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們接二連三出走,不想在新三板做“雞肋”了

文/默野

他們怎麼了?呆不下去了嗎?那不是他們曾經夢想的地方嗎?現在為何紛紛要出走了?還那麼堅決!

新三板掛牌公司山東再擔宣佈從新三板摘牌,而這已是今年以來第三家宣佈揮別新三板的擔保公司。

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接下來選擇撤離新三板的擔保公司不會僅止於這三家,而目前掛牌新三板的擔保公司一共也就只是8家而已。

“在當前借貸資金壞賬率不斷高企,金融風險集聚的環境下,擔保公司的盈利能力下滑,

資金周轉壓力加大,業內有不少擔保公司已經破產。如果要生存下來繼續發展的話,必然需要新資金的注入。而新三板對類金融企業融資的限制會逼得越來越多的擔保公司退出新三板。”寧波一家擔保公司負責人這樣對三生道道分析指出。

新三板對擔保公司而言似乎已經連“雞肋”都不再是了……

再融資限制“逼”退類金融企業

新三板掛牌公司山東再擔在本週一發佈公告稱,

因類金融企業新三板融資受限,為拓寬融資管道,擴大資本金規模,公司股票擬在全國股轉系統終止掛牌。預計終止掛牌時間為4月中旬。

據知情人士透露,山東再擔近年來實現了快速發展,為了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山東省再擔保體系建設,

2015年省政府出臺檔提出“做大做強省再擔保集團,通過省財政和國有企業注資、兼併重組以及利用資本市場再融資等方式,3年內將省再擔保集團資本金增加到30億元”。同年,山東省財政廳下撥給山東省經濟開發投資公司(現更名為“山東省財金投資集團”)1億元財政資金,專項用於對山東再擔增資。

山東再擔於2016年啟動了股票發行工作,進入詢價階段後,證監會以視窗指導方式停止了已掛牌“類金融”企業的股票發行工作。

受政策影響,上述下撥的財政資金無法投入山東再擔,山東再擔其他增資方案也因新三板的限制無法實施。

而因“類金融”企業這一尷尬處境而離場的擔保公司還有融興擔保和億盛擔保。

在本就不多的新三板擔保公司中,至今有3家企業掛牌以來零成交。粗略統計,掛牌以來,中投保成交4.5億元,均信擔保成交1.2億元,億盛擔保成交1.1億元,

香塘擔保成交646.5萬元,山東再擔成交1260元。而廣信擔保、普邦擔保、深擔保至今沒有任何成交。

2016年1月,股轉系統向券商發出視窗指導,宣佈將暫停“類金融”企業的掛牌,且嚴格限制已掛牌企業進行股票發行、並購重組等業務。2016年5月27日,股轉系統發佈《關於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再一次提到暫不受理其它具有金融屬性企業的掛牌申請。

風險加劇擔保公司日子難過

風控嚴了,利潤降了

儘管,市場時不時總有消息傳出稱“股轉系統將再啟金融類企業的掛牌融資”,但至今為止也依舊只是謠傳。而在當前這樣的環境下,新三板上究竟還能有幾家擔保公司能堅持不摘牌呢?情形似乎並不樂觀。

就在這幾日,哈爾濱均信投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均信擔保 ”)公佈了2016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截止2016年12月31日,均信擔保營業收入為1.2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7.27%;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503.8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滑26.60%;基本每股收益為0.08元,較上年同期下滑52.94%。

均信擔保指出,2016年營業收入相比2015年下滑7.27%,主要原因是均信擔保堅持以風險防控為底線,強化了專案審批管理和風險把關,導致擔保業務收入有所下降。“近兩年來市場流動性呈現越來越緊的趨勢,資金成本大幅提高,但是風險也是明顯加劇,很多擔保公司、信貸公司的壞賬率都是兩位數。而加強風控管理是有效降低風險的必要手段,這就帶來兩個結果,一是擔保公司的風控費用會明顯增加,二是業務規模會受到限制。”上述擔保公司負責人坦言,“日子難過的顯然不止這三家擔保公司而已。”

根據2016年三季報數據,在8家新三板擔保公司中,營業收入同比下滑的有6家,淨利潤同比下滑的有4家,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雙下滑的有3家。

免責聲明:

1、本文(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資訊或受訪人提供的資訊撰寫,三聲道及作者不保證該等資訊和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在任何情況下,本文(報告)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2、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三聲道,道出你的道。關注創業者,寫好創業故事。與創客共同成長,互相成就!

風控嚴了,利潤降了

儘管,市場時不時總有消息傳出稱“股轉系統將再啟金融類企業的掛牌融資”,但至今為止也依舊只是謠傳。而在當前這樣的環境下,新三板上究竟還能有幾家擔保公司能堅持不摘牌呢?情形似乎並不樂觀。

就在這幾日,哈爾濱均信投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均信擔保 ”)公佈了2016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截止2016年12月31日,均信擔保營業收入為1.2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7.27%;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503.8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滑26.60%;基本每股收益為0.08元,較上年同期下滑52.94%。

均信擔保指出,2016年營業收入相比2015年下滑7.27%,主要原因是均信擔保堅持以風險防控為底線,強化了專案審批管理和風險把關,導致擔保業務收入有所下降。“近兩年來市場流動性呈現越來越緊的趨勢,資金成本大幅提高,但是風險也是明顯加劇,很多擔保公司、信貸公司的壞賬率都是兩位數。而加強風控管理是有效降低風險的必要手段,這就帶來兩個結果,一是擔保公司的風控費用會明顯增加,二是業務規模會受到限制。”上述擔保公司負責人坦言,“日子難過的顯然不止這三家擔保公司而已。”

根據2016年三季報數據,在8家新三板擔保公司中,營業收入同比下滑的有6家,淨利潤同比下滑的有4家,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雙下滑的有3家。

免責聲明:

1、本文(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資訊或受訪人提供的資訊撰寫,三聲道及作者不保證該等資訊和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在任何情況下,本文(報告)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2、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三聲道,道出你的道。關注創業者,寫好創業故事。與創客共同成長,互相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