣還是不得行,我的瞌睡太大了。”聽了他的話,我和耿軍弟弟都笑了。曉康弟弟在教導隊呆了1年半時間,(1977年3月~1978年10月)每天除了煮三頓飯外,其餘的時間全用來學習文化,學習軍事技術。他利用業餘時間完成了單、雙杠一、二、三練習,並學習了軍事基礎知識,如:射擊、刺殺、投彈等,並堅持記日記。(詳見曉康弟弟留下的日記本)曉康弟弟年齡雖小,文化程度僅初中二年級,但從他的日記中可以看出,他在部隊的大熔爐裡飛快地成長起來。他處處以雷鋒同志為榜樣,默默地為同志們做好事。如班裡有同志生病,他把媽媽從信封裡寄來的僅有的兩元錢買成罐頭送到同志床邊(曉康弟弟在教導隊,由於不是正式兵,部隊只管飯,不發津貼。從77年3月到78年10月)同志的衣服髒了,他總是幫著洗,在工作中,他吃苦耐勞,搶髒活重活幹(曉康弟弟留下一件棉衣,上邊在衣服的前襟和袖口有多處炭火燒成的小洞。據炊事班同志講,那是他在燒火煮飯時,為了爭時間,保證按時開飯,掏爐渣時燒的。)弟弟年紀小,還不怎麼會補衣服,他就去衛生隊要幾塊膠布貼在棉衣洞上。(這件棉衣由於看著心裡實在悲痛,在交遺物時,我們要求團裡首長給換了)1978年10月,曉康弟弟分下了連隊(448團二營六連)成了一名正式的人民戰士,他的心裡多高興啊!他給爸爸、媽媽寫了信,表示一定要在部隊好好幹,做人民的好戰士(詳見信件)1978年11月的一天早晨,那是,曉康弟弟為了鍛煉身體,每天都比大家早起半小時練長跑,當他剛練完長跑回到宿舍,一陣劇烈地疼痛,使他幾乎暈過去,他雙手捂著肚子,一步一停地走到團衛生隊,經醫生檢查是患了急性闌尾炎,需馬上動手術。當醫生徵求他們意見時,曉康弟弟誠懇地對醫生說:“陳醫生,你們就在這裡給我作手術吧,我挺得住。”由於衛生隊醫療條件較差,使簡單的闌尾手術進行了5個多小時,據在場的女衛生員黃英同志講:“曉康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沒有哼一聲,只見他把嘴皮咬的緊緊的,手術中流了很多血,滿滿的一痰盂。失血過多,使他幾乎休克。”曉康弟弟很懂事,為了不使爸爸、媽媽操心,他讓哥哥及戰士們一定要為他保密,不讓爸爸、媽媽得知他動手術的消息。一個星期後,他傷口拆線回到了連隊。由於手術過程中,流血太多,加之連隊每天0.47元的生活標準,緊張的訓練,使得曉康弟弟的臉色蒼白,心跳加快,頭昏眼花,他拖著沉重的步子,到衛生隊找醫生看病。醫生告訴他,這是貧血所致,注意營養多喝點白糖開水就會好的。當時,團裡服務店的白糖是憑票供應給幹部、家屬的,戰士根本買不到。在這樣的情況下,曉康弟弟才給媽媽寫去了信,說他得了點小病,需要一點白糖。媽媽托人給他帶去了兩斤白糖和一袋奶粉。就是這點東西,他也捨不得一人吃,班裡有同志不舒服,他把濃濃的白糖水送過去;想到自己的哥哥在部隊農場種地,勞動強度大,生活艱苦,他又把一半白糖給了哥哥。曉康弟弟儘管年紀小,但他是這樣的懂事,在他幼小的心靈裡,他知道應該怎樣生活,關於他的許許多多的事蹟,只有找他當年的小夥伴們,現在還活著的戰友,但更多的事蹟是人們所無法知道的。他沒有枉度17個春秋,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他在部隊短短的兩年中,有一年半的時間為戰友們燒火煮飯,然而,就在這連正式兵都不是的情況下 ,他處處以人民戰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動書寫了短暫而光輝的歷史。

我的耿軍弟弟與曉康弟弟比起來,要成熟得多了。他1976年高中畢業,同年8月下到了綿陽燈塔公社知青點,在農村勞動的幾個月時間裡,他虛心向貧下中農學習,在艱苦的勞動中磨練自己。一次生產隊安排他挑穀子,其他知青都嫌活太重,不願意幹,但我耿軍弟弟卻帶頭和社員一起挑著百十斤重的擔子,一趟趟地往返於田間地頭。儘管他的肩壓腫了,腰也累痛了,但他卻樂呵呵地對媽媽說:“勞動就是鍛煉人,肩膀腫,腰杆痛,證明我的勁大了。要當一個新式農民,沒有一把勁是不行的。”每天勞動回來,在昏黃的油燈下,他堅持學習文化知識及農業生產技術書籍(他看過的書,如農機簡易維修等,至今仍保存在家裡)。知青點離城15裡路,吃菜蔬較困難,知青點伙食團每天只做三頓飯,不做菜,菜大都是知青們從自家屋裡帶去吃。耿軍弟弟為了減輕家庭負擔,自己買了一個泡菜罐子,泡些蘿蔔、白菜。媽媽看他勞動強度大,身體又比較瘦弱,家裡有點好吃的,總要捎信叫他回來,耿軍弟弟不但不回家,還請同學捎口信讓媽媽不要為他操心。他堅持一個月回來一次,換洗換洗衣服,帶點辣椒醬、鹹菜,常常是當天回來,當天回去。在農村勞動的幾個月時間裡,除回家的幾天外,他沒有缺過一天工,他利用工余時間為社員理髮、辦黑板報,當地社員都誇他是好知青。

1977年2月,耿軍弟弟參軍了,分在448團三營八連一班當戰士。當時,他所在的連隊正擔負著耕種團農場幾百畝水田的生產任務。一個連隊一百多人,每人平均幾畝地,任務重,生活艱苦,這對耿軍弟弟來說是一個大的考驗。緊張的“雙搶”季節來到了,戰士們從早上5點鐘下地,到晚上九點多鐘收工,三頓飯都在地頭上吃。連隊其他的幾個幹部子弟有的要求下炊事班,有的乾脆就通過父親調離了連隊,但耿軍弟弟沒有這樣,他自覺地在艱苦的生活中磨煉自己。在這段時期,他的思想上一度產生了一些想法,認為當兵太苦了,“比當農民還苦”(詳見 年 月 日信件)。然而,在連隊的大家庭裡,在同志們的幫助下,他很快端正了思想,他在給我的來信中談到:“一定要在火熱的生活中鍛煉自己。”在緊張的勞動中,他向農村入伍的戰友學習,栽秧子,打穀子,樣樣農活他都幹。耿軍弟弟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勤儉節約,艱苦樸素,他一個月6元錢的津貼,除了買書、買肥皂、牙膏以外,其餘的全存了起來。就在打仗臨出發前的幾天,他還把節約下來的60元錢,寄給了媽媽,並和曉康弟弟一起給媽媽寫下了一封情深意長的信。信中表示了兒子對母親的愛,對敵人的恨,也表示了他們決心在戰鬥中貢獻青春的情。他們在信中寫道:“在這臨上前線的日子裡,兒子有多少話要對媽媽講啊!但畢竟是紙短話長,媽媽你放心吧:您的兒子是不會給您丟臉的。”並附了一首他們寫的詩:“父母嚴教思情長,孩兒牢記在心上。兄弟雙雙赴疆場,定為祖國爭光耀,捷報飛來慰親人。”(此信已交弟弟生前所在部隊150師組織科)耿軍弟弟在連隊與同志們相處的很好,他誠實正直,虛心好學,戰友們都親切地叫他老實人。

一次,連隊派公差,耿軍弟弟和另外一個戰友到離駐地12裡路遠的雲西鎮上去拉糧,當他們拉著幾百斤糧食汗流浹背的趕回連隊時,午飯已經開過了。他和戰友到炊事班泡了點冷飯,正吃著,他所在班的班長走過來了,(因是排長派的公差他不知道)不問青紅皂白的吼起來,“好啊,耿軍你還在這吃飯,大家都在練瞄準,你的組織紀律性那去了?”耿軍弟弟忙放下碗,解釋說:“班長,我出公差剛回來。”“好啊,你還狡辯。”班長更厲害的吼起來,弟弟見說了也沒有用,放下碗筷,飛快地奔進宿舍,提起槍就向靶場走去。事情就這樣平息了。但是那位班長卻懷恨在心,他一直主觀片面地認為,耿軍目無他班長,沒有紀律,跑到連長那去告耿軍,說耿軍目中無人,自高自大。

1977年的部隊,“十年浩劫”過後,一切都在恢復時期,連隊的一些風氣是很不正常的。往往是老老實實的戰士總是換刮,能說會道的反而受表揚。連長在不瞭解事實真象,不深入調查研究的情況下,在軍人大會上又不點名地批了一頓。一個又一個生活的挫折,使弟弟的思想更進了一層。他在給我的信中說:“姐姐:為什麼老實人總是吃虧,花言巧語的人反而吃的開?……部隊不是真空,是社會生活的縮影。” (詳見 年 月 日信件),耿軍弟弟在連隊是一個能吃苦耐勞,勤學上進的好青年,但是往往評表揚,嘉獎卻沒他的份,正如他生前的戰友所說:“耿軍就是嘴巴不會說,不會吹捧當官的。” “耿軍的心就像炭火一樣,溫暖別人,貢獻自己。” “耿軍是幹部子弟,但我們和他相處兩年,就是不知道。他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有許多地方都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 戰友們的話,是對耿軍弟弟最公正的評價。有這樣一件事,更能證明這一點。這裡讓我們的時針倒轉到1968年。那時,爸爸是448團的副團長,按照部隊規定,團級幹部都配備了一名警衛員。跟隨爸爸的警衛員叫XXX,他一直跟爸爸身邊4年,以後下連當了排長。有誰能想到:爸爸當年的警衛員,卻當了耿軍弟弟所在連隊的連長,而且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連隊還有一名戰士是老首長的兒子。那是“雙搶”過後,7月的一天,焦辣辣的太陽把大地都曬裂了。時值正午,部隊已進入午休。空曠的操場上,曬著一片片金燦燦的穀粒。只見一個細高個子,曬得黝黑的年青戰士,頭戴一頂舊草帽,揮舞著長長的竹杆,跑前跑後地吆喝,催趕著前來覓食的麻雀,大概汗流的太多,他的嘴唇已經乾裂了,搖一搖放在地下的水壺早已底朝天。炎熱、幹喝、勞累,使得他的頭劇烈的膨脹起來,心裡悶得透不過氣,眼睛一陣陣的發花,他已意識到,中暑了。怎麼辦?我的任務還沒完成啊!他喃喃地自語著,又奮力的揮起了長竹杆。在一陣橫掃以後,他終於支持不住一屁股坐在了谷地上。就在這個時候,午休起來上廁所的連長路過曬場,一眼瞅見耿軍頭搭拉著坐在那裡,一股無以言狀的怒火頓時湧上心間,“哼,不象話,你自己爭到來守穀子,卻在這裡打瞌睡。”說著,一隻穿著涼皮鞋的重重的腳踢在瘦弱的,已經處於半昏迷狀態的戰士身上。可憐我的耿軍弟弟還摸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就挨了連長狠狠的一腳。“還不快給我起來”,說著又準備踢出第二腳,大概因為他那唬人的聲音把弟弟震清醒了吧!耿軍弟弟強撐著竹杆站起來,對連長說:“連長,天氣太熱我中……”說著一手捂著被他踢痛的小腹又往下蹬。“嘿,你還裝相,你他媽的今晚罰你站兩班崗。”同志們啊,這就是軍閥作風在某些連隊幹部身上的表現。看到這裡,我們能不感到痛心嗎?起床號響了,由於XXX又吵又罵,立即圍攏了一堆人,人群中,原團作戰參謀,當時已升任二營副營長的王XX擠上來,把XXX拉出人群,打了他一巴掌說:“XXX,你咋個的呦,老首長的兒子都認不得啦?耿軍在這裡守了一上午的穀子,一會都沒休息過,你這樣做,對不對啊?” “什麼?”XXX頓時臉色發白,“耿軍是哪個首長的兒子?” “就是耿副參謀長的老二嘛。”(我爸爸已于1970年調150師任副參謀長) “副參謀長的老二不是叫征途嗎?” “那是他的小名。”“嘿,我這個人啦,乍個這麼昏” 此時,耿軍弟弟已在戰友們的攙扶下,站了起來,一個戰友給他端來了涼茶水,他一仰脖子咕嘟、咕嘟的喝個精光。XXX看耿軍把水喝完,走上前去,拉著他的手說:“耿軍,你回去好好休息吧,我不瞭解情況,錯怪了你。”只見耿軍弟弟擺了擺手對XXX說:“連長,沒什麼。”這件事,在連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對於連長XXX來說,也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使他明白了,怎麼當好一個連隊幹部。怎樣帶好兵,怎樣愛護戰士,特別是怎樣對待不愛接近他的戰士。這以後,XXX常找耿軍弟弟談心,交換思想。當XXX問他:“到連隊這麼久,為什麼不說你爸爸就是我當年的老首長?” 耿軍弟弟告訴他,“這有什麼必要呢?爸爸是爸爸,我是我”。

1978年元月,複補工作結束了,新兵補入了連隊。耿軍擔任了八連一班副班長,為了帶好全班戰士,他處處以身作則,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班裡有同志生病,他把熱騰騰的麵條端到床邊,班裡有位河南籍的新戰友,由於年齡較小,加之不習慣部隊緊張的生活,思想包袱很重。耿軍弟弟在生活上處處關心他,思想上鼓勵他戰勝困難,使這位戰友很快地適應了部隊生活,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光榮地加入了共青團。耿軍弟弟忠於職守,模範執行紀律的事蹟在戰友中傳為佳話。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耿軍弟弟正警惕地站在哨位上,注視著周圍的一切。忽然,他發現前面50公尺的地方,有兩個人影在晃動,他機智地悄悄逼近人影,不料腳一滑一個趔趄,兩個人影驚慌地朝部隊圍牆奔去。“站住”!耿軍弟弟在後面緊緊地追著,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黑乎乎的東西,重重地砸了過來,耿軍弟弟被擊了一下,一跟鬥栽倒在雨地裡,兩個黑影乘機翻牆跑了。耿軍弟弟拾起地上的東西一看是個大包袱,裡邊全是戰友們的衣服、鞋襪、有幹的有濕的,像是從繩子上收取的。他提著包袱,背起槍,快步向哨位走去。此時,他的衣服全部濕透了,雨水順著帽沿一滴滴流下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完全可以叫戰友來接崗,自己回去換換衣服,然而,他沒有這樣。他穿著透濕的軍裝,緊握鋼槍,堅守在哨位上。直接接崗的戰友到來。

1978年4月,耿軍弟弟受連隊戰友們的委託,和另外兩名戰友一起到師教導隊參加為期半年的集訓。當時,爸爸還沒有轉業下地方,我們家就住在師部大院裡。師教導隊設在綿陽東方紅大橋師通訊營處,步行20分鐘就可回家。在住師教導隊半年時間裡,弟弟只利用星期天回過兩次家。媽媽曾問他:

“ 為什麼星期天不回家看看 ”。弟弟告訴媽媽說:“ 其他同志能回家嗎?我不能因為離家近就每星期往家跑,我是一個戰士,要嚴格要求自己 ”。7

8年10月,教導隊結束了,給每個學員放了三天假,弟弟考慮到連隊工作,想到久別的戰友,在家只耍了一天就急急地趕回了部隊。他帶著優異的成績,懷著一顆赤誠的心回到了戰友們中間。耿軍弟弟由於自己刻苦努力,嚴格要求,在學習上,軍事技術上都取得了好成績。連隊進行負重5公里越野賽,他是第一名;投彈他投得最遠;打靶常常是“滿堂紅”。同年11月,部隊進行了冬季野營拉練。在拉練途中,耿軍弟弟主動為戰友們背背包,扛步槍,還把自己的水讓給戰友喝。每到宿營地,他總是把背包一放,忙著給戰友們打洗腳水,幫炊事班燒火,戰友們總愛逗他:“耿軍,你的家到底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依我看你跟我們農村兵沒有兩樣。但是,你的信太多了,又都是部隊番號,你爸爸是幹什麼的?”每當問到這些,耿軍弟弟總是笑笑說:“我跟你們一樣,是一個兵。”隻字不提家庭的事。一次,一個城市入伍的新戰士指著耿軍自己縫補的粗針大線的黃襪子說:“副班長,你家裡一定很窮吧?你盡穿部隊發的線襪子,連雙尼龍襪子都捨不得買。”耿軍弟弟笑著告訴他:“艱苦樸素是我軍的光榮傳統,我們不發揚誰發揚啊。部隊已經發了襪子,何必又花錢去買呢?我們應該向雷鋒同志學習啊”!(寫到這裡,又使我不得不停下筆來,作個說明。我們幾子妹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們要艱苦樸素,我們小時候大都是穿爸爸的黃軍裝改的衣服。弟弟們參軍後,部隊發什麼穿什麼,媽媽想到他們在連隊訓練任務重,襯衣很容易破,就一人給他們做了一件春紡色府綢襯衣。但是,他們捨不得穿,一直放在枕頭底下。77年8月4日是我曉康弟弟的生日,為表示當姐姐的心意,我從眉山部隊給他們各寄一雙絲光襪子,然而,他們一直沒有穿。這些東西至今仍放在他們的遺物裡,襪子上的標箋都沒扯。自衛還擊戰前夕,很多和他們同年入伍的戰友都戴上了手錶,穿上了新的確良衫衣。然而,弟弟他們僅僅拿出了平常捨不得穿的新軍裝,新膠鞋)拉練途中,耿軍弟弟接到了命令,到成都軍部,參加軍工學院的考試,考試3天回來他又追上了拉練途中的隊伍,繼續進行拉練。1978年11月16日耿軍弟弟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預備黨員。

耿軍弟弟犧牲時,年僅19歲。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蹟來,但他高尚的品質,崇高的思想境界卻深深印在人們的腦海裡。多少同學、老師、多少戰友、同志提起他,提起他們兄弟倆個,無一不深感痛惜的。他們為耿軍、曉康的犧牲惋惜、悲痛,他們為耿軍、曉康的犧牲,驕傲、自豪。

——未完待續——

認真地向老同志請教,在短時間內很快地掌握了炊事技術,不久便單獨上灶煮飯了。1977年國慶,部隊放假,我們三子妹一起回到了家裡,大家興奮地談論著半年多來在部隊的成長情況。曉康弟弟帶著幼稚的口氣對我們說:“姐姐,在部隊我什麼都不怕,再苦再累的活兒我都能幹,就是怕早晨起床蒸饅頭那一關。早晨5點鐘非要班長喊我才醒得來。姐姐,當時我是多麼想能在家裡那樣,一覺睡到天亮啊!可是想到同志們在等吃早飯,他們吃不了飯,怎麼訓練啊!所以我就下定決心,把鬧鐘放到枕頭邊上,但這樣還是不得行,我的瞌睡太大了。”聽了他的話,我和耿軍弟弟都笑了。曉康弟弟在教導隊呆了1年半時間,(1977年3月~1978年10月)每天除了煮三頓飯外,其餘的時間全用來學習文化,學習軍事技術。他利用業餘時間完成了單、雙杠一、二、三練習,並學習了軍事基礎知識,如:射擊、刺殺、投彈等,並堅持記日記。(詳見曉康弟弟留下的日記本)曉康弟弟年齡雖小,文化程度僅初中二年級,但從他的日記中可以看出,他在部隊的大熔爐裡飛快地成長起來。他處處以雷鋒同志為榜樣,默默地為同志們做好事。如班裡有同志生病,他把媽媽從信封裡寄來的僅有的兩元錢買成罐頭送到同志床邊(曉康弟弟在教導隊,由於不是正式兵,部隊只管飯,不發津貼。從77年3月到78年10月)同志的衣服髒了,他總是幫著洗,在工作中,他吃苦耐勞,搶髒活重活幹(曉康弟弟留下一件棉衣,上邊在衣服的前襟和袖口有多處炭火燒成的小洞。據炊事班同志講,那是他在燒火煮飯時,為了爭時間,保證按時開飯,掏爐渣時燒的。)弟弟年紀小,還不怎麼會補衣服,他就去衛生隊要幾塊膠布貼在棉衣洞上。(這件棉衣由於看著心裡實在悲痛,在交遺物時,我們要求團裡首長給換了)1978年10月,曉康弟弟分下了連隊(448團二營六連)成了一名正式的人民戰士,他的心裡多高興啊!他給爸爸、媽媽寫了信,表示一定要在部隊好好幹,做人民的好戰士(詳見信件)1978年11月的一天早晨,那是,曉康弟弟為了鍛煉身體,每天都比大家早起半小時練長跑,當他剛練完長跑回到宿舍,一陣劇烈地疼痛,使他幾乎暈過去,他雙手捂著肚子,一步一停地走到團衛生隊,經醫生檢查是患了急性闌尾炎,需馬上動手術。當醫生徵求他們意見時,曉康弟弟誠懇地對醫生說:“陳醫生,你們就在這裡給我作手術吧,我挺得住。”由於衛生隊醫療條件較差,使簡單的闌尾手術進行了5個多小時,據在場的女衛生員黃英同志講:“曉康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沒有哼一聲,只見他把嘴皮咬的緊緊的,手術中流了很多血,滿滿的一痰盂。失血過多,使他幾乎休克。”曉康弟弟很懂事,為了不使爸爸、媽媽操心,他讓哥哥及戰士們一定要為他保密,不讓爸爸、媽媽得知他動手術的消息。一個星期後,他傷口拆線回到了連隊。由於手術過程中,流血太多,加之連隊每天0.47元的生活標準,緊張的訓練,使得曉康弟弟的臉色蒼白,心跳加快,頭昏眼花,他拖著沉重的步子,到衛生隊找醫生看病。醫生告訴他,這是貧血所致,注意營養多喝點白糖開水就會好的。當時,團裡服務店的白糖是憑票供應給幹部、家屬的,戰士根本買不到。在這樣的情況下,曉康弟弟才給媽媽寫去了信,說他得了點小病,需要一點白糖。媽媽托人給他帶去了兩斤白糖和一袋奶粉。就是這點東西,他也捨不得一人吃,班裡有同志不舒服,他把濃濃的白糖水送過去;想到自己的哥哥在部隊農場種地,勞動強度大,生活艱苦,他又把一半白糖給了哥哥。曉康弟弟儘管年紀小,但他是這樣的懂事,在他幼小的心靈裡,他知道應該怎樣生活,關於他的許許多多的事蹟,只有找他當年的小夥伴們,現在還活著的戰友,但更多的事蹟是人們所無法知道的。他沒有枉度17個春秋,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他在部隊短短的兩年中,有一年半的時間為戰友們燒火煮飯,然而,就在這連正式兵都不是的情況下 ,他處處以人民戰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動書寫了短暫而光輝的歷史。

我的耿軍弟弟與曉康弟弟比起來,要成熟得多了。他1976年高中畢業,同年8月下到了綿陽燈塔公社知青點,在農村勞動的幾個月時間裡,他虛心向貧下中農學習,在艱苦的勞動中磨練自己。一次生產隊安排他挑穀子,其他知青都嫌活太重,不願意幹,但我耿軍弟弟卻帶頭和社員一起挑著百十斤重的擔子,一趟趟地往返於田間地頭。儘管他的肩壓腫了,腰也累痛了,但他卻樂呵呵地對媽媽說:“勞動就是鍛煉人,肩膀腫,腰杆痛,證明我的勁大了。要當一個新式農民,沒有一把勁是不行的。”每天勞動回來,在昏黃的油燈下,他堅持學習文化知識及農業生產技術書籍(他看過的書,如農機簡易維修等,至今仍保存在家裡)。知青點離城15裡路,吃菜蔬較困難,知青點伙食團每天只做三頓飯,不做菜,菜大都是知青們從自家屋裡帶去吃。耿軍弟弟為了減輕家庭負擔,自己買了一個泡菜罐子,泡些蘿蔔、白菜。媽媽看他勞動強度大,身體又比較瘦弱,家裡有點好吃的,總要捎信叫他回來,耿軍弟弟不但不回家,還請同學捎口信讓媽媽不要為他操心。他堅持一個月回來一次,換洗換洗衣服,帶點辣椒醬、鹹菜,常常是當天回來,當天回去。在農村勞動的幾個月時間裡,除回家的幾天外,他沒有缺過一天工,他利用工余時間為社員理髮、辦黑板報,當地社員都誇他是好知青。

1977年2月,耿軍弟弟參軍了,分在448團三營八連一班當戰士。當時,他所在的連隊正擔負著耕種團農場幾百畝水田的生產任務。一個連隊一百多人,每人平均幾畝地,任務重,生活艱苦,這對耿軍弟弟來說是一個大的考驗。緊張的“雙搶”季節來到了,戰士們從早上5點鐘下地,到晚上九點多鐘收工,三頓飯都在地頭上吃。連隊其他的幾個幹部子弟有的要求下炊事班,有的乾脆就通過父親調離了連隊,但耿軍弟弟沒有這樣,他自覺地在艱苦的生活中磨煉自己。在這段時期,他的思想上一度產生了一些想法,認為當兵太苦了,“比當農民還苦”(詳見 年 月 日信件)。然而,在連隊的大家庭裡,在同志們的幫助下,他很快端正了思想,他在給我的來信中談到:“一定要在火熱的生活中鍛煉自己。”在緊張的勞動中,他向農村入伍的戰友學習,栽秧子,打穀子,樣樣農活他都幹。耿軍弟弟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勤儉節約,艱苦樸素,他一個月6元錢的津貼,除了買書、買肥皂、牙膏以外,其餘的全存了起來。就在打仗臨出發前的幾天,他還把節約下來的60元錢,寄給了媽媽,並和曉康弟弟一起給媽媽寫下了一封情深意長的信。信中表示了兒子對母親的愛,對敵人的恨,也表示了他們決心在戰鬥中貢獻青春的情。他們在信中寫道:“在這臨上前線的日子裡,兒子有多少話要對媽媽講啊!但畢竟是紙短話長,媽媽你放心吧:您的兒子是不會給您丟臉的。”並附了一首他們寫的詩:“父母嚴教思情長,孩兒牢記在心上。兄弟雙雙赴疆場,定為祖國爭光耀,捷報飛來慰親人。”(此信已交弟弟生前所在部隊150師組織科)耿軍弟弟在連隊與同志們相處的很好,他誠實正直,虛心好學,戰友們都親切地叫他老實人。

一次,連隊派公差,耿軍弟弟和另外一個戰友到離駐地12裡路遠的雲西鎮上去拉糧,當他們拉著幾百斤糧食汗流浹背的趕回連隊時,午飯已經開過了。他和戰友到炊事班泡了點冷飯,正吃著,他所在班的班長走過來了,(因是排長派的公差他不知道)不問青紅皂白的吼起來,“好啊,耿軍你還在這吃飯,大家都在練瞄準,你的組織紀律性那去了?”耿軍弟弟忙放下碗,解釋說:“班長,我出公差剛回來。”“好啊,你還狡辯。”班長更厲害的吼起來,弟弟見說了也沒有用,放下碗筷,飛快地奔進宿舍,提起槍就向靶場走去。事情就這樣平息了。但是那位班長卻懷恨在心,他一直主觀片面地認為,耿軍目無他班長,沒有紀律,跑到連長那去告耿軍,說耿軍目中無人,自高自大。

1977年的部隊,“十年浩劫”過後,一切都在恢復時期,連隊的一些風氣是很不正常的。往往是老老實實的戰士總是換刮,能說會道的反而受表揚。連長在不瞭解事實真象,不深入調查研究的情況下,在軍人大會上又不點名地批了一頓。一個又一個生活的挫折,使弟弟的思想更進了一層。他在給我的信中說:“姐姐:為什麼老實人總是吃虧,花言巧語的人反而吃的開?……部隊不是真空,是社會生活的縮影。” (詳見 年 月 日信件),耿軍弟弟在連隊是一個能吃苦耐勞,勤學上進的好青年,但是往往評表揚,嘉獎卻沒他的份,正如他生前的戰友所說:“耿軍就是嘴巴不會說,不會吹捧當官的。” “耿軍的心就像炭火一樣,溫暖別人,貢獻自己。” “耿軍是幹部子弟,但我們和他相處兩年,就是不知道。他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有許多地方都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 戰友們的話,是對耿軍弟弟最公正的評價。有這樣一件事,更能證明這一點。這裡讓我們的時針倒轉到1968年。那時,爸爸是448團的副團長,按照部隊規定,團級幹部都配備了一名警衛員。跟隨爸爸的警衛員叫XXX,他一直跟爸爸身邊4年,以後下連當了排長。有誰能想到:爸爸當年的警衛員,卻當了耿軍弟弟所在連隊的連長,而且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連隊還有一名戰士是老首長的兒子。那是“雙搶”過後,7月的一天,焦辣辣的太陽把大地都曬裂了。時值正午,部隊已進入午休。空曠的操場上,曬著一片片金燦燦的穀粒。只見一個細高個子,曬得黝黑的年青戰士,頭戴一頂舊草帽,揮舞著長長的竹杆,跑前跑後地吆喝,催趕著前來覓食的麻雀,大概汗流的太多,他的嘴唇已經乾裂了,搖一搖放在地下的水壺早已底朝天。炎熱、幹喝、勞累,使得他的頭劇烈的膨脹起來,心裡悶得透不過氣,眼睛一陣陣的發花,他已意識到,中暑了。怎麼辦?我的任務還沒完成啊!他喃喃地自語著,又奮力的揮起了長竹杆。在一陣橫掃以後,他終於支持不住一屁股坐在了谷地上。就在這個時候,午休起來上廁所的連長路過曬場,一眼瞅見耿軍頭搭拉著坐在那裡,一股無以言狀的怒火頓時湧上心間,“哼,不象話,你自己爭到來守穀子,卻在這裡打瞌睡。”說著,一隻穿著涼皮鞋的重重的腳踢在瘦弱的,已經處於半昏迷狀態的戰士身上。可憐我的耿軍弟弟還摸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就挨了連長狠狠的一腳。“還不快給我起來”,說著又準備踢出第二腳,大概因為他那唬人的聲音把弟弟震清醒了吧!耿軍弟弟強撐著竹杆站起來,對連長說:“連長,天氣太熱我中……”說著一手捂著被他踢痛的小腹又往下蹬。“嘿,你還裝相,你他媽的今晚罰你站兩班崗。”同志們啊,這就是軍閥作風在某些連隊幹部身上的表現。看到這裡,我們能不感到痛心嗎?起床號響了,由於XXX又吵又罵,立即圍攏了一堆人,人群中,原團作戰參謀,當時已升任二營副營長的王XX擠上來,把XXX拉出人群,打了他一巴掌說:“XXX,你咋個的呦,老首長的兒子都認不得啦?耿軍在這裡守了一上午的穀子,一會都沒休息過,你這樣做,對不對啊?” “什麼?”XXX頓時臉色發白,“耿軍是哪個首長的兒子?” “就是耿副參謀長的老二嘛。”(我爸爸已于1970年調150師任副參謀長) “副參謀長的老二不是叫征途嗎?” “那是他的小名。”“嘿,我這個人啦,乍個這麼昏” 此時,耿軍弟弟已在戰友們的攙扶下,站了起來,一個戰友給他端來了涼茶水,他一仰脖子咕嘟、咕嘟的喝個精光。XXX看耿軍把水喝完,走上前去,拉著他的手說:“耿軍,你回去好好休息吧,我不瞭解情況,錯怪了你。”只見耿軍弟弟擺了擺手對XXX說:“連長,沒什麼。”這件事,在連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對於連長XXX來說,也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使他明白了,怎麼當好一個連隊幹部。怎樣帶好兵,怎樣愛護戰士,特別是怎樣對待不愛接近他的戰士。這以後,XXX常找耿軍弟弟談心,交換思想。當XXX問他:“到連隊這麼久,為什麼不說你爸爸就是我當年的老首長?” 耿軍弟弟告訴他,“這有什麼必要呢?爸爸是爸爸,我是我”。

1978年元月,複補工作結束了,新兵補入了連隊。耿軍擔任了八連一班副班長,為了帶好全班戰士,他處處以身作則,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班裡有同志生病,他把熱騰騰的麵條端到床邊,班裡有位河南籍的新戰友,由於年齡較小,加之不習慣部隊緊張的生活,思想包袱很重。耿軍弟弟在生活上處處關心他,思想上鼓勵他戰勝困難,使這位戰友很快地適應了部隊生活,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光榮地加入了共青團。耿軍弟弟忠於職守,模範執行紀律的事蹟在戰友中傳為佳話。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耿軍弟弟正警惕地站在哨位上,注視著周圍的一切。忽然,他發現前面50公尺的地方,有兩個人影在晃動,他機智地悄悄逼近人影,不料腳一滑一個趔趄,兩個人影驚慌地朝部隊圍牆奔去。“站住”!耿軍弟弟在後面緊緊地追著,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黑乎乎的東西,重重地砸了過來,耿軍弟弟被擊了一下,一跟鬥栽倒在雨地裡,兩個黑影乘機翻牆跑了。耿軍弟弟拾起地上的東西一看是個大包袱,裡邊全是戰友們的衣服、鞋襪、有幹的有濕的,像是從繩子上收取的。他提著包袱,背起槍,快步向哨位走去。此時,他的衣服全部濕透了,雨水順著帽沿一滴滴流下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完全可以叫戰友來接崗,自己回去換換衣服,然而,他沒有這樣。他穿著透濕的軍裝,緊握鋼槍,堅守在哨位上。直接接崗的戰友到來。

1978年4月,耿軍弟弟受連隊戰友們的委託,和另外兩名戰友一起到師教導隊參加為期半年的集訓。當時,爸爸還沒有轉業下地方,我們家就住在師部大院裡。師教導隊設在綿陽東方紅大橋師通訊營處,步行20分鐘就可回家。在住師教導隊半年時間裡,弟弟只利用星期天回過兩次家。媽媽曾問他:

“ 為什麼星期天不回家看看 ”。弟弟告訴媽媽說:“ 其他同志能回家嗎?我不能因為離家近就每星期往家跑,我是一個戰士,要嚴格要求自己 ”。7

8年10月,教導隊結束了,給每個學員放了三天假,弟弟考慮到連隊工作,想到久別的戰友,在家只耍了一天就急急地趕回了部隊。他帶著優異的成績,懷著一顆赤誠的心回到了戰友們中間。耿軍弟弟由於自己刻苦努力,嚴格要求,在學習上,軍事技術上都取得了好成績。連隊進行負重5公里越野賽,他是第一名;投彈他投得最遠;打靶常常是“滿堂紅”。同年11月,部隊進行了冬季野營拉練。在拉練途中,耿軍弟弟主動為戰友們背背包,扛步槍,還把自己的水讓給戰友喝。每到宿營地,他總是把背包一放,忙著給戰友們打洗腳水,幫炊事班燒火,戰友們總愛逗他:“耿軍,你的家到底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依我看你跟我們農村兵沒有兩樣。但是,你的信太多了,又都是部隊番號,你爸爸是幹什麼的?”每當問到這些,耿軍弟弟總是笑笑說:“我跟你們一樣,是一個兵。”隻字不提家庭的事。一次,一個城市入伍的新戰士指著耿軍自己縫補的粗針大線的黃襪子說:“副班長,你家裡一定很窮吧?你盡穿部隊發的線襪子,連雙尼龍襪子都捨不得買。”耿軍弟弟笑著告訴他:“艱苦樸素是我軍的光榮傳統,我們不發揚誰發揚啊。部隊已經發了襪子,何必又花錢去買呢?我們應該向雷鋒同志學習啊”!(寫到這裡,又使我不得不停下筆來,作個說明。我們幾子妹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們要艱苦樸素,我們小時候大都是穿爸爸的黃軍裝改的衣服。弟弟們參軍後,部隊發什麼穿什麼,媽媽想到他們在連隊訓練任務重,襯衣很容易破,就一人給他們做了一件春紡色府綢襯衣。但是,他們捨不得穿,一直放在枕頭底下。77年8月4日是我曉康弟弟的生日,為表示當姐姐的心意,我從眉山部隊給他們各寄一雙絲光襪子,然而,他們一直沒有穿。這些東西至今仍放在他們的遺物裡,襪子上的標箋都沒扯。自衛還擊戰前夕,很多和他們同年入伍的戰友都戴上了手錶,穿上了新的確良衫衣。然而,弟弟他們僅僅拿出了平常捨不得穿的新軍裝,新膠鞋)拉練途中,耿軍弟弟接到了命令,到成都軍部,參加軍工學院的考試,考試3天回來他又追上了拉練途中的隊伍,繼續進行拉練。1978年11月16日耿軍弟弟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預備黨員。

耿軍弟弟犧牲時,年僅19歲。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蹟來,但他高尚的品質,崇高的思想境界卻深深印在人們的腦海裡。多少同學、老師、多少戰友、同志提起他,提起他們兄弟倆個,無一不深感痛惜的。他們為耿軍、曉康的犧牲惋惜、悲痛,他們為耿軍、曉康的犧牲,驕傲、自豪。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