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頸椎疼痛怎麼辦?中醫針藥並用治療頸椎疼痛

頸椎酸痛令很多人都難以忍受,藥物療法也沒有太大的作用。其實中醫針灸治療能有效改善頸肩酸痛的症狀,還可以起到疏通活絡的作用,緩解局部肌肉僵直的現象。只要選擇正規中醫醫院進行治療,

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頸肩部位的保暖工作以及活動,今天九州上醫君就和大家具體來瞭解一下頸椎病能選擇中醫針藥並用治療有哪些方法——

①肩頸痛麻:

常用的穴位有:大椎、風府、風池、肩井、肩髃、曲池、手三裡、外關、合穀等。

方法:1、症狀以疼痛為主,且疼痛較劇、受涼加重者,在針刺時手法不宜強,針刺應較深,而且要留針10分鐘;2、症狀以疼痛走竄不定為主者,用強刺激針刺,且刺入較淺;3、症狀為肌膚麻木、肢體沉重、疼痛有定處、陰天發作者,宜針刺與灸療同時進行,或兼用溫針療法。

②頭部疼痛:

方法:1、對頭後部疼痛者,選擇的穴位有:後頂、天柱、風池、風府、昆侖及疼痛最明顯的部位;2、對偏頭痛者,選擇的穴位有:風池、太陰、率穀、丘墟、頭維及疼痛部位。

對頭頂部疼痛者,選擇的穴位有百會、前頂、通天、行間及疼痛部位;3、對前頭部疼痛者,選擇的穴位有:上星、頭維、印堂、合穀及疼痛部位。

注意:針刺頭面部時,不宜深刺,宜淺刺或斜刺,可增強療效。凡疼痛以脹痛、跳痛、刺痛、燒灼痛為主,且疼痛劇烈難以忍受者,針刺手法一般多用強刺激;凡疼痛以昏痛、隱隱作痛為主,且有眼花、耳鳴等虛弱之象者,

針刺手法多採用弱刺激,或同時予以溫針治療。

③心慌:表現為心跳或快或慢。或有胸悶氣短、活動後加劇,或有頭昏眼花、胸前區疼痛。四肢發冷、血壓升高等。多見於交感型頸椎病,或頸椎病同時患有心血管疾患者。

九州上醫館溫馨提示:頸椎病的部分患者可以選擇針灸治療,有些也頸椎病也不適合,應選擇正規醫院判斷頸椎疾病類型,然後選擇正規中醫醫院醫館進行治療。

頸椎疾病通過找准穴位進行針灸治療,可以起到緩解的作用,針灸可以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能有效改善四肢發冷的現象,並且能促進血液迴圈,可以避免血壓升高。中醫裡針藥並用的方法,可以有效調養頸椎病。

【醫生推薦】

張忠祥

主任醫師、教授

中醫世家

三代中醫傳人

曾侍診于中醫巨匠劉渡舟先生等十余位國醫大師

擅長治療

擅長針藥並用,內調外治亞健康系列病症(失眠、憂鬱、濕阻症等),專長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胃腸炎等疑難雜症,尤其對鼻炎、口腔潰瘍、頸椎病、腰腿痛以及中風後遺症、重症肌無力等常見病症的治療有獨到心得,收效顯著。

坐診時間

週二下午、週四下午、週六上午(九州上醫館漢陽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