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講融合:非官方的媒體大多被熬死了

------本期內容導讀------

------以下正文詳情------

在“堅定地朝著媒體融合的方向而前進”的大局觀之前,

仍然還有一些過於悲觀、過於搖擺的想法,無非是認為市場上的商業化媒體太強了,強得自己難以匹敵。而對於這一想法,剛剛講過想引用一則另類的武俠短篇故事來說明:說有一身負血海學仇的主角,尋訪能打敗絕世高手仇人的武功,多年之後,終於找到,這門武功就叫——長壽!五十年後,仇人們果真全都死了。

差不多2001年的時候,剛剛在地方上經營一家體制內的網站時,

因為起步晚,外面有許多已經擁有各種用戶基礎的網站存在,它們也大多擁有了足夠的市場規模。對於身在體制內、手法不夠靈活、人才也不足以快速發展的自己,剛剛就曾拿這個故事來勉勵身邊的夥伴。

六七年之後,果如我所言,地方互聯網市場上“城頭變幻大王旗”,雖然說我們的品牌也並未能取得絕對性的優勢,但是至少有90%的曾強於我們的、同步於我們的、以及緊跟於我們的網站都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倒閉了或者轉型了。

再到了幾年之後的移動互聯網時期,身邊媒體又更換一大批,再到這兩年,認識的沒兩家了。

而且我們所說的這些也都還算是不錯的,大多數在歷史上留下過名,如今多少也能保留著功能變數名稱過去看看感慨幾句。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的確是慢慢成長出來了眼下的BAT各巨頭,以及一批又一批的商場獨角獸。

但是,真的要把觀察的眼光放寬到前後二十年,把眼光抬升到更高的一個層面上,就會發現,市場化的、商業化的互聯網媒體,那是99.9%的失敗者襯托著難得的三兩家成功品牌。

而作為傳統媒體下的我們,應該明白了,為何這麼多年來,我們始終都站在社會的最前端與最上層,除了行業本身所具備的較長階段下的領先特性,更多的還是因為在今天的制度下面,

我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官方媒體特性,這便是我們骨子裡就已經具備的優勢。

所以,有許多時候,剛剛也曾說過,原則上來講我們不必那麼心急,不必總是對於自己與社會化、商業化競爭之間的效率差異而耿耿於懷。說句大實話,對於像我們這一類的新媒體而言,步子邁得小一點,速度發展得慢一點,都不算是什麼失誤。相對而言,更重要的應該是更穩一點,

更連續一些。然後,最給力的結果就是,慢慢地看著一批批的競爭對手,被無情的時光所淘汰、所湮沒。

今天晚上最意外的一件事就是,突然發現當初憑著百萬獎金答題而一炮走紅的芝士超人,如今轉身為棋牌遊戲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