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資管新規將出,行業該怎麼辦?

關於遲遲沒有公佈的資管新規,已經遠遠超出了新聞的範疇,漸漸演變成了一個段子。

朋友圈流傳了這樣一張圖片,上面寫著幾段真實性存疑卻極有內涵的話:中國日報報導,

中國本周可能發佈資產管理業務新規範;新浪報導,中國本周可能不發佈資產管理業務新規範;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本周可不能不發佈資產管理業務新規範。

資管新規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行業應該怎麼辦?

近日,以“金融監管:創新與挑戰”為主題的債券俱樂部2018春季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嘉賓專門聊了聊資管新規。

監管思路如何?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霍德明認為,金融監管本身就是制度,創新與挑戰就是制度的改變,有些制度可以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但金融監管制度要隨著金融市場的變化不斷更新反覆運算。

霍德明指出,金融監管應順應金融市場,既要允許市場發展壯大,又有時刻警惕泡沫發生,這在於金融監管尺度的拿捏,

需尋找金融監管的最優選擇。

眼下,中國金融市場最為關注的就是資管新規的出爐。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認為,資管新規將是近10年以來,金融監管方面規格最高的檔,可謂是“十年磨一件”,而資管新規的落地將重塑整個金融業態,也是金融強監管進程的一個里程碑。

張旭說:“對金融行業的強監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不會在短期內結束,

而且加強監管的目的是重新塑造一個更為健康的金融生態,而不僅僅是讓某個具體的指標下降,是要持續地讓市場感到壓力。”

中國銀河證券債券分析師劉丹認為,今後政策將是寬財政、穩貨幣、嚴監管、促改革的政策組合。隨著各項改革的推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將加強,房地產行業、地方政府融資對實體經濟的擠壓將減弱,長期來看債券市場分析將重回基本面,

長債具有較好的配置價值。

行業該怎麼辦?

衡泰軟體資管、資金產品線行業總監薛奮飛認為,資管新規的推出將影響行業經營模式,例如,通道模式逐漸要轉變為主動管理、主動服務模式,收入由通道費轉為管理費;銀行資管子公司化,專業的資產管理模式與經驗,

實現與母銀行的風險隔離;銀行資管中收主要來源不再是投資利差的收入,利差模式逐漸轉為管理費模式;打破剛兌付,發展淨值型,加強流動性管理,建立績效考核機制。

談及未來資管新規對債市的影響,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說,債券中的期限利差與信用利差均回歸常態,在流動性管理訴求上升,資管新規公佈後,理財也會用類貨幣試水。

他說:“以資金池為特徵的銀行理財和券商資管規模在過去一年時間裡沒做起來,正規投資于短期限高等級債券的貨幣基金規模一枝獨秀。”

中債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估值專家張天宇指出了當前中國債市的問題。他表示,2015年以來,中國公募債構成實質違約的達25例,違約公募債發行人的存量債餘額約占我國信用債規模的0.3%,違約原因主要是行業低迷、政策變化、控制權變更、控制人問題等問題。

張旭則強調了一個問題,在對金融監管政策進行研判的過程中,市場通常會犯兩類錯誤。

一個是只知道自己所知道的。總熱衷於互相詢問是否還有超預期的政策,之所謂“超預期”的政策,即是市場不可能預期到的。因此詢問所得到的答覆永遠都是“沒有超預期的政策”。

另一個是只願意相信願意相信的。導致市場低估監管所造成的影響。

“在市場的波動中,監管還是預期差所造成的影響更大?顯然是後者。”張旭自問自答。

他表示,一個政策經歷了大半年才出臺,而且央行和監管通過一次次的吹風不斷釋放政策資訊,真正可怕的不是監管政策和貨幣政策,而是預期差。

當市場開始普遍認為“監管低於預期、貨幣政策轉向”時,債券市場的潛在風險反而更大。

作者:夏賓

編輯:楊佳欣

他說:“以資金池為特徵的銀行理財和券商資管規模在過去一年時間裡沒做起來,正規投資于短期限高等級債券的貨幣基金規模一枝獨秀。”

中債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估值專家張天宇指出了當前中國債市的問題。他表示,2015年以來,中國公募債構成實質違約的達25例,違約公募債發行人的存量債餘額約占我國信用債規模的0.3%,違約原因主要是行業低迷、政策變化、控制權變更、控制人問題等問題。

張旭則強調了一個問題,在對金融監管政策進行研判的過程中,市場通常會犯兩類錯誤。

一個是只知道自己所知道的。總熱衷於互相詢問是否還有超預期的政策,之所謂“超預期”的政策,即是市場不可能預期到的。因此詢問所得到的答覆永遠都是“沒有超預期的政策”。

另一個是只願意相信願意相信的。導致市場低估監管所造成的影響。

“在市場的波動中,監管還是預期差所造成的影響更大?顯然是後者。”張旭自問自答。

他表示,一個政策經歷了大半年才出臺,而且央行和監管通過一次次的吹風不斷釋放政策資訊,真正可怕的不是監管政策和貨幣政策,而是預期差。

當市場開始普遍認為“監管低於預期、貨幣政策轉向”時,債券市場的潛在風險反而更大。

作者:夏賓

編輯:楊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